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字经》其实是一本武功秘籍(十)

 tjboyue 2021-04-05

事物的有无,与我们信与不信无关。

这个世界如果有鬼,就该有妖、有神、有仙,也就有长生。

有另外一个管理体系。

可惜传说中神仙鬼怪的组织架构和现实社会毫无二致,一样的世态炎凉。

《三字经》其实是一本武功秘籍(十)

这对小人物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如果这辈子翻不了身,就干脆把水搅混,也许东方不亮西方亮,在另一个逻辑里,你可能就是一个不世之才,今天凄寒困苦,明天登台拜帅。

一身惊世骇俗的功夫是一把手枪,可以扭转自己的命运,使弱者变成强者。许多武林高手都装成最窝囊的穷汉或者穿越到高校给校花当保镖,高高在上地低三下四,像富豪偶尔吃一顿大碴子粥,我不是怕你,我是扮猪吃虎,无法发作和能发作却尽量不想发作可有天壤之别。

很遗憾,没有鬼在作祟,没有妖在兴风,没有神在行云,也没见仙在腾空。

更没看见哪个校花身后跟着一个打扮的瘟头瘟脑其实是个瘟神的武林高手。

《三字经》其实是一本武功秘籍(十)

葛洪在《抱朴子·论仙》里说:“万物云云,何所不有,况列仙之人,盈乎竹素矣,不死之道,曷为无之?”意思是:林子大了,啥鸟都有,都在传说,也许有吧!

马上他又说:有好衣服就穿,有大官就当,有豪车就坐,有好吃的就造,“学不求仙,言不语怪”,世界上哪有什么奇方,可以返老还童,起死回生呢?

人身上的细胞,只能分裂再生五十次,超过这个次数就不再新陈代谢,即使身体素质超强,一个人至多也就活120岁,蚕头燕尾,一波三折的隶书,更多是含泪出现在墓志铭文中。

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方块字起始于绘图记事,最早的考证来自于岩壁涂鸦。汉景帝的儿子刘余是个混子,喜欢磕磕巴巴地指挥手下拆迁,他冒天下之大不韪,拆孔子故居,在夹墙里没有发展大量现金,却发现了数十篇蝌蚪文的《论语》、《孝经》、《尚书》、《礼记》等等,竹简笔式奇谲,古风盎然。

《三字经》其实是一本武功秘籍(十)

故老相传的六国诡文,庖羲氏的“龙书”,神农氏的“八穗书”,黄帝的“云书',少昊氏的”鸾凤书“,帝喾的“仙人形书”,仓沮时代刻石二十八字,唐虞时代六字,夏代的《琱戈铭》、《钩带铭》、禹篆二十字、《岣嵝碑》、奇字等。以上均为古文

秦统一之后,统一文字为小篆,从古文到小篆的过渡期,为殷商以后的甲骨文、陶文、钟鼎文,统称大篆。

清末的金石文字学家王懿荣偶然在中药里发现一味“龙骨”上有人工雕琢的文字,笔画瘦直,刀锋毕露。大小不一,疏密得当,分行布白,错落有致,隐隐能听到上古风雷之声。

追根溯源,甲骨文在殷墟重见天日。

《三字经》其实是一本武功秘籍(十)

上承金文,下启小篆的是石鼓文。《汉书·艺文志》:“《史籀》十五篇,周宣王太史籀作大篆。”刻满文字的十面石鼓现存故宫石鼓馆,为九大镇国之宝之一。

《三字经》其实是一本武功秘籍(十)

秦之前,“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经常一个文字几十种写法,十分混乱。“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同者。”是为“小篆”。

《三字经》其实是一本武功秘籍(十)

小篆的产生是汉文字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里程碑。文字从甲骨文到大篆,到小篆,合称篆书,包括后来的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文字发展的规律是由繁到简,逐渐规范的过程。

隶书是程邈在监狱十面面壁而作,并由此出狱,被封御史。可见文字是通往自由的钥匙。

《三字经》其实是一本武功秘籍(十)

汉字有20%是象形、指示与会意,其他80%为形声。文字承载着文明,传承着历史,记录了过去,连接着未来。

不存在没有自己语言的民族,却有许多民族至今没发展出来自己的文字,在中国,没有文字的民族有34个,文字还不能超脱语言,但绝对承载着民族生命力和希望。

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和《笑傲江湖》里,都有别具一格的高手使用判官笔写字打穴,武功洋洋洒洒,龙飞凤舞。

可以想像,如果朱子柳的铁笔来一顿蝌蚪文《仙居淡竹治水录》,头粗尾细,尖峰呼啸,诡谲繁复,专抠眼珠子,要比“尔乃蛮夷”酸爽的多;如果秃笔翁判官笔蘸上硫酸,在人背上书一篇《秦王诅咒楚王文》,刀削斧砍,纯朴硬朗,阴损而文章,入肉三分,势必不弱于草书《怀素自叙帖》。

用写字演变成招数有一个弊端,如果对方认出你写的内容,下一步要写啥都了如指掌,就可以料敌之先,阻拦笔意了。令狐冲就是这样把秃笔翁逼得赶紧落败,回身在墙上痛痛快快写一副字,这才一吐为快,长出一口气,觉得憋到极点,这会儿排的酣畅,平生作品,以此最佳。果然佳作好文,一泻千里。生花妙笔,要旨在憋。

《三字经》其实是一本武功秘籍(十)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原。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一个人不能掌握所有的知识。梅超风性急,直接就练《九阴真经》速成篇的“九阴白骨爪”和“摧心掌”,一门是“大力鹰爪”的进化,一门是“七伤拳”的旁枝。总之提纲契领,删繁去简,攻其要害,精通一门,其他的略知一二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好比艺考世界小说,在大考之前只能把典型的看个故事梗概和性格分析,聊胜于无。

如果时间允许,从小做起,从头开始,详细推敲,细嚼慢咽,岂不是更好?

《三字经》其实是一本武功秘籍(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