分享

清明节,说《清明》诗

 新用户2356fYUI 2021-04-04

清明节,说《清明》诗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寒食过后,便是清明。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传统的四大节日之一,特别显示了中国文化的特质,和农耕文明有关,也是上古祭祀传统的遗留。至今,清明扫墓,和郊游踏青,仍是清明节的两大主题。相信小朋友们都有亲身的经历。这之中,自然有一些令人悲伤的过往,但也会一些令人莞尔的趣事。关于清明,我写过一篇文章,讲了我家的小朋友菜虫同学,小时候跟我一起去扫墓的趣事,收在阿老师《我家有个小学生》一书里,你若看到,也会笑倒。

不过,今天我们不讲别的,只讲杜牧的这首七言绝句《清明》。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人,就是现在的西安了。因为杜牧在家族中排行十三,因此根据唐人的习惯,被称为“杜十三”。这种排行方式,各地都有。比如在绍兴,排行老大,就叫阿大,排行老二,就叫阿二。杜牧是杜十三,阿老师,则自称蔡二。因为排行老二。阿老师有个朋友,叫可二,但是他的二,不是排行,而是谦称他自己,很二。所以他有一个微信签名:二可二,非常二。这些都是闹着玩。

杜牧又因为在樊川这个地方有别墅,晚年多居住在这里,所以历史上也叫他“杜樊川”。其诗文集,也叫作《樊川集》。不过这个“杜十三”,可是大大的有名。他生于公元803年,卒于公元853年,只活了50岁,但是留下的诗歌却很多,名篇佳作比比皆是。我们会有很多次课程,讲杜牧这个人。

杜牧年轻时,还没有科举登第,就已经蜚声海内了。当时在东都洛阳,有个官居太学博士的人,叫吴武陵,他看见一群文人,围在一起,读一卷书,一边读,一边击掌赞叹,凑过去一看,原来他们读的就是杜牧的名篇《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要知道,这么漂亮的文章,杜牧写出来的时候,才20岁出头。

就这样,杜牧以诗、文、赋著称于当时,在我们后人看来,他也是晚唐的诗歌重镇。他和李商隐一起,比肩李白杜甫,被称为“小李杜”。

这首名为《清明》的七绝,就是一首专门写清明的节序诗,用词明白如话,一个典故也没有,一个冷僻深奥的词语也没有,即便隔了1000多年,我们现在来读,也琅琅上口,没有障碍。但就这样,杜牧的高明就在于,他用明白晓畅的话语,描绘了一幅极不寻常的画面,传达了难以言述的情感,至今,还是广为传颂,并且化入到我们的现代汉语里。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一联点明时间和环境。清明时节,下雨就是江南地区的常态。这属于气候特征,自然景物。我们现在也是,这几天,乍暖还寒,初晴又雨,种种恼人天气,一旦淅淅沥沥下起雨来,我们就会不由自主说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啊。你看,我说的,唐诗非常有生命力,1000多年了,还活在我们的现代汉语里,被我们日常所使用。这就是经典的力量。

但其实,我们不能单以自然景物描写来看待这一句。因为,在诗歌里,你写什么景,跟你表达的情绪,都是相关的。写景,就是为了衬托、渲染你的情绪。

雨,春雨,给人什么感觉呢?我们约略可以知道,春雨,往往可以来表达忧愁。因为,春雨的连绵,跟人的情绪的缠绵,有一种形式上的相似。比如,宋代的词人秦观,有一个名句,特别可以说明这一点,那首词叫做《浣溪沙》,里面说:无边丝雨细如愁。你想一下,这里的修辞手法叫做通感,但是为什么通感可以成立呢?就因为,在丝雨和愁绪之间,是有相似性的,是有异质同构的。

这样,我们就会明白,在这一联里,开篇点明清明时节的用意,清明本来就是怀念家人的时候,再加上雨纷纷,自然就隐含了诗人的悲凉哀戚的情感,尤其与下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恰成对照。

但是这一句里,阿老师小时候最搞不懂的,就是“欲断魂”三个字。何必呢,你一个诗人,下点雨,就“欲断魂”了。因为,“欲断魂”,指的是很严重的情绪低落呢。比如说,有个现代作家,叫做老舍,他写了一个小说,叫做《断魂枪》,枪枪指人要害,要人命的。枪枪致人于死命,那才叫断魂枪。这可厉害了,有点小李飞刀,例不虚发的意思,古龙小说里,那个李寻欢,他有断魂飞刀。

杜牧这里呢,确实也有夸张,但却夸张得很好。你想,清明,一般用来干嘛?我们说了,是亲人团聚,回乡祭祖,扫墓踏青,总之,清明是要跟家人在一起的。清明本来就是一个情感色调很重的节日,但这位诗人,却成了一个“行人”,孤身在外,四处奔波,想念家人,触景生情,再加上,这是清明节,如何不会心伤呢?尤其是,又下起了雨,这种忧伤的情怀,就自内而外,愈发严重起来。说“欲断魂”,可是一点也不差。

阿老师成年以后,才会明白,为什么,在古代,旅行的人总会想家。因为那时候,旅行是很难的,很苦的,我们之后也会讲到很多主题讲行旅和离别的诗歌,你就会知道,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的意思。因为从前慢,车和马都很慢,没有飞机高铁,没有五星级大酒店,赶路不舒适,住宿不舒适,尤其是,路程遥远,这次分别了,不知道下次什么时候相见。所以,说起离别之情,古人,比我们沉重多了。

杜牧这里,写“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样,我们是不是就更能理解了?这其实就是一个成语“伤心欲绝”的意思。诗句里面有夸张,而这种夸张,恰好如实表达了诗人的沉重情绪。而这种情绪,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曾经感知到。这样,1000多年前发诗歌,才因为抒发了我们人类普遍的情感,而引起当下人的共鸣。

我们还可以举李重元的《忆王孙》来比照。全诗是这样的“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这里,柳外楼高空断魂,和“路上行人欲断魂”,是非常相近的。而诗歌选取的意象,也是一样的,就是春雨。“雨打梨花深闭门”。再加上,这是黄昏。

下一联,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心里这么多忧愁,怎么办呢?那就只有借酒浇愁了。这一联也是独出心裁,又给人眼前一亮的感受,在欲断魂的前提之下,诗人也要去寻求解脱,所以,牧童遥指杏花村一句,真的是特别给人欣慰之感。

中国的文学审美,讲究哀而不伤,乐而不淫。这首《清明》就是这样,尽情抒发了“行人”的哀伤之外,并不是一味地情绪向下,而是巧妙地用一个动作描写,“遥指”,给人以希望,也给人以辽远的想象。所谓纸短情长,所谓言已尽而意未穷,说的就是这种一等一的诗歌。28个字,诗歌是结束了,但给我们留下的想象空间,却从未停歇。这就是诗歌本身的高明。

以及,杜牧这首诗,也留下了一个历史文化遗产。后来,凡是卖酒的店,都叫“杏花楼”,所有出产好酒的地方,都叫杏花村。因为“牧童遥指杏花村”啊。但究竟哪一个杏花村,才是牧童遥指的那个久远之前的杏花村呢?也无从考证。就阿老师的理解而言,诗歌,是一种创作,这个杏花村,很可能是虚指,如果我们一定要去实地考证,那可能就太拘泥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