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白虎加人参汤(清热益气,燥渴生津)

 仲景中医交流 2021-04-05

白虎加人参汤

原文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绵裹) 甘草三两 粳米六合 人参三两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作者 张仲景

【出自】 《伤寒论》

【伤寒金匮】 

伤寒论

1、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2、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汗恶风,大渴而烦,舌上干燥,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3、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4、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5、阳明病,心中懊憹,舌上胎者,宜栀子豉汤主之。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金匮

1、太阳中热者,暍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2、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用法与剂量 

1石膏胖子五到六钱,重用的时候用到一两以上。石膏若用五钱,知母用三钱。粳米一汤匙,也就是两三钱就可以,因为有粳米,所以白虎汤容易酸坏,所以一次开的份量,三碗熬一碗,每次喝每次熬,人参一二钱即可,党参可用到五六钱;

2知母4.5甘草2.3钱,粳米2.3钱(粘米就可以),石膏要大剂用(最重倪师开到14两)
3现代剂量:知母15克,石膏30克,炙甘草10克,山药10克(代替粳米),西洋参10克(代替人参)

4病人津液伤得很重,用人参。如果高烧,但热不寒,是白虎汤症,但大便很正常,人参可不用;

5加梗米是让汤进入肠胃,通过小肠汽化成肺的津液。

【组成】 

人参 甘草 石膏 知母 粳米

【功效】

清热、益气、生津

时机

白虎汤证加大渴

应用 

1、伤寒或温病,里热盛而气阴不足,发热,烦渴,口舌干燥,汗多,脉大无力。
2、暑病津气两伤,汗出恶寒,身热而渴。
3、
有汗是重要指标。无汗表示表证未解。临床上如果病人怕风有汗,脉浮,又有燥渴,桂枝汤和
白虎汤可以开在一起,表里双解。

4脑膜炎引起的高热。

5中暑。

6高热或者郁热厥冷的时候,白虎汤下去病人大汗热去。

7糖尿病的上消中消。

【方解】

1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寒凉补药,降散性药。

2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寒凉泻药,降散性药。

3炙甘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平补药,平收性药。

4山药: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遗。平补药,升收性药。

5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火生津。寒凉补药,降平性药。

【说明】

1白虎加人参汤出自《金匮要略》,白虎汤用于阳明经证,阳明经证有四大症状身大热、口大渴、汗大出、脉洪大。人参除了能补充元气外,还能进一步补充津液。白虎加人参汤的功效清热、益气、生津。

2白虎加人参汤是一个清热很强的药,石膏就是白虎,清热泻火;炙甘草调和脾胃;知母也是凉药;粳米就是糯米,补充津液(可以用山药代替);人参可用西洋参代替,西洋参补气,也可以补津液。

3在《解析方剂学》中,白虎加人参汤是用在治疗尿频、夜尿、口渴、扁桃体炎、皮肤痒、全身倦怠。尤其是暑热的天气里面出现的问题,如全身倦怠,因为天气热,暑气伤人是最容易让人感觉很累,用白虎加人参汤效果就很好。

4白虎加人参汤的药物组成中没有热药,降性药多,升性药少。整体方性是纯寒且纯润,方性很极端。

应用集锦】 

1中暍证方治表

热渴中暍

寒热身重痛、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毛耸、手足冷、劳动即热

口开前板齿燥,若汗出恶寒身热而渴者

(东恒)补清暑益气汤

白虎加人参汤

补黄芪汤

伤水中暍

伤水中暍 证状如前,身热痛重,脉微弱,夏月伤冷水者

一物瓜蒂散

2脑膜炎:

1脑膜炎,有汗,脉沉迟,栝蒌桂枝汤

2脑膜炎。无汗,角弓反张,刚痉,葛根汤。小孩脑膜炎、昏迷、抽筋,这时候葛根汤重用到六七钱的,麻黄用四钱,桂枝用三钱,大剂的下去。如果又是几天不大便了,一起攻出来也可以。

3脑膜炎引起的高热用白虎加人参汤

4趴在床上但是卷缩腿,牙关紧咬,舌苔黄黄的,几天不大便了,脚抽筋,西医为无菌型脑膜炎。这是阳明症的脑膜炎,大承气汤大黄芒硝多一些,取之迅疾。小孩喝完药20~30分钟就开始玩耍了。

5少阳病也会有脑膜炎,但是一定是有热的。方用小柴胡汤石膏,辩证加减。

3属于感冒后,尤其经过发汗之后的大汗不止

1漏不止,与大汗出同,脉洪大,若无他变证,仍与桂枝汤

2若形如疟,脉洪大,是玄府反,故加麻黄,用桂枝二麻黄一汤

3玄府不,没有如疟,没有颇潟,故加附子,桂枝加附子汤

4若大汗出后而大频渴,是阳陷于内,急当滋阴,故用白虎加人参汤

4阳明渴饮有四法:

1本太阳转属者,尚有表证,小便不利,五苓散,微发汗,以散水气;

2大烦燥渴,小便自利者,白虎加人参汤,清火而生津;燥渴而汗多或小便自利者,不可用猪苓汤;

3脉浮发热,小便不利者,猪苓汤,滋阴而利水;

4小便不利,身发黄,腹满者,茵陈蒿汤,以泄满,令黄从小便出。

比较集锦】 

1白虎汤加人参为白虎加人参汤白虎汤加桂枝为白虎加桂枝汤

2呕吐太过了之后的变症,

1吐太过了,胃的津液伤到了,虚热往上走,病人就会烦燥大半夏汤

2渴而烦燥者、就是胃裹面的水没有了,胸腔里面的水也没了,白虎加人参汤

3如果病人但热不渴,代表胃的津液没有伤到,但是还有表热,白虎加桂枝汤,因为兼有表热阳明热,但是胃的津液没有伤到,所以把人参拿掉,把人参换成桂枝。

31大凡白虎汤,通治阳明脉洪大而长,不恶寒,反恶热,头痛,自汗,口渴,舌苔干燥,目痛,鼻干,不得卧、心烦燥乱,日晡潮热,或阳毒发斑等证。亦当随证加人参而用之。

2白虎汤,兼骨节烦疼,气冲逆而作呕者,白虎加桂枝汤之证。

3若癫痫热证,血气冲逆,眼目赤热,或肝积迫于胁下,于白虎汤加黄连

41温清饮四物汤黄连解毒汤之合方。除妇女血崩病之外,最常用者,为慢性顽固之皮肤粘膜疾患,特别是皮肤瘙痒症、慢性湿疹、寻常性干癣、掌蹠脓疱症、皮炎、荨麻疹、贝切特氏综合症(眼症少)等。多为皮肤黄褐色,枯燥如涩纸。用于普通体质之疾患或慢性病程者,伴有肝脏机能损害,球所谓变态反应性体质之皮肤过敏者。用于皮肤疾患,多加连翘、荆芥各2克、薏苡仁5克。

2消风散:瘙痒,血燥,血热,痂皮,分泌物,口渴。

3黄连解毒汤瘙痒,实热,炎症,充血。

4黄连阿胶汤瘙痒,阴虚证、内热,枯燥,心烦。

5茵陈蒿汤瘙痒,里瘀热,胸中苦闷,脉紧。

6桃核承气汤瘙痒,瘀血,实热,少腹急结,便秘。

7白虎加人参汤瘙痒,内外热,津液亏乏,干燥,充血,口渴。

8十味败毒汤瘙痒,轻症,变态反应,改善体质、解毒、排毒。

9三物黄芩汤瘙痒,血热,四肢烦热,干燥。

10地黄饮子瘙痒,虚证,血虚,风热,血燥。

51发烧,怕热,大汗,口渴重,喜饮冷水,白虎汤

2如果大渴,就是白虎加人参汤

6阴阳毒病症方治表

阳毒

面赤斑斑如锦纹、唾脓血、咽喉痛

升麻鳖甲汤

阴都

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

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

7阳毒附方证治表

阳毒附方

阳毒面赤狂言发癍烦躁腰背疼脉浮唤痛下利脓血

准绳阳毒升麻汤

温病发癍

条辨化癍汤

发热烦躁口渴自汗发癍

伤寒:人参白虎汤

8 中医对比:

1五苓散口渴,小便不利,水逆

2猪苓汤小便不利,口渴,口舌皮肤干燥,心烦,排尿痛,血症,夜烦躁,无水逆。

3茯苓泽泻汤口渴,胃内停水呕吐,吐食,有器质性变化。

4肾气丸口渴,小便不利,脐下不仁。

5白虎加人参汤口渴,脉洪大,不吐。

6苓桂术甘汤眩晕,胃内停水,脉沉紧,不渴不吐。

7茯苓甘草汤胃内停水,手足冷,心动悸,心下悸。

8吴茱萸汤头痛,胃内停水,手足冷,烦躁甚,呕吐重,脉沉迟。

9脉盛身热自汗,得之伤寒,脉虚身热自汗,得之伤暑。实者,白虎加人参汤,虚者(弦细芤迟),如发痉,栝蒌桂枝汤

【名家论述】

1白虎加人参汤《伤寒笔记倪海厦

服用桂枝汤后,大汗出,大烦渴不解,脉又洪大,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此为太阳进入阳明症,或计量过大后遗症,造成津液大量丧失,或正要进入阳明症喝了桂枝汤,造成进入阳明而化热,转化为白虎汤证。

阳明分经热与腑热,经是血脉神经,腑是肠胃消化系统,如果力量过强发汗太多,造成血管里水不足,便产生经热,就是白虎汤证。如果发汗把肠胃的津液都发掉了,造成大便干燥,就是腑热,就是承气汤证。

白虎就是石膏,石膏是清凉润肺,阳明经热时,用来退热的,进入阳明后,无论是经热或腑热,症状都是但热不寒,尤其在黄昏3-5点,开始发壮热,舌苔黄黑,整个嘴巴很干,没有大便就开承气汤,如果大便很好,热在血,血里的水不够,用白虎汤去滋润,发高烧、嘴唇干裂,就是白虎汤。

大汗、大烦渴、脉洪大,方书称为阳明经病;谓阳明主里,阳明病即主病在里,且主实热。故以白虎汤清高热为主治,加人参防心脏之衰弱,补助津液之消耗。阳明病有经证,有腑证。经证者,热在神经血液二系,肠胃未结实。经证以白虎汤为主方,本条是也。腑证者,病在肠已结实,则以承气为主剂。

知母消烦止渴生津,白虎证嘴巴很渴,血液里的水不足,喝水是没用的,就要用知母除烦,胸腔没水气就像天空没有云,太阳直射,就很烦,这个肺是干的,口会很渴,想喝冰水,喝下去水就干了,根本来不及,白虎汤下去,烧一退会流汗出来,是把病毒排出体外。石膏是非常辛寒的药,寒凉的药下去,马上进入血液,把血的温度降下来,当怕热、壮热、高热时,石膏最少用到一两以上。本草石膏微辛而寒,于清热中,具有散热之性,为退热之专品,惟宜生用。炙甘草健脾健胃,当脾阳不足,蠕动太慢,压迫到胃,胃口就没了,炙甘草能让脾阳恢复的很快。甘草清热消炎滋液。粳米就是糯米,取它的黏液,肺上有很多肺泡,在壮热的时候整个都干掉了,去粳米的黏液来保护它,清凉下来,补充肺的津液,肠胃津液靠红枣、人参。粳米、甘草可滋润各组织的黏膜。知母、石膏、甘草、粳米,四味合用成为清热除烦生津止渴专利药。人参都是肠胃不好时,最好的恢复肠胃功能的药,可用党参、花旗参替代,现代人参不纯,是烧硫磺长大的,古时用野参。本草人参甘苦微寒,有一点甜一点苦一点寒,比较凉的药,生津止渴。

有一种糖尿病,喝饮千杯不能止渴就是白虎人参汤证,上消糖尿病用白虎人参汤,古以白虎汤清高热为主治,加人参防心脏之衰弱,补助津液之消耗,当小肠火足够,将大肠的水气化上去到肺里,才能够生津止渴,否则光喝水是不够的,人参、粳米就是这个作用。当发高烧,但热不寒,大便正常,就用白虎汤退热,不用人参。

石膏胖子五到六钱,重用时到一两以上,若石膏用五钱,知母就三钱,粳米一汤匙(二三钱),有粳米容易坏,尽快喝完或三碗熬一碗,一次喝每次熬,人参一二钱或党参五六钱。

麻黄-青龙、石膏-白虎、附子-玄武、大枣-朱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