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度帮助孩子”是祸不是爱

 九州君子好人 2021-04-05

文/林日新

近日, 中国青年报 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504名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7.1%的受访家长觉得过度帮助孩子的现象普遍。具体来说,家长在社会实践(61.2%)和生活自理(61.1%)等方面,容易过度帮助孩子。(3月25日《中国青年报》)

中国的家长往往是“世上最累的家长”,“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小到生活小事,大到事业和婚姻,总是千方百计把世上最好的东西给孩子。殊不知,家长过度的帮助会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培养自理、自立能力的障碍。

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也告诉人们,“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个人要想自立,自强,自信,是必须经历一番艰难困苦的。“过分帮助”其实就是“越俎代庖”,是家长不明智的行为,是害不是爱。

为了孩子的能力培养和健康成长,家长应当在适当的时候学会放手。曾记否?孩子在婴儿时,父母会抱在手中,但当他长到半岁或八个月时,就会鼓励他爬着走,到了一岁左右则会鼓励他站着走,即使是东倒西歪的,父母仍然会微笑着鼓励他勇敢地迈出人生第一步……当然,放手并非是要家长当“甩手掌柜”,在放手之初,家长不妨在孩子看不见的地方关注他的一举一动,适时地进行点拨、校正,当家长确认已经到了可以放手的时候就及时放手。

家长放手可分四步走:一,放手让孩子独立完成作业。作业是学生之务,完全可以尽早地让孩子独立完成,别养成陪孩子做作业的习惯,父母只要及时检查就行了。二,放手让孩子干自己的事情。比如,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即使一时做不好,也可以在慢慢体验劳动的过程中,体会劳动的艰辛,学会理解和感恩父母的付出,体会父母无私的爱。三,放手让孩子交朋友。为了让孩子学会交好朋友,可以在平时的教育中,以平等身份与孩子谈论朋友的话题,告诉他们什么是益友,什么是损友,让孩子学会择友。四,鼓励孩子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告诉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犯错是难免的,担责也是必需的,不要怕犯错(错了就改),更不要逃避责任,这样才能让他们学会担责、感恩、尊重、信任,勇敢地做一个有担当的人。

总之,家长应当有意地给孩子多创造一些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尽快学会自理、自立、自尊、自强。这才是一个智慧家长应当做的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