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共识点原理”,来帮你找到另一种公平 | 谈判中的公平

 阳光大路 2021-04-05
“共识点原理”,来帮你找到另一种公平 | 谈判中的公平

这是桔梗在“谈判思维”的第478篇推文。

全文共2027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

“共识点原理”,来帮你找到另一种公平 | 谈判中的公平

1 引言

今天读到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有这样一个擅长博弈论的富翁,他很有钱,但有些变态。

这个富翁设计了一个博弈游戏给两个穷人玩。

游戏规则如下:

两个穷人在完全不能沟通的情况下,同时各自写下一个自然数(1,2,3......);

如果碰巧两个数字相同,则富翁会奖励两个穷人一大笔钱。

不同,则穷人什么都拿不到。

之所以说这个游戏变态,因为这个游戏的设计里,统计意义上,两个穷人基本没法取胜。

因为自然数是无限的,那么两个数字组合的个数也是无限的;

这就如同是一个数量无限的双色球彩票,猜中的概率几乎是零。

富翁试图利用这样的数学优势,来戏弄这两个穷人,取悦自己。

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个穷人,你会写下哪一个数字?

是不是“1”?

不仅如此,这个故事的结局里,两个穷人居然都写出了“1”,让富翁大跌眼镜,不得不支付了一大笔钱。

这究竟是为什么?

在这个游戏里,“1”到底有什么神奇的地方,会被这两个人同时选中?

又甚至是被你选中呢?

2 你能猜到吗?

我们依然在“谈判中的公平”这个系列推文中,它的思维方式启发自哈佛大学的“哈佛谈判工程”。

如果谈判存在某种普世的基本逻辑(我是说如果),我相信“公平”一定算是一种。

可是,到底怎样才算“公平”?

谈判中的两人,在互相揣测对方的底线时,他们的处境和文首故事中的“两个穷人”并没有太大区别。

他们都在猜对方心中的数字是多少。

你可能会反驳,“谈判双方是可以沟通的啊?”

你说得没错,只是谈判中大部分的“沟通”都存在严重的信任问题;

这是我的底价了,一分钱都不能再让了。

对于这句话,你又会相信多少呢?

谈判者们都想猜到一个“公平”的价格,或者说,谈判者们都希望成交的那个价格是“公道的”。

让谈判者最不能接受的,就是在成交之后才发现,“这个价格我亏了”。

那我们到底有没有可能猜到这个“公平的价格”呢?

为什么文首故事中,两个穷人,甚至读者你,都能猜到数字“1”呢?

这件事的背后,蕴藏着一个精彩的理论,叫做“共识点原理”。

3 共识点原理

2005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马斯-谢林,在他的著作“冲突中的战略”一书中,向世人揭示了他的博弈论新研究,“共识点原理”。

所谓“共识点”,它指的是,

双方眼中都认为是突出的、显著的焦点。

比如,自然数中的“1”,这个数字是所有自然数中最突出、最显著的。

因为所有其他的自然数都是由“1”累加上去的,“1”是所有其它自然数的“祖先”,而它自己却没有任何祖先。

这个特点让“1”十分突出和显著。

当人们在面对自然数时,他们眼中的焦点一定是“1”。

“共识点”地发现在争端解决、国际谈判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捕捉“共识点”有利于达成共识,缺乏“共识点”会导致冲突加剧。

看几个例子,

2014年的威尔士峰会上,北约组织承诺他们的军费支出不会超过GDP的2%;

欧盟峰会上,六个成员国达成一致意见,认为欧盟2007至2013年度的财政预算不应该超过任一个成员国家GNI的1%;

为了降低酸雨灾害,欧洲大部分国家一致承诺,将减少未来30%的二氧化硫排放。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这些谈判协议的最终数字,1%,2%,30%;

如果今天你看到这些数字是1.0036723%,1.97421%,28.765213%,你会有什么感想?

相比之下,是不是1,2,30这些整数看上去更“合理”、更容易让我们接受?

或者说,这些整数看上去更“简单”。

这些整数就是“共识点”。

类似的道理同样应用在我们自己的谈判上。

如果你的合作伙伴问你想要多少股份?

你的回答是,

我想要30%。

这听上去很正常,也很容易接受。

但如果你说,

我想要31.39876%。

你别指望对方会听懂,更别提还要答应你。

“共识点原理”不仅仅适用在数字上。

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国界是怎么形成的?

他们会用简单的、突出的、显著的“共识点”来划分国界;

比如,巴西、阿根廷和巴拉圭的边界线由自然河流分开;

比如,南北朝鲜用自然纬度线(38度)来区分。

在谈判中,无论是数字上的、还是几何图形上的“共识点”,更容易促成协议达成共识。

4 应用

“共识点原理”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

如果你在谈判中和对方无法就“公允”达成一致,你应该马上寻求“共识点”的帮助。

在一场汽车保险定损的争议谈判中,保险公司只想赔10万,而你觉得这不公允,应该赔20万;

当你们各执一词,僵持不下的时候,“共识点”可能是什么?

它可能是同样折旧的一款二手车的价格,也可能是其它保险公司上个月赔付的类似案例的价格。

有时候,“共识点”还可能是一种“规则”。

比如,如何把一块蛋糕分得足够“公允”?

是你来切?还是我来切?

我们无法达成一致。

那么此时的“共识点”可能是,

我来切,你来选;或者你来切,我来选。

还有更为精彩的“共识点”应用,比如“FOA仲裁法则”。

它被应用在全美职棒联盟的球员薪资谈判历史上。

仲裁者在谈判双方最后一次出价中选择一个作为最终的成交价;

他选择的理由,是哪一个价格和仲裁人心中的那个公平的价格更接近,就选哪个。

在这个规则下,报价者由于害怕自己不被选中,会尽可能让报价向对方逼近。

而这样做,在双方的眼中,都是“公允”的,可以达成共识。

5 小结

“共识点”是谈判中的一种“公平”。

尽管“公平”并不客观,但我们依然能利用它来达成“共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