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小孩鼻子爱出血的方子!清风热、止鼻血,献给万千家庭

 人老颠东 2021-04-04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五脏病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前几天,我看到有读者在后台向我咨询,说自己家的孩子,十多岁,总是鼻子爱出血,还说自己鼻子发干、口渴。他问我,该如何是好。

看到这个问题,我的脑海中首先想到一张方子。它是我多年前珍藏的,用于治疗小孩因为肺感风热而鼻子出血的验方。

方源,是1997年的《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它长成这样——

桑叶、菊花、黄芩、栀子、白茅根、丹皮、旱莲草、杏仁、薄荷(后下)各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7天为一个疗程。用药非常轻灵。

图片

对这个方子,还有一则医案,值得品鉴。

话说有这么一个小男孩,当时才12克,特别容易鼻子出血。一年当中。鼻子出血得6到10次。每一次,到医院,大夫都用常规的止血方法给止血。但是过后不久,依然会复发。

结果,有这么一次,这孩子在感冒以后又开始鼻子出血,治疗3次也不见彻底。怎么办?家里人决定,看看中医。

刻诊,见小孩头痛、咽痛,有低热,鼻塞流鼻涕,口干口苦,小便黄,大便干。看舌头,发现舌红苔黄,脉浮数,脸色也发红。检查鼻腔,发现鼻腔黏膜充血,鼻子里有血管扩张、溃疡和糜烂,正在出血。

怎么办?除了正常西医止血处理外,医家给开了一张配伍,就是之前我写的那一首方剂。

结果如何?患者用药7剂以后,鼻血就基本止住了,口干口苦之感减轻。这时候,原方加入生地6克,知母6克,再用7剂。这时候一检查,鼻腔内糜烂消失,黏膜光滑正常,而且随访一年未曾复发。

这个小小医案和验方,我曾经将其剪下来,就收藏在我的大本子上。这么多年来,我觉得它还是很有用的。

因为什么?现实生活中,鼻子爱出血的小孩特别多。尤其是体热的、阳气壮盛的小男孩,容易鼻子出血。

其实,偶尔的鼻子出血,不算什么。顶多,我们从饮食上加以调节,多吃清淡,少吃热性的东西,就有希望好转。但是有些孩子呢,不用中药干预还真就不行。他们几乎是每一次感冒,都要鼻子发干、出血。中医辨证,这就属于肺经风热。因此,要清风热、滋阴才可以。

图片

上头医案里的配伍,其实就是滋阴清风热的一张有效方案。我们再来看看——

桑叶、菊花、黄芩、栀子、白茅根、丹皮、旱莲草、杏仁、薄荷(后下)各6克。后来加入知母和生地。

这里头,桑叶、菊花、薄荷可以疏散肺热。栀子、黄芩和连翘,可以清肺热、泻火。丹皮、旱莲草和白茅根,能凉血止血,还能滋阴。杏仁,可以润肠降肺气。知母和生地是滋阴清热的常用药对。这样一来,局面就有希望彻底扭转过来。

我个人感觉,这是一张针对小儿肺经风热、鼻子爱出血的治疗验方。主要的辨证要点,就是口干咽痛、鼻腔干燥出血、咳嗽少痰、舌苔薄黄、脉象浮数。很多孩子,就是在感冒之后出现上述问题的。这个在现实生活中十分常见。

图片

当然了,我说的这个,也只是业界经验之一。文老师,不是神医,不可能在看不到患者的情况下,隔空给人开方子。我能做的,不过是把这些业界的有效经验,解读传播给你而已。所以我希望,有这方面困扰的读者,能够在中医师的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不要盲目照搬。用药,是必须谨慎小心的事情。

当然了,除了药物之外,我感觉,鼻子爱出血的孩子,应该在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上加以调节。许多孩子,饮食偏颇,小小年纪,无辣不欢,喜欢吃大鱼大肉,晚上睡觉还很晚。这些容易让身体生热的习惯,很不好。如果能坚持清淡饮食,多吃果蔬,保证休息,慢慢地,可以改善孩子的体质,从而免去生病吃药之苦。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