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四百二十一篇  赵宝沟文化若干问题试探

 寂寞红山 2021-04-05
第四百二十一篇 <wbr> <wbr>赵宝沟文化若干问题试探X

[摘要]:赵宝沟文化是我国东北新石器时代一种重要的文化类型,1986年正式定名。其文化遗址类型分布于我国内蒙古东部、辽宁西部,距今7200到6500年左右。从聚落形态上来看,房址均为长方形半地穴式建筑,成排排列,有中心房址。陶器以夹砂陶为主,平底器为多,纹样多样。石器以磨制为主,工艺精细。赵宝沟文化传统源于兴隆洼文化,流向红山、小河沿文化,甚至到夏家店下层文化。本区文化一脉相承,后期与中原文化交流剧烈,并逐渐弱化。赵宝沟文化是东北新石器文化走向繁盛的重要一环。
赵宝沟文化是分布于我国内蒙古东部、辽宁西部的一类独具特色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形态,分布范围南起渤海湾北岸,北越西拉木伦河,西跨滦河,东至教来河,地域广大。主要遗址有:赵宝沟,敖汉旗小山,南台地,翁牛特旗小善德沟,林西县白音长汗,水泉等。八十年代初敖汉旗文物普查时,发现一种压印几何纹为主的夹砂褐陶片,
苏秉琦先生认为“这是一种新的文化类型”。1984年8月,苏秉琦先生在内蒙古西部地区原始文化座谈会上提出“第四个纵剖面一位置在老哈河、大凌河中间地带,以教来河流域为中心近年普查中发现一批新型考古学文化遗址。其一,拟暂定名为'赵宝沟 类型’。特征因素组合相当鲜明,同时也含有'之’字纹陶器。至少我们可以推断它是同'富河、红山’平行发展的另一种考古学文化。”1984—198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内蒙古考古队对小山遗址进行了发掘,将这类遗存以性质单一,面积较大的敖汉旗高家窝铺乡赵宝沟遗址命名为“赵宝沟文化”。
该文化年代按高精度表校正为公元前5200—4470年,晚于本区的兴隆洼文化。由于地域广大,各种代表性的文化面貌差异显著,表明该区文化可能受到多种文化成分的共同作用。燕山南部的文化和中原文化在不同时期都对本区文化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赵宝沟文化作为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由发生发展走向红山文化全面繁盛的重要一环,对勾画整个东北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的脉络作用重大。从赵宝沟文化发掘定名后,对其发掘概貌及一些相关的社会经济文化形态研究层出不穷,具有代表性的是刘国祥先生对赵宝沟文化的一系列探究。目前国内学界最全面地介绍赵宝沟文化的著作是1997年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敖汉赵宝沟—新石器时代聚落》。本文主要依据已发表的发掘简报、论文及相关著作试从聚落形态、石器、陶器三方面入手,分析若干代表性遗址,归纳遗址中的共性并与本区发生的其他文化作比较,揭示赵宝沟文化的源流关系。
一、聚落形态:
聚落形态(settlement pattern)原本是地理学和民族学的研究中使用的概念,最早将其运用到田野考古学的是格登·威利(Gordon R. Willey),其标志是1953年发表的《维鲁河谷的聚落形态》。他认为,用聚落形态对考古学文化进行功能性阐释,由此能够反映出自然环境,建造者的技术水平以及各种社会制度。聚落形态的研究是考古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
对于已发掘的赵宝沟文化遗址来讲,由于规模较小,且均为居住址,尚未发现墓葬,只能粗浅地进行初步认识。从赵宝沟文化小山遗址地表可见的8座房址灰圈看,仅发掘其中2座(F1,F2),均为长方形半地穴式建筑,灶址为圆形土坑灶,大体位于居住面中部,面积分别为23.52、32.78平方米,属小型房址。居住面出土的主要遗物是陶器与石器。F1,F2以居住性为主,F2内出土1件器腹刻划有鸟兽图的尊形器物和1件刻有人面像的钻孔斧形器,F2可能有祭祀功能。
白音长汗的赵宝沟文化遗址,清理了2座房址,为长方形半地穴式建筑,灶址为圆角方形土坑灶,位于居住面中部。F27资料已经发表,其面积为54.37平方米,属中型房屋。发现有日常生活所用陶器、石器等,是明显的居住性房址。
水泉遗址清理房址17座,除1间双连间外均为单间,面积为12—28平方米。房址为长方形半地穴式建筑,灶址为长方形土坑式,大体位于居住面中部,居住面上出土遗物以日用陶器居多,单间基本为居住性房址。从宏观角度分析17座房址均沿东北到西南向分布,自南向北依次分为4排,每排数量分别为1、7、5、4座。
翁牛特旗广德公乡小善德沟村南的遗址,可见4排房址,呈西北、东南向排列,共发掘6座保存较好的房址,均为半地穴、长方形式建筑,居住面上挖有方形坑灶,未发现柱洞、门道,出土器物有筒形罐、尊形器、红陶钵等陶器,还有多件大型磨制石器,玉、石、蚌、泥塑人面等。
赵宝沟遗址是目前赵宝沟文化遗址中规模最大的,面积约90000平方米,探明89座房址,共清理出18座房址。大、中、小三类房址均有,从图来看按等高线成排分布,可大致分成7排。其中F9位于遗址中部,开口于耕土下,平面呈梯形。房址东西壁长11.6米,西南长9.56米,东北壁长9.76米,穴壁保存最深处为11米,最浅处为0.5米,建筑面积为99.37平方米(按地穴长、宽的最大值计算),是已发掘的房址中地穴部分保存最深,面积最大的一座,属于大型房址。F9内东南壁有一小坑,居住面呈二级阶梯状,高差0.1米。灶坑在居住面上,坑口壁上有红色硬土面,为烧制所成,坑内有白灰。高低居住面上有柱洞4个,深残不一,有夯打加工痕迹,未发现“门道”。其余的房址为中小型房址,保存状况都没有F9好。从房屋的形制上看,均为长方形半地穴式建筑,灶址多位于室内中心部,皆为长方形或方形土坑灶。依居住面结构的不同可分成两类,一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