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加葛根汤 【原文】 葛根四两 桂枝二两(去皮) 芍药二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作者】张仲景 【出自】《伤寒》 【经典回顾】 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用法】 1、快煮(7碗水煮成3碗),温服一碗; 2、不需要稀饭助力流汗。 【剂量】 1、重要:治疗脸部、颈部问题时,葛根的剂量一定要高于桂枝白芍,重的时候可以开到6钱,否则药力到达不了病灶。 【组成】 甘草 桂枝 大枣 姜 葛根 麻黄 芍药 【功效】 解肌发表,生津疏筋 【应用】 1、颈椎肥大性改变,落枕,见颈肩酸痛,汗出恶风,项背酸痛,转侧受限制,脉浮者。 4、脸上长痘子,是湿热。知母、白术都是去湿的药,葛根化脓,参照桂枝加葛根汤。 5、小孩子感冒,项背强几几,常常会用到桂枝加葛根汤; 6、面部中风、口歪眼邪:在对侧「合谷」下针先麻醉,再「地仓」透「颊车」,矫正后,针「人中」、「承浆」定位,再服用桂枝加葛根汤,葛根重用至桂枝两倍,第二天全部回正,麻感会全去掉的。一剂知二剂已。 7、体力劳动工作的人,冬天伤于寒。到了来年夏至以前,发为温病,可能用到桂枝加葛根汤或是葛根汤; 8、临床上看到扁桃腺发炎,针灸用少商、商阳放血,扁桃腺点刺放血;配合列缺、照海。 汤药可以用桂枝加葛根汤,加上连翘、银花、浮萍、蝉蜕。葛根用到四钱就好。 【说明】 1、桂枝加葛根汤出自《伤寒论》,桂枝加葛根汤比葛根汤少一味麻黄,就没有麻黄强心阳发汗的力量,所以温和一些。 2、桂枝加葛根汤功效解肌发表,生津疏筋。生津是葛根的作用,是指把津液从脾胃往上带到头面去。临床上,有些人口眼歪斜是外感风邪造成的,就可以使用桂枝加葛根汤,桂枝汤解表,葛根放松肌肉。 3、在《解析方剂学》中,桂枝加葛根汤是作为气虚调补的方剂。它能调补卫气与营气,加上葛根把气往上提升。 4、桂枝加葛根汤药物组成里都是补药,没有泻药。在药物动力学方面,升、降、收、散都有,使气机活泼。 5、整体方性是纯补,偏升,偏收,偏润。葛根汤有麻黄,有些人心脏不好,吃了麻黄会动悸,此时就可以改用桂枝加葛根汤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应用集锦】 1、无汗、怕冷、不咳嗽、喉咙痛:葛根汤。 2、背痛以桂枝汤加葛根以疏通太阳之经脉。 3、有汗、怕冷、不咳嗽、喉咙痛:桂枝汤加葛根(桂枝加葛根汤)。 4、治扁桃腺发炎。一般喉咙痛,桂枝汤加葛根4,再加连翘清热,银花、浮萍、蝉兑,一剂就好。脸部用葛根6。 5、(1)中风先针健侧,再针患侧,患侧皆需深针引气。 (2)中风是因为气血两虚,预防中风:黄芪,独活,防风,党参,当归,川芎 (3)面部中风:桂枝加葛根汤,如有头痛,加川芎 (4)90%中风是寒症,10%是热。寒则缩、热则纵。热用风引汤 (5)中风病人怕冷恶寒、心烦、手足拘急,病人可以识人讲话,用千金三黄汤:麻黄、黄芪、黄芩、细辛、独活 (6)中风不能讲话,小续命汤:麻黄3钱,桂枝5钱,杏仁3钱,炙甘草3钱,当归3钱,川芎3钱,石膏5钱,干姜2钱,人参3钱 (7)脑溢血、脑部出血,视力有问题、或者有手指不能动:补阳还五汤,黄芪5钱,当归3钱,白芍3钱,川芎2钱,桃仁2钱,红花2钱,地龙2钱 6、(1)任何喉咙痛 -> 双列缺、双照海。 (2)治扁桃腺发炎。一般喉咙痛,桂枝汤加葛根4,再加连翘清热,银花、浮萍、蝉兑,一剂就好。脸部用葛根6。 (3)小朋友发烧喉咙痛,都是因为小朋友这个津液发散过多,运动太多,跑得太多,然后才会得到的感冒,这个时候得到的都是葛根汤症。 7、目斜视是风邪侵袭太阳经脉所致。症见目向内斜视,也可出现复视,可用桂枝加葛根汤以散风邪、疏通经脉,因太阳经脉起于目内眦之故。若得病时短者可服三至五剂,时久者应多服。 【比较集锦】 1、桂枝汤加葛根为桂枝加葛根汤。 2、(1)桂枝汤: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 (2)桂枝加葛根汤:葛根四两 桂枝二两(去皮) 芍药二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项背强几几,有汗; (3)葛根汤: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大枣十二枚,项背强几几,无汗小便不利; (4)葛根加半夏汤: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二两(切)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项背强几几,无汗小便不利,痰。 3、自汗、恶风,有点怕冷,脖子、后背强硬,如果脉浮数,这是表症,桂枝加葛根汤,如果脉沉迟,为风淫于外,而津伤于内,属柔痉,栝蒌桂枝汤。 4、葛根汤与桂枝加葛根汤用在项背强几几、喉咙痛的区别: (1)发烧、有热 A、有汗:桂枝加葛根汤; B、无汗:葛根汤。 (2)没有发烧 A、口渴:葛根汤; B、口不渴:桂枝加葛根汤。 (3)脉像 A、浮而弱:桂枝加葛根汤; B、浮而有力:葛根汤。 5、项背拘强: (1)太阳证,葛根汤、桂枝加葛根汤。 (2)柔痉之项背拘强,栝蒌桂枝汤。 (3)结胸证可见心下坚满而引起的项部拘强,大陷胸汤。 (4)心下或者胁下有痞硬、坚满、苦满,导致项部拘强者,柴胡剂,则项强亦可愈。 6、项背强几几,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葛根汤;脉反沉迟,栝蒌桂枝汤。 名家论述: 1、桂枝加葛根汤《伤寒笔记》(倪海厦) 项背强几几,脖子绷得很紧,绷得很紧表示此处的代谢循环系统不足很正常。平常感冒进来的时候,桂枝汤就可以了,管里面是热的,离开血就变成冷的,肌肉里面有一定的水,表水有时候没办法排出去,就会陷在肌肉里面,等于不正常的水在肌肉,就会硬绑绑的,感觉背后到项部冰冷冷的,这时候靠葛根把水提升上来,然后靠桂枝把水排出去变成汗,这样子肌肉中的水就能正常代谢出去,于是项背强几几就解除掉了。 葛根这药可以升水,这水除了把肌肉的水提升到表面上发汗发掉以外,最重要的是葛根可以从肠胃里面一路通出来,还有喉咙很干燥的时候,葛根也可以生津,让下面的津液往上走,上到喉部来。「本草」写葛根可以通痹、发痈:通痹、肌肉麻痹没有感觉,用葛根;发痫疽,可能是长肿瘤在里面,可能只是发炎在里面很深的地方,不在皮肤表面上,葛根可以把它推出来,所以葛根很好用。葛根可以升水,把水升到头面上来,所以面部中风、口歪眼斜、肌肤麻木不仁,处方里面一定加葛根,葛根可以通痹,让肌肤活络起来,把肌肉抒解开来,所以葛根功能是往上升,在头、面、颈、脖子的部份。葛根有升引水气,解散凝滞之力,故葛根有通痹、解毒、排脓、破血诸功。 如果用针灸,下「后溪」、「申脉」,「大椎」放血去热,上下强硬处再拔火罐。只下「后溪」、「申脉」也可以。 不需要喝稀饭,葛根的发阳力量很强,不需要稀饭增加发汗。桂枝、白芍等量,葛根要加重,如果没桂枝用的多,葛根就无法到达背部,会被带到四肢去。例如面部中风、口歪眼斜、对侧合谷下针麻醉,地仓透颊车,矫正后,人中、承浆定位,再开桂枝加葛根汤,桂枝3,葛根重用到6,第二天全部回正,麻感会全部去掉。 |
|
来自: 仲景中医交流 > 《伤寒经方(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