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司马拆:为什么从欧洲到日本,许多人都喜欢拿敌人的头盖骨做酒碗

 风吟楼 2021-04-05

文/平沙无垠

新号经营不易,请朋友们多多帮转。

把敌方元首斩首,做成酒碗这种习俗,论其出处,大概是出于欧亚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大司马按:人头做酒碗与猎头习俗同出一源,其实不止游牧民族有,应该是史前部族普遍存在的风俗,两河流域早期文化就有把祖先的脑袋切下来放在室内保佑自己的)

希罗多德《历史》当中,就记载了第聂伯河流域草原民族斯基泰人有这样的风俗:

“斯基泰人把敌人的头颅眉毛以下的部分割去,并把头颅内部弄干净。如果这个人是穷人,那么他只是把头颅外面包上生牛皮来使用;如果他是富人,则外面包上牛皮之后,里面还要镀金,再把它当作酒杯来使用……他所敬重的客人来访时,他便用这种人头酒杯来款待客人。”

图片

斯基泰女王托米丽斯

把居鲁士大帝的头盖骨做成了酒碗

这种风俗出现在东土,文献上最早则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

赵襄子在解破晋阳之围,诛杀敌酋智伯瑶之后,也命人把智伯的头盖骨浇上漆,做成酒碗,以复当年智伯醉酒后调戏他往头上倒酒的耻辱。这八成也是跟赵氏领地附近的山地-草原民族学来的习俗。

毕竟赵襄子无恤本人是狄人女仆生的孩子,他的姐姐嫁给了夷狄之君代王,他自己的夫人空同氏也是俘虏自一个戎狄部族,即智氏覆灭后赵襄子所消灭的空同戎,和代国一样都是子姓,可能两国是当年武庚邶国在太行山里的残余势力。这一家子戎狄味道都这么重,家主没点戎狄气息也难以服众啊。

中国史籍所载的以人头为酒器之事,一般都发生在塞北民族群体之中。

譬如匈奴老上单于西逐月氏之时,就曾经捕获月氏王,将其处死后,就把他的头做成了酒器。后来汉元帝时匈奴呼韩邪单于与汉使韩昌、张猛结盟,所用的酒器还是这个人头酒碗。

不过,最有名的还得数元代藏僧杨琏真迦盗宋理宗之墓,将其尸身焚毁,仅取其头盖骨,镀上黄金所做的酒碗,用于藏传佛教的灌顶仪式。这既合乎藏传佛教“取圣人之头为圣器”的要求,也对南人群体有很大的侮辱性镇压效应。这个酒碗最后直到徐达北伐攻破大都,才被收回,以帝王礼重新安葬。

图片

宋理宗牌嘎巴拉

此外,这种风习,其实也影响到了东西方的定居民族当中。不独有我前面所述的赵襄子,也有西方的例证。

阿尔博因(?-573),意大利伦巴第王国的建立者,曾经在战争中杀死了日皮德人的首领坎尼·蒙德,把他的头骨制成酒杯,并强占他的女儿罗莎·蒙德为妻。有一次宴饮时,阿尔博因用头骨酒杯盛满酒对妻子说,请与你的父亲同饮。酒可以乱喝,话不可以乱说,这句话给他招来了杀身之祸,罗莎·蒙德后来寻机谋杀了他,为父亲和自己报仇雪恨(事见马基雅维利著《佛罗伦萨史》)。

此外,由于古代故事的影响,石达开在进入四川时也有题诗“人头作酒杯,饮尽仇雠血”。这虽然不能成行,但是也体现了这一风习的文化影响。

就连远隔海东的日本,也有这一风习的影响。织田信长的妹夫浅井长政,为了浅井家与朝仓家的长久盟约,背叛织田信长,织田信长差点遭受灭顶之灾,并陷入极大的被动。数年之后,织田信长消灭浅井、朝仓两家,就把浅井久政、浅井长政父子和朝仓家家主朝仓义景三人的头盖骨做成酒器,拿来饮酒。

图片

浅井、朝仓牌人头酒碗

种种残忍但又能十足泄愤的描述,足以勾起人的注意力。可是,为什么人头这么重要的部位,会被人们制作成酒碗呢?这就要从人类的原始思维来观察一下了。

人头,包含着人类的眼、耳、鼻、舌这类一级感官,自然对于人类而言意义非凡。虽说古人往往也认为心司掌人之神智,也有一些异说,譬如《圣经·箴言书》中就有“我的肾脏必快乐”[箴言23:16]”的言论,但是,人类的种种神智,也是需要人头上的感官表现出来的。

考虑到人吸入的气是从头部而来的,甚至,代表“人头、首级”之意的“元”字,后来也具有了“灵魂”的含义。所以,人头也成了一种巫术崇拜兼可被赋予伦理性羞辱的对象。

在交战之时以敌人之首级记功,一是因为首级携带方便,二则也有侮辱敌人精神的含义,意思就是,你的元神都归我了,你还有什么了不起的?而饮酒作乐,更是一种人类享乐狂欢的方式,用敌人的首级装着滚烫的酒,真是心里舒坦啊!

这就是一种既娱己又损人的娱乐方式,只不过损的不是活人而是死人,还是自己的仇家,没有人会说不是。自然,人头作酒碗,就很合乎出气并侮辱人的需要了。

这,就是“人头做酒碗”这一风习的大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