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植物园牡丹园建成开放

 牛人的尾巴 2021-04-05

仲春时节,清风送暖,几阵潇潇染紫红,合肥植物园新建成的牡丹园4月正式向游客开放。

图片

图片

牡丹园东倚竹园与桂园,西临花卉博览园。地势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占地面积2000㎡,分为树状牡丹区、品种牡丹区、芍药区三个片区,环形游步道连接各区。

图片

园区种植了姚黄、魏紫、青龙卧墨池、朱砂垒、洛阳红等35个牡丹品种,紫双玉、荷花红、红云映日、大富贵、紫袍金带等20个芍药品种。

图片

前日一场春雨过后,牡丹中的早花品种初露娇容,带着晶莹水珠的花瓣,在翠绿叶片衬托下,粉色的娇俏可爱、紫色的雍容华贵。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牡丹,又称百雨金、洛阳花、富贵花,芍药科芍药属落叶灌木,叶常为二回三出复叶;花单生枝顶,花瓣5或为重瓣,花期4-5月,果期8-9月。根皮供药用,称“丹皮”,为镇痉药,能凉血散瘀,治中风、腹痛等症;广泛栽培。

图片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牡丹被称为“百花之王”,是幸福美好的化身、繁荣昌盛的象征。关于牡丹的诗词绘画不胜枚举,刘禹锡“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白居易“牡丹芳, 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绛点灯煌煌。”;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图片

传为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中5位贵族妇女分别佩戴花冠,其中卷首者即为牡丹,这是目前所见存世最早的牡丹绘画。

《簪花仕女图》局部

图片

从唐代起,种植、观赏牡丹成为一种社会习尚。到宋朝及至当代,牡丹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中,是诗文、绘画、瓷器、织绣、雕塑、宗教等领域的主要素材之一。图片

凤凰牡丹大盘

图片

牡丹瓶

图片

牡丹花纹瓷瓶

图片

凤凰戏牡丹绣片

图片

铜雕牡丹

图片

五塔寺砖

图片

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对牡丹的表达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各不相同,但对牡丹的喜爱却殊途同归。

图片

图片

牡丹花将进入盛开期,在春天的美好时光里,让我们共同欣赏宣传牡丹多彩、辉煌的花文化。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