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爸妈离婚后,我一直在寻找一个真相

 chaiyuling 2021-04-05

图片

来源:闲时花开(ID:xshk369)

谢谢你 刀郎 - 谢谢你

这是昨天的原创故事《老公失踪后,我在网上讲了个故事,他马上就跳了出来》没看的点标题阅读。

01


在我两岁那年,父母离婚了。

关于父母的战争,我已没什么记忆。

唯一记住的,就是舅舅开着皮卡车,拉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载着我和母亲回县城姥姥家。

多年后,长大成熟的我向身边人求证父母亲的离婚原因时,才渐渐拼凑出他们之间的战争。

02


那是1991年,父亲出轨了,性格刚烈的母亲知道真相后,拿刀逼着父亲离了婚,然后带我毅然决然地离开了省城。

“你妈眼里揉不下沙子哪。”坐在老屋的桂花树下,外婆叹着气说。

那时候,我还不知道,眼里揉不下沙子,到底是褒义还是贬义。

直到后来,我逐渐长大,开始叛逆,惹母亲拿刀自残时,才渐渐明白,或许,这世上就没有褒义词和贬义词之分。

每个词在不同的语境里,都有不同的况味。

就像,这世上的好妈妈和坏妈妈之间,也没有明显的界限。

03

母亲之于我,曾是神一般的存在。

她离婚回老家后,凭借在省城饭店工作的经验,很快和舅舅、舅妈盘下县郊的一个园子,开起了农家乐。

她头脑活络、勤劳能干,不仅把园子收拾得干净利索,还开辟了渔场鸡场,种了蔬菜瓜果,根据不同时令推出特色农家菜。

又通过半送半卖的自主采摘方式,很快让农家乐声名远播。

机关大院的领导和个体老板们,来了贵客都喜欢来园子游玩吃饭。

母亲不仅好吃好喝好招待,临走还准备好多礼物。

随着农家乐生意的红火,大家也都知道了母亲婚变的事实。

“你妈真能干啊;你妈养你不容易啊;你要好好学习啊;你妈为了你,吃尽了苦头啊;你妈不再婚,是不想让你受委屈,你要感恩啊。

当舅舅、舅妈、姨妈、姨夫,还有各路熟人有意无意给我说这样的话时,我渐渐体会出,这赞美不仅仅是对妈妈的讴歌,还有对我的某种期许。

作为母亲唯一且最爱的儿子,我是自带使命的。

这种使命,就是不能让妈妈失望,要成为她的骄傲。

这似乎是我必须承受的命运,大概也是很多单亲家庭孩子无法逃脱的宿命。

04

我并非聪明的孩子,之所以成绩还不错,得益于母亲的严格要求。

母亲爱我,对我的生活和学习,都格外关注。

为了陪我学习,她在园子里最清静的角落,给我留了一个房间;她认为剩饭对身体不好,从不让我吃一口剩饭;她不相信外面的食材,我12岁之前,除了自家园子的饭菜,我没在外面餐馆吃过一顿饭……

以至于我小时候,最大的愿望竟然是像邻家孩子一样,毫无顾忌地吃顿方便面。

母亲文化程度不高,但对读书却有迷之信仰。

“要学,就要学好。”这是她的口头禅。

为了建立“凡事都做到最好”的标准,她曾在我小学一年级时,因我书写潦草,罚我抄100遍作业;也曾在我因计算失掉2分后,长达6年里每天要求我做100道口算题;还为了让我学好英语,她和我比赛记单词……

园子里来来往往的客人,听说我在母亲的教育下,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时,纷纷投来钦佩的目光。

母亲在众人的肯定里,露出会心的微笑,我也在母亲的笑容里,获得某种满足。

05


我至今都不否认母亲对我的爱。

但直到今天,我才敢承认。

母亲对我的爱里,有着发自本能的爱护,也有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焦虑担忧。

她害怕教育不好我,害怕我出任何闪失,害怕把我从省城带回来是个错误,害怕因为离婚被人看扁……

她潜意识里的担忧,让她无时不刻不敢放松,甚至有点神经质。

06


12岁那年,我升了初中,功课愈发紧张。

母亲把农家乐全权交给舅舅,在学校家属院买了套二手房,就为了方便照顾我。

她不让我在学校吃饭,不让我和成绩不好的人同桌,不让我买任何和学习无关的书籍。

她甚至和班主任成了朋友,把舅舅园子里的东西,一筐筐地送到老师家,只为老师能像她一样全方位照顾我。

自主觉醒的我,开始对她这种密不透风的照顾,感到反感。

我故意和学习不好的同学玩,一起躲到厕所抽烟;和几个爱玩游戏的同学,翻院墙去打游戏;甚至在课堂上屡次顶撞老师……

我试图通过犯错,去反抗母亲的掌控。

07


母亲很快知道了我的劣迹。

她把我关在房间里,一边用鸡毛掸子打我,一边逼问:“你改不改?改不改?”

看着母亲发疯的样子,我竟然有种莫名的快感。

母亲见我死活不回答,就跑到厨房拿起菜刀,用刀刃指着自己的脖子,瞪着双眼,一字一句地问:“你改,还是,不改?”

我以为她只是吓我,索性闭眼不看。

谁知道,母亲真的割伤了自己,鲜血顺着她的脖子流下来,我扑通一声跪在她面前:“妈,我改!我改!”

也就是从那一刻起,我忽然同情起陌生而遥远的父亲。

当年,他和母亲离婚时,是不是也曾受到这样惊心动魄的威胁?

08

从那以后,我不再和母亲作对,一切按她要求的来。

我又变成听话的乖孩子,母亲也恢复了往日开心的模样。

她盘下学校门口的文具店,给我订最新的教辅材料,成了陪读妈妈的优秀代表,屡次在家长会上发言。

我的成绩在短暂下坡后,又重返学霸高地,成为母亲的骄傲。

但我知道,从那时起,我就不再快乐了。

表面上,我对母亲毕恭毕敬,但内心的快乐源泉,已经一寸寸干枯。

09


初三寒假,我悄悄买了车票,第一次去省城找父亲。

从未出过远门的我,忐忑不安地站在火车站的商店里,拨通了父亲的电话,话未出口,泪已落下:“爸,我不想和我妈一起生活了。”

父亲把我带回家。

他和母亲离婚后,很快和青梅竹马的女孩结了婚,生下一对双胞胎女儿。

油泵厂倒闭后,他又和战友合伙开了汽配厂,随着私家车的增多,生意也越来越好。

两个妹妹都被送进省城最好的私立学校。

父亲带我到西餐厅吃大餐,还提议让我到省城来读书。

坐在优雅高档的餐厅里,看着彬彬有礼、窃窃私语的客人,和老家县城农家乐的客人完全不同。

就连窗外车水马龙的夜景,看起来都有种别样的流光溢彩。

“爸,我不想回去了。”我对父亲说。

父亲当即给母亲打了电话,宣布了他准备接管我此后学业的决定。

电话中,母亲的控诉声顺着父亲的翻盖摩托罗拉传来,瞬间打破了餐厅的安静:“叛徒!叛徒!都是叛徒!”

10


第二天,母亲一大早就坐车来到父亲家楼下。

我深知自己的行为,会给母亲带来了怎样的伤害,毕竟她把我看得比命都重要。

父亲让我下去和母亲谈谈,我害怕崩溃的母亲,躲在房间里不愿出来。

父亲把我从房间里拖出来,送到楼下:“你既然想留下,就要当面和她说清楚。”

寒风吹乱了母亲的头发,她红肿着双眼质问我:“你当真要跟你爸吗?”

我不敢看她的眼睛,低着头用微小的声音回答:“嗯。”

母亲用冻红的手,擦了擦眼角,又问:“你就这么讨厌妈妈?”

这一次,我没有回答。

我用脚踢着绿化带旁边的石块,心里默默说:“对不起妈妈,我让你失望了。

母亲转身离开。

三天后,她将我的全部衣物和书本,打包从县城邮寄过来。

我翻遍了整个包裹,希望能像过去每个新学期开始那样,找到一封鼓励信。

但这一次,我什么也没找到。

我明白,母亲放弃了我,她再也不愿和我多说什么。

我以为挣脱了母亲的控制,必将迎来自由和重生。

但这一天真正到来后,我才发现,相比逃离母亲的喜悦,我更害怕的,是被母亲抛弃。

11

来到省城私立学校后,我更加忧郁了。

这里的孩子,非富即贵,关心的事物和谈论的话题,和来自县城的我格格不入。

老师的教学方法也很不同,让我内心愈加自卑。

我想给父亲打电话,诉说内心的苦恼,但长久以来,他就像个陌生人一般,从未为我打开过交流的渠道。

我想给母亲道歉,告诉她我之前太任性,我一直都很爱她,但又怕她趁机把我带回县城,活在那种窒息的爱里。

那种无助和孤独感,让我彻底抑郁了。

12


我开始失眠,莫名地落泪,凌晨三四点醒来,坐在宿舍楼道里假装学习,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还患上严重的拖延症,作业迟迟无法完成……

下半学期的考试,我的名次已经退至几十名。

我在周围人鄙视的眼光中,想到了死,一了百了,不必浪费父亲的苦心,也不必再让母亲失望。

有天晚上,同学们都在上自习课,我以头晕为由,给数学老师请了假,偷偷跑回宿舍。

我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剃须刀片,割向了手腕……

就在我以为自己就要死掉时,宿舍门被打开了,我被数学老师连抱带拖地带到一辆车上。

醒来时,数学老师就坐在床边,温和地说:“你醒啦,想吃点什么?”

13


后来我才知道,当晚我离开自习室后,数学老师察觉出异样,悄悄和室友要了钥匙,去宿舍找我。

她打开门,发现我割了腕,情急之下,她用毛巾勒紧我的手臂,把我弄到自己车上,送到医院,一直照顾我直至出院。

我自杀的事,她没有对任何人说。

直到今天,我的同学,包括父母,都不知道我在迷茫而困顿的高中时期,曾以如此激烈的方式抗横过。

数学老师一直给我保守着秘密,也给我保留着尊严。

比我年长10岁的她,成了我心灵上的朋友,或者说精神的导师。

她鼓励我规律运动,给我补落下的功课,肯定我的每一点进步,监督我定期和校内心理咨询师谈心,也和我分享她读书时的种种糗事,一遍遍地告诉我:“你没有错;你做得已经很好了;你不必太在乎别人的感受。

14


后来,我渐渐明白。

母亲爱我,但的确也用控制折断了我的翅膀,让我在愧疚惶恐中,觉得做真实的自己,对她是一种背叛。

但,渴望做自己的念头,从未在灵魂中消失过,所以我才逃离母亲,投奔父亲。

我的逃离,让多年辛苦养育我的母亲,视我为叛徒。

摆脱母亲的控制后,我并没有和陌生的父亲建立亲情链接,就像迷途的小鹿一样,迷失在陌生的森林里。

我抑郁,是因为觉得自己活在孤岛上;我绝望,是因为觉得这世上没人能理解我。

妈妈那样爱我,是源自恐惧,爸爸这样待我,是源自愧疚。

在数学老师的教导和宽慰中,我慢慢回到正途。

也明白我可以做自己,而不把他们各自的问题,揽到自己身上,变成无法承受之重。

15


高二时,我的抑郁症状逐渐减轻,成绩慢慢追了上来。

高三时,我再次重拾初中的荣光,成了班级的佼佼者。

但高考时,我没有听从父亲的建议,去国外留学。

由于心理压力过大,我高考发挥失常,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

我接受命运的无常,不再苛责于完美,愿意就读普通的本科

16


上大学后,学理工的我,选修了心理学。

后来,大三考研时,遇见了现在的爱人,也就是我的妻子。

她是富养大的女孩,来自健全有爱的家庭,身上自带明媚阳光。

我们偶尔也有分歧,但我常常从她的平和与冷静里,体味到女性的辽阔和柔韧。

那是灵魂舒展的人,自带的能量。

多年前,我在数学老师那里得到过这样的能量。

如今,我在妻子这里再一次体味,并获得治愈。

我想,这种治愈,并不是什么灵光一现,或大彻大悟,而是客观看待过去,温柔地接受自己。

尽管,我依然有沮丧和泄气的时刻,偶尔还是想躲避,但我不再撕扯自己。

在爱和被爱中,我不再执着于对错,而是倾听内心所有好的坏的声音。

我想,所谓治愈,就是如是如实,随心随意。

17


研究生毕业后,我和妻子定居杭州。

如今,我们已有两个可爱的孩子。

我始终和高中数学老师保持着联系,将她视为心底最敬重的人。

她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辞职后创业,成了省城一家在线教育机构的创始人。

我不再逃避母亲。

我来到了她无法企及的远方,她也逐渐放弃了对我的过度期待。

我和孩子们,每隔两天都会和母亲打视频电话。

她曾那样捧出所有爱给我,尽管这爱曾给我带来伤害,但我内心仍是爱她的。

56岁的母亲和初中时给她写过情书的男同学结了婚。

俩人如今住在城郊的一栋二层小楼里,种花养鱼,散步遛弯。

57岁的父亲把大妹妹送出了国,小妹妹留在身边,还招了个上门女婿。

我,母亲和父亲,分散在中国大地上的三个不同地方,都有了自己的家,也都有着各自残缺的圆满。

18


我们没有在一起,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从未奢望,与父母亲完全和解。

我想,和解与否,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又如何理解自己和身边人的关系,并在这种理解中,如何回到现实中,重建自己内心和外在的秩序。

当下最重要的任务,是照顾好自己的健康和情绪,和妻子一起给两个孩子撑起一片天。

争取和孩子们一起,成为舒展而敞亮的人。

我相信,作为父母,活在真正的爱里,孩子才不会孤独无依。

这是爱的信仰,也是我的信仰。

PS:这是昨天的原创故事:《老公失联后,我在网上讲了个故事,他马上就跳了出来》没看的点标题阅读。

这是我的故事,也是他们的

谢谢你 刀郎 - 谢谢你
来源:闲时花开(ID:xsha369),心理咨询师,情感专栏作者,混迹媒体圈十余载,发表文字量百万字,能写亲情乡愁故事,也会写教育职场热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