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觉寺

 未懂书馆 2021-04-04

长治市为古上党郡,最早由战国时期设立,至今存有大量的文物古迹

今天小编要带给大家的文章是有关于山西省长治市的一座寺庙。全国寺庙大大小小,各有各的特点。话不多说,快点和我一起看看今天的文章内容吧!

长治市为古上党郡,最早是由战国时期的韩国所设立,意为“居太行之高,与天为党”,后来曾称潞州、潞安府。明朝嘉靖年间取“长治久安”之意,改为长治,其下辖的长治县南面与高平市相邻。高平古称长平,是战国末期秦赵长平之战的主战场,现在属于晋城市下辖的县级市。长治和高平一带因其深厚的历史积淀,至今存有大量的文物古迹,粗浅寻访,便有颇多的收获。

长治县苏店镇看寺村位于县城西北约10公里,地处长子县和长治县之间,靠近207国道和长治通往晋城的高速公路,交通很方便。村子东西向狭长,地势平缓,唯西北有一处高地,上面坐北朝南建有一座千年古刹,取佛经中“登上正觉彼岸”的意思,名曰正觉寺,当地人都习惯称之为大寺。干百年来正觉寺一直是当地名胜前来看寺之人络绎不绝,才使村庄得名看寺。正觉寺的创建年代可以追溯到唐朝,据记载,“唐大和年间(827-835)建,宋熙宁三年(1070)僧贞玘重建,元至顺三年(1332)僧道喜重修,明天启三年(1623)重修,清同治年间(1862-1874)再次重修”。现存的建筑分前后两进院落,第一进院中有中殿和东西配殿,第二进院中有后殿,两侧盖有厢房,原本的前殿山门等建筑早已毁掉了。

在高高的台阶顶上,只有一道院墙和一个不起眼的普通小门,走进去则立即看到高大的中殿出现在面前。此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修建在近米高的石台基上。明间前后设板门贯通,正面两次间设直棂窗,两梢间无门窗。东西两侧各有配殿一座,皆是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的单檐悬山顶小殿,为元代遗构,相比中殿明制的纤细斗棋,配殿前檐下的斗棋倒显得更加粗壮有力。当年正觉寺曾经被改建成粮库使用,各殿都经过相应的改造,里边的神龛塑像全被清除干净,并在中殿前修建三座圆形粮仓。至今这三个尖顶如堡垒般的粮仓犹存,记载了正觉寺的一段曲折故事。虽然寺庙变成粮库,从建筑到文物都遭到了严重的改变和破坏,但也正因为这里是粮库,才躲过了“大破四旧”的毁灭,使得寺庙的几座主体建筑保存到今天,正所谓福祸相依。

正觉寺内最重要的殿宇就是宋代所建的后殿,这是一座单檐悬山顶建筑,修建在近一米高的砖石台基上,面阔五间,进深六椽。殿顶出檐深远,举折平缓舒展,两端檐角微微上扬,檐下斗棋雄健牡硕,凌厉的琴面式双下昂体现了力与美的结合。檐柱为方形,四角抹棱。正中央明间现在是隔扇门,两侧次间和梢间是宋式的直棂窗。整座大殿简洁素雅,严谨又不失大气,是现存宋代建筑中的佳作。在后殿两侧还连建两座小小的垛殿,东西两路各建有厢房,因为曾经用作粮库,改建十分严重。粮库迁走后又被废置,房顶渗漏坍塌,杂草丛生,几通断折的残碑散置在墙边,诠释着苍凉的意境。

近年来中殿和后殿曾经进行过修缮,焕然一新的大殿和破败的垛殿及厢房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不过新一轮整修即将开始,测绘的工作已经在进行中了。在长治县城所在地韩店镇西北方,紧邻207国道和长治到晋城的高速公路旁,有一座叫东呈的小村庄,村北的农田里现存一所破败的庙宇,名曰古佛堂。我在2007年曾经来过一次,七年之后再次到访,但见四周新绿的秧苗充满了生机盎然的活力,而这座七百多岁的衰败老庙仍然孤独落魄地耸立在田野里,一派任凭世事如何变迁,我自岿然不动的超然状态。

古佛堂的院墙已经摇摇欲坠,裸露在外的后殿三面墙壁都是坍塌后又用残砖和土坯草草垒砌的,在巨大的殿顶和粗壮的梁架重压之下,柱子和残墙早已显得力不从心了。整座寺庙的外观就像一片已经到了临界点的多米诺骨牌,似乎只要一个轻微的震动,就会不可挽救地全面倾倒。相传古时候这里曾经有一片山崖忽然崩塌,烟尘散去,人们惊讶地发现只有座孤峰屹立不倒,其外形酷似一尊站立的佛像。众人皆认为是佛祖降临,于是在附近修起寺院,虔诚供奉,从此就有了这古佛堂。据说寺院始创于唐代,后世屡修屡毁现存的主要是元代遗构,原本坐北朝南,有两进院落,第一进院落是什么年代被毁的已不可考,目前只剩下第二进院,是一座由前殿、后殿和东西配殿组成的四合院。

前殿是一座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的殿宇,由于年久失修,原有的门窗和墙壁都已经毁坏。尤其南墙,全部是用新砖封堵起来的,无从确认原来是否留有门窗。北立面的墙壁用砖也是新旧参差不齐,明间已无门无窗,现在完全开敞。古佛堂的屋脊上曾经装饰精美的明代琉璃构件,也早已被盗一空,五条脊都变得光秃秃的。殿顶也多处糟朽变形、塌陷和渗漏,只是以石棉瓦简单地进行过局部修补和遮盖—从画中即可见殿顶上变形如波浪般的正脊、丛生的杂草以及散乱的砖瓦。因为有补间斗棋,所以这座五间大殿檐下共设斗棋十一组,都格外古拙遒劲,结构也基本尚存,但多数的散斗已缺失不见。

院子东西两侧各有三间配殿,现在房顶已经完全垮塌,只余下四壁残存,荒草灌木充斥其中。后殿也是面阔五间、进深六橡的悬山顶大殿,体量比前殿大,气势上也更加粗犷,外观则比前殿更慘,殿顶上的脊饰彻底丢光了,屋櫓朽坏不堪,倒是前檐下的十一组斗棋保存得还算完整,都带有漂亮的双下昂。斗棋下的普柏枋比前殿的更粗大坚实,像是把大树砍削了枝干后直接架到柱子上一样。门窗和墙壁经后世改造早已面目全非,西次间的窗子被封死,而中央的门框显得很狭窄,和东次间的窗子都被拆掉了。

现在站在殿内就能够欣赏田野里的风光和乡亲们劳作的场景。后殿的三面墙都已经坍塌得稀里哗啦,只是用砖头干插式地草草垒起来,暂时起到隔离作用,随时会再次倒塌。柱子们也快撑不住了,好在后墙内侧有了用新砖垒起来的方柱协助支撑这千斤巨梁,不过怎么看也不是长久之计。大殿内陆面凹凸不平,还有一个大坑,据说曾经有盗贼潜入这里进行挖掘,原因只是听人说这老庙底下埋着值钱的古董,结果挖了个稀烂,无所获而去。两座殿顶上原有美轮美奂的明代琉璃饰件,也已经被偷得一件不剩了—盗贼眼中只有能取而换钱的物件,哪管建筑本身珍贵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在自然和人为的双重损毁下,这座衰老且衣衫褴褛的古佛堂不知还能支撑多久。

我扭头看见了村西山顶上近年落成的一大片仿古寺庙崭新的琉璃瓦顶,在阳光下反射出刺眼的光泽,随风飘来悠扬的佛乐之声,和古佛堂这里的惨状形成了强烈反差,让人无奈地摇头叹息。今天的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看完以后是否喜欢呢?喜欢的话也不要忘记给我们点赞评论收藏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