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节给孩子补上“生命教育”的一堂课,白岩松:至少聊三点

 IF枕边育儿 2021-04-0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到了,老公和我聊着,关于在老家时上坟祭拜的事情,二宝听到后问:

“上坟是什么意思?”

“是去看望已经离开的先辈们!”

“为什么要去看望,人死了不是就没有了吗?”

“离开,只是跟我们不在一个平行世界了。”

“那在哪个世界?那里有什么?”

“人走了,也就是离开了我们这个世界,他们会有统一的归宿,我们能做的,是去墓地,也就是埋葬离开人们的地方,想他们了,就去那里看望他们。”

“清明就是去看望他们的日子?”

“是的,专属节日。”

“哦……”

还真佩服娃爹的应变能力,我想如果让我接,可能很容易走偏了,或者越解释越不清楚。但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契机,我看到了孩子对“生命教育”的懵懂,而我想趁着这个时机,跟孩子好好聊聊,“跟我们不在一个平行世界的人”的那些事儿。

正视“生命教育”

在跟大宝做“生命教育”时,我聊的有点多,他好像听不太懂,还有些恐惧,当时我觉得自己说的很清楚了。但白岩松认为,中国家长对孩子都缺少一堂“死亡教育”的课程,且没有做到三点,第一点就是正视生命教育

小时候有些害怕,听身边的小伙伴讲鬼故事的时候,尤其是看到自家田地里的坟墓,每次都会诚惶诚恐的经过,或者快步离开。

有次村上有个人自sha了,爸爸妈妈刻意小声谈论着,这更增加了神秘感,以至于晚上我也不敢睡觉,做了噩梦,哭着喊着找妈妈。跟妈妈一起去医院做检查,看到抢救室里满身是x的人,也吓得浑身发抖,妈妈用手帮我拦着,但从手指缝能看到,那个人被盖上了白布,身边人哭天抢地……

读过很多童话书的我,一直以为人是可以永远不死的,但随着年龄增长,亲历了爷爷奶奶的离开,我才渐渐明白,原来不是这样的。但内心的恐惧,却与时俱增,到现在还会比较避讳,谈论生死。

所以,家长在跟孩子做“生命教育”时,先要消除这种恐惧感和神秘感,给孩子正确的解释,而非遮遮掩掩。或者把“死亡”说成“分离”,容易让孩子有误解,不忌讳也不必恐惧,直面问题即可。

认识生命,尊重生命

诺贝尔奖创始人认为,生命,那是自然会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

父母跟孩子聊生命这个大课题,也是为了让孩子认识生命,并学会尊重生命。有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约10万青少年死于自sha 。不管他们是出于什么样的压力,都让人惋惜。

有次带大宝在广场玩,一位老奶奶跟我聊起自己的事情,她说,自己是抑郁症患者,年轻时候因为一些事情导致的,如今,她每天靠着吃药度日,她说,自己不怕死,一点都不怕,反而经常想去死。看到过太多悲凉的人和事,内心对死亡反而变得更加渴望了。

我知道,这有很大一部分是疾病带来的副作用,但还有对生命的认识不够透彻。我们常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在有那些不是很美好的念头之前,是否可以先想一下这些呢?

教孩子尊重生命,更多是希望他能保护好自己。现在社会发展快,车多、人多、信息多,孩子在这种情况下,成长中面临的事情更多。且不说新闻中的那些负面信息,日常中如何过马路、不跟陌生人走、不随便吃东西这些小主题,都需要跟孩子好好讲讲,这些都是生命教育课题中的一个部分。

年龄小的孩子,父母可以借助绘本讲解,年龄再大一些,可以清楚、正面的跟孩子讲解利弊,保护好自己,但也不要随便伤害别人。

珍惜生命,活在当下

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是需要每个独立的个体自己拓展的。每天活在当下,才是最真诚,面对生命的态度。

清明节我们去祭拜先辈,也是对生命的珍视,每次探望过程中,都会回忆起以前的点滴,我们曾一起做过的事情、度过的时光,那些铭刻在我们脑海中,即使时光褪去,它们还在脑海中清晰可见。

和大宝一起包饺子,他问我是不是生下来就会包饺子?我说不是,跟你姥爷学的(爸爸在2012年已经离开)。然后我开始教他,怎么包“山东饺子”,怎么捏花边,怎么轻轻捏着饺子的“肚子”。这些都是爸爸曾经教过我的,我用来跟自己的儿子说。

刷【时间思维】这本书时,上面提到“软生命”(受到影响的人和事情还在延续),我想,这也是爸爸软生命的延长。不仅是在包饺子的那一刻,还在以后包饺子的每个短暂时光,我和我的孩子都会回忆起来。

所以,当我们跟孩子做生命教育时,记得跟孩子聊“活在当下”的意义,让孩子明白,先辈们的离开,其实也会以另一种形式存在。那是爱的延续,也是我们活在当下的一种意义。

枕边育儿寄语:

“好风胧月清明夜”,诗人白居易即使在清冷的清明之夜,依然会留恋美景,深恐春天将去。给孩子做生命教育的意义,更多也是如此,珍惜生命,正视生命,把每一天都过的更有意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