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育儿•音频:对孩子做这三件事,孩子会焕然一新┃阿菊

 丄学号 2021-04-05

作者┃阿菊  朗读┃踮脚微笑  编辑丄学号

鲁迅先生曾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这样说道:“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 

对孩子,并不是我们给的越多,孩子就吸收得越多。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也是自己的主人,父母作为引导者和陪伴者,能做的,就是精心的抚养,尽力的教育,适当的放手。

01

精心的抚养

在《奇葩说》里,颜如晶曾说过:

养和教最大的区别在于,养,需要父母亲自的参与。

我一个闺蜜的孩子,刚进入小学一年级。但开学没几天,就被请了家长。 

原来孩子有很多坏习惯,比如强势,上课不专心,经常有小动作,还和同学打架,老师多次劝说也无果,最后只能叫闺密到学校,希望家长可以和学校配合,将孩子的坏习惯改正过来。 

其实闺蜜也很头痛,由于自己不在孩子身边,再加上老一辈的纵容,让孩子养成了非常叛逆的性格。 

有时候,为了能给孩子好的物质条件,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父母选择远走他乡,去过颠沛流离的生活。 

比如做流水线上的小工,寸步不离的守着机器,上个厕所限定五分钟,吃顿饭也是紧赶慢赶,15分钟就得解决,工作12小时,还只拿着三四千的工资。 

还有那些做代驾的父母,也许你认为就是开个车,走几步路,可直行100米的路,却要走四五公里,扛着几十斤的电瓶车,爬台阶时,脚上比灌了铅还重。 

确实,我们能拿起砖,就抱不了孩子。 

可如果,在孩子小的时候没亲自抚养他,没让他在爱的环境中成长,长大了就更难管教。 

因为那些从小缺爱的孩子,都拥有:

不自信,做什么事情都先否定自己,觉得自己不够好。 

敏感,多疑,什么都理解,什么都接受,但是什么也不相信,缺乏安全感,对任何事和人都患得患失, 

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不接受别人的爱,却也不会表达自己的爱,宁愿一个人面无表情地淌过浑水,走过四季。

养育孩子是一个长期、耐心的过程。不能因为他们调皮捣蛋,让我们无暇顾及,精疲力尽,就将孩子丢给他人。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只有对孩子精心的教育,孩子的人格才会更加完善,为人处世上也才会更加的自信。 

有人说,孩子是世界上最好的投资,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将来能出人头地,超越自己。 

只有积极的参与到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来,才不会让孩子的成长留下太多的遗憾与悔恨。

02

尽心的教育

俗话说:教育孩子的时候,最重要的秘诀是:理解。

我弟教育孩子,一直奉行棍棒教育:不好好吃饭,也是棍子伺候,不写作业也是棍子先行。 

在他看来,孩子调皮就是五行缺揍,所有问题揍一顿就好了,可有件事却彻底改变了他的想法。 

那天,他们全家去动物园玩,小侄子不肯坐推车,吵着闹着要抱。他说当时自己那火,蹭蹭的就上来了。 

正巧他鞋带开了,于是他一边系鞋带,一边劝说小侄子,系完鞋带一抬头,他忽然沉默了。 

因为从他蹲的位置看上去,全是密密麻麻大人的腿,没有其它,他起身后,二话不说就把孩子抱出来,放在了自己肩头。 

我们总是站在大人的角度生气,孩子怎么那么不听话,那么不完美,却从来没有想过孩子的感受。 

他们昂着头想对大人解释,却一再被打击,内心该有多委屈。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你爱他,却不懂他。

有时候,孩子因为一点小事就哭闹不停,而我们则认为孩子在无理取闹,却不知道这也是有原因的。 

作为大人,要想理解孩子,就要把他们的行为原因放大,比如小孩子的一块饼干碎了,就好像大人的一万块钱被撕了。 

我们不理解孩子,是因为我们站在30岁的立场上,看待三岁的问题。 

孩子调皮捣蛋,我们总认为是不乖,不听话。而孩子坐在一旁不吵不闹就是真正的好孩子。 

其实,每个孩子天生都不是坏孩子,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 

我们应该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多看看孩子的举动,更要多一些理解与耐心。 

曾在书上看过这么一句话: 

最可笑,也最可悲的是,莫过于家长以为自己有多么了解孩子,却总是做着对孩子相反的事情。 

总打着为你好的幌子,把自己的要求,强加到孩子身上,并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可结果却是适得其反。 

给孩子讲一个故事,或者陪他们玩一个小游戏,比任何文字教育都有用。 

尽心的教育,就是蹲下来,和孩子平行看世界,才知道他内心的想法,才能清楚的和孩子沟通。 

只有这样,孩子才愿意和你在一起面对问题,探讨未来。

03

适当的放手

月下客在《最好的养育,是让孩子做自己》中,曾有这样一段话: 

最有意义的教育,就是在足够了解自己孩子的基础上成人之美,如果它是鸟,让他高飞,如果他是鱼,就让他下水。 

热播剧《小欢喜》里,宋倩的教育方式,演示出了很多现代父母的真实写照。 

为你好的借口,包办了孩子生活上的一切后勤,目的就是让孩子好好读书,孩子们稍有放松,就在旁边疯狂的鞭策。

宋倩是一名单亲妈妈,在与丈夫乔卫东离婚后。她把所有的关注点都放在女儿身上,对女儿更是严加管教,总是希望她能按自己设想的未来发展。 

原本乔英子积极乐观,成绩也很优秀。 

她最喜欢的天文,但母亲却无视了她的兴趣与爱好,更反对她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 

在学习之余,宋倩也不允许英子玩乐高,还将她的乐高玩具没收。英子想远离母亲,报考南方的南京大学,宋倩却不同意,她希望英子能考北大清华,留在北京。 

最后,母子俩因为这件事大吵大闹,乔英子甚至还患上了中度抑郁症,一度想去跳河,当英子在河边,面对母亲的质问时,乔英子绝望的喊出:“我就是想要逃离你”! 

把一个孩子逼到想自杀的份上,那肯定是压抑到了极点,不了解的人,肯定会认为,这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的母亲,完全不顾孩子的意愿。 

宋倩爱她女儿吗?答案是肯定的。 

她对女儿,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照顾得无微不至。 

但爱不代表占有和控制,一个高中生,完全没有自己的私人空间,这么高压的爱谁能接受, 

正如小小刘吖在《囧妈》里说: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都应该是完整的,爱不是控制和索取,而是接纳和尊重。 

过度的关爱,就变成了控制,对孩子的成长教育也是一种伤害。 

爱不是束缚,有时候适当的放手,给孩子更多的选择,更多的自由,才能让孩子在成长路上飞奔向理想的终点。

04

写在最后

俗话说:合格的父母就是,发现孩子的优点,告诉他什么地方行。 

在家给与足够的空间;

在外给与足够的面子;

遇事给与足够的信任;

成长给与足够的时间。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龙成凤。可人生漫长,我们无法替孩子走完全程。 

我们能做的,就是给他健康的身体,最好的教育,让孩子慢慢去探索,让他自己去经历。 

初为父母,我们不需要经历考试,但为了孩子幸福快乐的成长,我们一定要坚持学习,才能成为合格的父母。

作者:阿菊:一枚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还写得了文章的小女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