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FB往事,消失还是进化,致远去的时代

 swliner 2021-04-04

大概在2010年前后,当时非常流行一种聚会,叫做“腐-败”简称:FB。

对,就是FB,不是FBI,也不是NBA,更不是MBA。

有人寻根问祖给找了一个文雅的出处:friend bee”(一群朋友聚在一起吃喝玩乐,朋友聚会)。

图片

也可以是:Friend  Beer,朋友们一起喝啤酒。

这些朋友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朋友,而是通过网络社交渠道汇聚而来的。

当时的互联网,没有微信,没有抖音,没有自媒体,只有博客、BBS、QQ群、MSN,最常用的还是QQ群。

于是乎,FB的解释是这样的,腐-败它已成为享受生活的代名词,网络上简称FB。在百无聊赖或是孤单的时刻可以跨越现实的界限,通过网络、博客、BBS、QQ群、MSN等途径,约上一帮 “臭味相投”的陌生人,一起吃吃喝喝玩玩乐乐。

没有利益关系,不会互相伤害,一旦发展出来深刻的感情的,这个FB群也就变味了,或者解体了,或者延伸出来新的传统友情,但愿有吧。

FB圈有四大节目:

FB节目一:聚餐、泡吧

图片

  如果发现有比较特色的餐饮店或酒吧,没有人分享,独自前往多无趣?不妨在博客、BBS、QQ群等地发出 “什么时间去什么地点“腐-败”(吃饭),费用AA。” 的召集令。在吃喝玩乐的号召下,定会陆续有人跟帖,少则几人,多则几十。于是在某个周末,一群都市FB客便聚集在一起。其实,在哪里吃喝什么东西只是一方面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可以抛开孤单,跟一群不会彼此伤害的陌生人做朋友,抛开学习、工作和婚恋的压力,放松地自由呼吸。这何尝不是为自己找到一个出口?看似不务正业不思进取,实则是一群自由随性的人寻求新生活新体验,以放松的状态为自己寻找一个舒适的角度,也是一种心留余白的状态。FB族无处不在,他们永远是快乐的先锋。一群朋友聚在一起天南海北海聊胡吃,过后一连串的唱歌跳舞杀人等节目玩得你早将烦恼和不快抛在脑后。

FB节目之二:量贩式KTV

图片

  量贩式KTV是大众化文明化的场所,它的装潢与夜总会相当,但也有诸多不同。夜总会有服务员提供服务,量贩式KTV却是“自助”。量贩式KTV的服务成本降低但设备成本却提高了。它比夜总会设备更全面,防护性更强,有的是一个包房一个卫生间,消费群体以年轻人居多,学生军团也是消费主力。在音箱效果和隔音效果不错的包间里,不论你悠扬婉转荡气回肠如泣如诉还是歇斯底里,都不用担心他人的目光是否如同激光般照射着你。高兴就好!

FB节目之三:周边游

图片

  周末怎样过才算不辜负绚烂的阳光清明的雨露和大好的青春呢?如果每个周末都是去泡图书馆做笔记,时间久了人也会发霉的。与相爱的人在一起,去哪里做什么都会觉得很有意义。可是,这个世界上还有大把企图出走的光棍男女嘞!也许只是无意翻到杂志中某个旅游景点让人心生向,便久久惦记着。那么发帖子约帮朋友出行吧!为了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可以选择就近的地方,周末够来回即可.  

FB节目之四:运动和游戏

  喜欢足球的GGMM们经常混在一起“腐-败”,数量逐渐庞大便干脆自组球队和啦啦队,每周定期展开球赛以“加强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也增进了FB客成员间的友谊和凝聚力。放松有趣又能锻炼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杀人”游戏自1999年硅谷留学生带回中国后,先是在上海流行,然后传入北京、广州,深圳等地,短短的时间便在全国大中城市的年轻人中风靡。据预测,全国至少有30万至50万人接触过该游戏。它也成为FB客聚会的娱乐项目之一。

图片

进化

现在说起这些FB节目,“腐-败客”已经比较陌生了,新兴的网络平台查不出蛛丝马迹,看似昙花一现的人文现象。

其实,现在人们把FB群体的进化叫做社群。

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乌托邦式的吃喝玩乐,下沉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家长群,客户群,买菜群,等等,微信是最大的渠道,都用智能手机,不再是电脑上网。

最关键的是,60后,70后几乎全部都接受互联网的应用了,这是时代的红利,虽有争论,但是便利是现成的。

(智能中医:谦和既济;loonta数据中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