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宋词】漠漠春阴酒半酣。风透春衫,雨透春衫。(第1026期)

 wenxuefeng360 2021-04-05
图片

一剪梅·漠漠春阴酒半酣

【南宋】佚名


漠漠春阴酒半酣。风透春衫,雨透春衫。
人家蚕事欲眠三。桑满筐篮,柘满筐篮。
先自离怀百不堪。樯燕呢喃,梁燕呢喃。
篝灯强把锦书看。人在江南,心在江南。

图片

注释

⑴一剪梅:词牌名,亦称“腊梅香”。得名于周邦彦词中的“一剪梅花万样娇”。双调六十字,前后阕句句用平韵,一韵到底。八个四字句一般都用对仗。

⑵漠漠:寂静无声。

⑶蚕事欲眠三:蚕儿已快三眠。

⑷柘:亦名“黄桑”,叶可饲蚕,故多桑柘并用。

⑸樯:船上桅杆。樯燕:旅燕。梁燕:家中梁上之燕。

⑹篝(gōu)灯:把灯烛放在笼中,即点起灯笼。强:强自。这句承上面离愁满怀百无聊赖而来,点起灯烛再用心看看家书,表示对于写信者和他故乡的深切感情。

译文

暮春时节,春阴漠漠,春风春雨吹透、打湿了轻柔的春衫。此时春蚕已快三眠,养蚕的人家怀着即将收获的喜悦心情采摘得桑、柘叶满篮,把蚕儿喂得饱饱的。

回忆增添了离愁,已使人不堪;而眼前飞停在船樯上呢喃不休的燕子又勾起对家中屋梁栖燕的怀思。唯有灯下细看那不知读了多少遍的家书,聊以慰情。信是江南的亲人写来的,心也随之飞回了江南。

背景介绍

这首词的写作者已难以考证。根据此词内容、意旨及风格,作者当为晚宋时流落北方的江南籍人,此词当作于南宋末年。

赏析 

这首词语言清丽,结构严谨,首尾遥相呼应,让作者的情感更加强烈的表现出来。全词大量使用了复叠句式,但不是简单的词语重复,而是起到了加重语气、突现事物特征、增强表现力的作用,同时收到了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艺术效果。全词采用白描手法,以它真挚的怀乡之情和浓郁的民歌风味动人心弦,引起了读者的美感和共鸣。

作者简介 

佚名,作者不可考。

格律对照
漠漠春阴酒半酣。风透春衫,雨透春衫。

中仄平平中仄押。中仄平平,中仄平押。

人家蚕事欲眠三。桑满筐篮,柘满筐篮。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押。


先自离怀百不堪。樯燕呢喃,梁燕呢喃。

中仄平平中仄押。中仄平平,中仄平押。

篝灯强把锦书看。人在江南,心在江南。

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押。

说明:中为可平可仄,押为押平声韵,韵为押仄声韵。

图片

明日词牌
浣溪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此调分平仄两体,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偓,正体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此调音节明快,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