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社会中仍然存在一种奇怪现象:一些艺术家觉得自身超凡脱俗,对大众抱着爱理不理的态度,而大众对于类似艺术家的高傲态度给予还击,对其艺术作品漠不关心,这种现象的出现导致部分艺术走向了一种尴尬的境遇,曲高和寡、无人喝彩。 《长江文艺报》做了一次调查,被调查的10002人种(有学生、工人、社会群众等六个方面的人员),知道“画展”这个名词的占67.9%;凡有书画展都必看的只有3%;其中也有7%的人仅仅看过一两次画展,但是欣赏不了。这些数据反映了艺术现状的种种不足,给艺术工作者敲响了警钟,但是换种眼光来看的话艺术产业还没被完全开发,仍然存在很大的开发潜力,只要艺术产业运作方法得当,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曾经超火的一档选秀节目“超级女声”的策划与营销大众娱乐艺术产业便是个鲜活的例子,“超级女声”是2005年炙手可热的娱乐话题,是目前中国一个将活动影响扩散至全民范围的电视节目,是娱乐与商业结合得最好的营销活动之一,也是近年来中国娱乐界、营销界、传媒界和广告界共同关注的焦点。“超级女声”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不仅让蒙牛酸酸乳产品的销量从8亿元增长到27亿元,同时也让“娱乐营销”成为最受欢迎的营销方式之一。 科学合理的策划与营销手段使得很普通的流行音乐比赛艺术摇身一变成为万众举眉的焦点,这充分说明艺术在社会大众的开发空间是相当大的,重要方法得当。恰逢其时,艺术产业运营学在这期间诞生了,它正是为了解决艺术与大众的关系而出现的。 艺术产业运营综合利用多种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实现艺术家与目标受众的有效共同、成功交流,以产生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没有跨越不了的沟壑,只要方法得当,就能成功实现艺术大众化,这也是迫于时代发展的要求,迎合艺术经济发展的需求,响应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文化艺术综合素质。这是艺术产业运营发展的任务,也是对艺术产业运营目的要求,艺术产业运营目的的成功实现,将有效促成艺术大众化。 谢伦灿,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导。 |
|
来自: 不悲不喜assn0e >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