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下周要进实验室解剖尸体?' '啊?好恐怖!不会是血淋淋的吧!' '咦,想想就好可怕,能不能不去呀?' ... ... 很多女生听到消息都怕极了,一个个都想往后缩,但也不乏一些胆子大,好奇心强的同学,像打了鸡血一样跃跃欲试! '天呐!终于能亲自动手了!' '几个人一具尸体呀?会不会不够用?' 甚至还打趣着说:'可以偷偷撕点肉拿回来吗?嘿嘿嘿...' 很多医学生在大一时面对的第一门专业课,是系统解剖学。大多是在课本上学习各种各样的骨骼、关节、肌肉、器官等,捧着书本学起来很是枯燥。 让我们开始感兴趣的是走进解剖室的时候,也是真正地接触到尸体的时候,那已经是大三的局部解剖课了。我们要用一学期的时间学习各个部位的解剖结构和毗邻关系,并且分解开。 我们8人一小组,在班长的安排下陆续进入实验室... 打开门,一股刺鼻味扑面而来,没错,就是福尔马林的味道,还有点辣眼睛。不过三年来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早已当吸氧一样自如了。 我们先是见到陈列在展台上各式各样的骨头,可以随意拿起来观察,有的同学甚至拿起手机跟骨头一顿自拍。 老师可能已经习惯了,也视而不见,任由大家摆弄,但有一片区域是用白布遮掩着的,不允许我们靠近。 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十多分钟... '大家安静一下!',老师扯着喉咙大声吼道:”我们今天的实验课要正式开始了,接下来不允许大家拿出手机拍照,不然就要被我请出去了。” 其实我还是比较纳闷的,为什么不能拍照呢,还想多拍点照片给别人嘚瑟呢。(是有点虚荣心作祟了...) 默哀三分钟,鞠躬,揭开白布... 我们组是一具瘦小的老年女性尸体——左侧腰部皮下出血,小腿开放性伤口,身上多处皮下出血、瘀斑,旁边挂的小牌子上写着:无主尸体。 一瞬间感觉气氛异常凝重,大家有点不知所措,因为很多同学都是第一次接触尸体,而且还要动手分离组织但还是戴着手套继续解剖...老师讲解道:这位老人家是早起捡瓶子,意外发生车祸,抢救无效离世的,后来遗体一直无人认领,过了很久才被送到医学院。 好奇的我仔细打量着... 她的肌肉薄而小,脂肪少,结构明显; 双手全是裂痕,关节比较大,手掌有着老茧,生前应该做了很多体力活; 牙齿上有很多牙结石,可能不经常刷牙; 脾脏破裂,多处肋骨骨折,腹腔有血块,这应该是死亡的直接原因; 左侧小腿胫骨骨折,骨折端与外面的伤口相通,应该也是车祸造成的; 头皮有些许擦伤,没有皮下出血,大脑没有明显的损伤,硬脑膜外也没有血肿,最后应该是没有伤及大脑的... 不知不觉这节课就结束了,第一节课没有进行详细的解剖,老师应该是让我们先适应一下,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吧。结束时我们为她整理好遗体,将一切结构归位,盖上白布,大家由衷地向老人家鞠了一躬。 离开实验室的脚步是沉重的,'无主'意味着生前可能没有亲人照顾她,可能也没人关心她,甚至去世了都无人知晓。 她出生时也曾伴着家人的喜悦,成长时也曾成为家人的希望,叛逆时也许会让家人神伤,或许被哪人深爱过,或许也有子女...临终时却是孤独的... 不过现在,至少有我们8个学生追忆她的生前,尊她为我们的”大体老师”,庄严肃穆地送她最后一程。 大体老师是医学院宝贵的资源,在解剖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有医生的成长之路都离不开大体老师的指点。不仅保障了解剖学习的质量,丰富了人体器官的标本库,还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今后的临床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清明带给大自然春和景明之气,大体老师促成了现代医学一派繁荣之象,精湛的医术是医学生们对您的承诺!维萨里3D解剖也不会辜负您的信任,科学、逼真的人体模型就是我们对您的致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