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祭,全中国亏欠最深的恩情:平均年龄23岁,他们为国慷慨赴死......

 华人星光 2021-04-04


华人星光(ID:hrxg2020)原创内容

作者:华人星光

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今天,4月4日清明,

请别忘了,祭奠一下这样一群人。

那是令人肝肠寸断的过往,

那是中华民族最悲壮泣血的一页:

你可知道,

当年一所地位极高的学校,

85%的毕业生为了祖国无一生还!

你可知道,

一群平均年纪23岁的富贵子弟,

将身体当作炮弹和敌人同归于尽!

你可知道,

那是人类战争史上最壮烈的一幕:

以400中国人血肉之躯,

对战30万日兵!

这是今天,

全中国人亏欠最深的恩情......

民国有一所非常特殊的军校,

它叫:黄埔军校。

1924年由国共联合创办,

教官阵营空前强大,

校长蒋介石;

教练部主任李济深、邓演达;

教授部主任王柏龄、叶剑英;

政治部主任戴季陶、周恩来;

总教官:何应钦。

学校大门写着孙中山亲题的对联:

升官发财请往他处

贪生畏死勿入斯门

横批:革命者来

十几年过去,

黄埔人成为国共部队的中坚力量,

他们的使命只有一个:

为战而生,为国赴

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的枪声响彻大地,

而守军第29军里,

有超过半数的黄埔人。

当保家卫国的战斗全面打响,

副军长佟麟阁下了死令:

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

誓与卢沟桥共存亡,不得后退一步!

20天后,在敌人狂轰滥炸中,

佟麟阁受伤仍坚持战斗,

直到头部受到致命重击,

他仍直直站在那,未曾后退半步......

他是黄埔系牺牲的,

第一位最高级别指挥官。

赵登禹,132师师长,

卢沟桥战斗打响后,

他率部从枪战到肉搏战,

血战足足6小时,

在最后集结部队时,

不幸被击中胸部,

子弹贯穿了他的胸膛......

他是抗战中牺牲的第一位师长。

1939年日本发行的《大陆战史》中,

评价赵登禹是:“白日下的噩梦”。

而他最后的遗愿是:

葬我在卢沟桥。

我生,守国门,

我死,护河山!

1980年重建于卢沟桥城东的赵登禹墓

接下来的每一场保卫战,都是生命的堆砌:

黄埔7期7连连长隆桂铨

奋不顾身冲向敌军坦克,

密集子弹迎面而来,

他走时只有25岁......

黄埔7期9连连长王友光

被战机轰炸,尸骨无存......

1937年8月,抗战最大规模、

也最惨烈的淞沪会战打响,

其中,90%以上的参战军人,

几乎都是黄埔系,

集团总司令:

张治中、杜聿明、张灵甫、

顾祝同、陈诚,胡宗南。

参战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

来自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的毕业生。

李卫明黄埔武汉分校学生,

为摧毁敌军坦克

腰间捆满手榴弹朝坦克扑去,

敌人的子弹穿透了他的肩膀、双腿,

他倒下再爬起,

最终,他和坦克一起消失在震耳轰鸣中,

他爬过的地方,

留下一道长长的血迹.....

黄埔6期武汉分校毕业生姚子青

1937年8月31日奉命坚守宝山城,

率全营600人与日军血战七个昼夜,

明知守不住,还是要战,

明知下一个死的会是自己,

还是要战!

直到,

600人一个都再也站不起来.....

无一生还啊,消息震惊中外!

日寇被他打怕了,

感慨:未见如此悍不畏死之人。

鲜为人知的是,

战斗中还有一队特殊的“娘子军”。

她们是武汉分校培育的,

中国现代第一代女军官,

也是黄埔历史上唯一一期女兵班,

这是20世纪中国教育史上,

乃至全世界首开先河的壮举,

比美国早足足50年!

可她们,

是战斗中离死亡最近的人。

武汉分校毕业生赵一曼,

红军早期女军官,

丢下不满一岁的儿子,

惨死日军屠刀下......

盛业煌、邓苏、李蕴瑞、

郑梅仙、陈觉吾、廖德璋、

邱继文、王也华......

在惨烈大战中,

她们有的被炸死,

有的被俘虏后,

敌人残忍的将遗体割成数块示众......

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成了一个个镌刻在墓碑上的名字。

赵一曼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

据不完全统计,淞沪大会战中,

黄埔系武汉分校毕业学生们, 

几乎全部伤亡殆尽

今日终于知道,钟南山为何说:

武汉本是英雄城;

而近85%的其他分校学生,

生命也消失在这场大战中......

黄埔人,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

摧毁了日寇侵华的阴谋。

痛啊.......

痛啊!

不知是谁家妻子失去了丈夫,

谁家父母失去了儿女,

谁家孩子失去了父母!

8月23日,人类历史上,

空前绝后的战斗打响了。

日军调集足足30万兵力向上海狂扑,

国军寡不敌众后撤,

先计划留一个师断后,

再减少到一个营,到最后,

只留下了一支400余人的孤军。

这支孤军的营长,

是黄埔四期谢晋元,

他的使命是死守上海四行仓库,

用400人的队伍,

拦住日本30万兵力。

400对30万,这是必死的结局!

谢晋元接了军令,

站在四行仓库对部队说了一句话:

“此地就是我们埋骨之处!”

为迷惑敌人,

谢晋元称“八百人驻军”,

这便是著名的"八百壮士”。


谢晋元

战斗的惨烈难用语言形容,

谢晋元组建了敢死队,

士兵陈树生留血书给老母:

舍生取义,儿所愿也!

之后身上挂满手榴弹,

从顶楼纵身一跃,跳进日寇部队......

四行仓库周围,鲜血铺成了长河,

混凝土墙壁上,

密密麻麻的弹痕,

无言诉说着悲壮和血腥。

孤军守孤城,

这血红的画卷,这中华民族史上,

最光辉泣血的一笔,

向全世界证明着,

中国人守不退的骨气!

400人,

死死抵住日本几十次猛烈冲锋,

直到一周后弹尽粮绝,

谢晋元下令突围。

这支孤军被打散后,

谢晋元被叛徒出卖,

死于汪伪政权之手,

其余老兵零散天涯,

有的被关进老虎桥监狱,

有的被送去海岛做苦力......

若干年后,92岁的老兵杨养正,

颤颤巍巍来到谢晋元铜像前,

抱着“团长”失声痛哭:

“团长啊,我来看你了......”

至民族抗战胜利,

黄埔军校(包括分校),

一共走出20万毕业生,19万人无一生还......

这高达90%的牺牲率

黄埔人用自己的生命,

粉碎日寇全面侵华的阴谋,

换来整个民族的重生!

陆地生死一线,

天空也被血染红。

七七事变中,

日寇投入大量空军狂轰滥炸。

中国也有自己的空军部队,

他们来自于中国第一所空军学院:

中国航空学校。

航校门口的校训是这样的:

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

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

一群年轻人走进了这里,

他们是:林徽因弟弟林恒

蒋介石亲戚毛邦初

中国“兵工之父”俞大维的儿子、

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的儿子、

中华民国大法官沈家彝的儿子……

都是非富即贵的天之骄子,

可他们自愿成为人肉炮弹,

从成为飞行员开始,

这就是一条,

要么亡国,要么玩命的不归路!

1937年8月14号,

日军派出轰炸机直捣笕桥基地,

航校六期学员阎海文

不幸被炮弹击中,

跳伞时被风吹向日本海军阵地,

他被团团包围却宁死不降,

以随身手枪反击日军,

对着天空高喊:中国无被俘空军!

然后用最后一颗子弹瞄准了自己,

年仅21岁……

大法官沈家彝的儿子沈崇诲,

在阎海文牺牲后的第二天,

他在攻击日本船舰时,

座机受损而无法返航,

就在更多敌机追来之时,

他竟直踩油门对冲过去,

在轰鸣的爆炸声中与敌人同归于尽,

年仅25岁……

成为中日空战“自杀式袭击第一人”

富家公子高志航,

被称为飞行员中的“四大金刚”,

1937年11月12日,

日寇轰炸周家口机场,

高志航本可以撤退,

但他选择了上机战斗,

可日军早就瞄准了他的战机,

一声巨响后,巨大火球包围了他......

接着,

陈怀民、林恒殉国......

至抗战胜利,总共有十六期毕业生,

1700名年轻人冲天参战,

击落日军敌机超过1200架,

牺牲官兵超过4321人,

平均年龄不足23岁。

陆战,空战,

黄埔军校、航空学校,

这两所学校的血泪,

就是今天山河无恙背后的故事,

烈火悲歌,字字泣血。

我的信仰是无底深海,

澎湃着心中火焰,

燃烧无尽的力量,

那是保家卫国的忠诚永在。

一部民族抗战史,

两行保国忠魂泪,

中华儿女同仇敌忾,精神传承百年,

这荡气回肠的英雄气息,

这宁死不屈的热血豪情,

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屹立不倒的原因

时至清明,

山河无恙,国家安宁,

抗战英烈,

当为中华世世代代永不忘却的纪念:

逢清明,祭英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