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当了“一辈子”师长,授衔时罗荣桓找他商谈,最终决定授少将

 快乐老年435 2021-04-05

在解放中国过程中,无数战士前仆后继,在战争中无数战士倒下,更多的战士站起,为了国家与人民的利益冲锋,就是这群先辈用鲜血铸造了今日的中国。

1955年中国第一次授衔仪式开始,有的人被授衔过高,有的人过低,使人们议论纷纷,有这么一位师长被授予少将军衔引得罗荣桓元帅亲自与他商谈。他就是刘子奇将军

他当了“一辈子”师长,授衔时罗荣桓找他商谈,最终决定授少将

1900年中国正是处于深重灾难之中。那时还是大清国,当时势弱的中国遭受了以当时的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大日本帝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王国为首的八个主要国家组成的对大清帝国的武装侵略战争。当时的整个国家天地茫然,无限凄凉。

在这种背景下,刘子奇将军1900年10月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古港区廖家湾村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中,因为家境贫寒,没读过多少书,文化水平不高,在当地成为了一名织布工人,并在1927年光荣的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人。同年8月参加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1928年从军的刘子奇起点就任浏阳游击队区联防队队长、支部书记。

他当了“一辈子”师长,授衔时罗荣桓找他商谈,最终决定授少将

土地革命——师长

短短两年后1930年任湖南自卫军浏阳赤卫军第二师师长,参加攻打长沙战役,在战役中刘子奇将军配合中国工农红军第3军团占领了长沙。

但在当时敌强我弱的形势下,红军不可能长期占领像长沙这样的省会城市。何键集中兵力向长沙大举反扑,红3军团被迫撤出长沙,刘子奇将军在随主力转移至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过程中参加了红一方面军随营学校学习。

他当了“一辈子”师长,授衔时罗荣桓找他商谈,最终决定授少将

在这、军校毕业后任江西独立第五师第十三团政治委员兼团长。

1933年4月至7月,任湘赣军区独立第三师师长。这时的刘子奇同志靠着自己的英勇表现又一次成为师长。

直至1936年土地革命时期结束。依旧是师长,这时中国全国人民要求停止内战,实现抗日。

他当了“一辈子”师长,授衔时罗荣桓找他商谈,最终决定授少将

抗日战争——师长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大战一触即发的情况下悍然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随之爆发。

这场造成了中国伤亡3500万人的战争开始了。

这时刘子奇已经任八路军第120师第三五九旅参谋长。三五九旅是120师主力旅之一。 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第6军团和红军第32军、红军总部特务团一部,第120师第359旅。陈伯钧任旅长、王震任副旅长,是由第717团、由第718团,共5000余人,组成的红色革命队伍。

他当了“一辈子”师长,授衔时罗荣桓找他商谈,最终决定授少将

值得一提的是在后来的1955年授衔时, 359旅副旅长陈伯钧同志授衔上将,359旅副旅长王震同志授衔上将,359旅教导团团长彭绍辉授衔上将。359旅717团团长刘转连授衔中将、359旅718团团长文年生授衔中将。

在这时刘子奇的职位对于以上几位并不逊色,这也让大家奇怪为什么刘子奇最后只授衔了少将。

直到1948年1月,才在东北人民解放军独立第八师任命师长,建国之前在东军区副司令员、东北军区整训第二师师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第一六五师师长。

血与火浇筑的桥梁,也是新中国曾经走过的道路,而今,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祖国的大桥巍然屹立。致敬,为了197653个伟大的灵魂!

他当了“一辈子”师长,授衔时罗荣桓找他商谈,最终决定授少将

1950年六月五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利坚的帝国主义派部队进攻朝鲜,并占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台湾宝岛。9月15日,美国部队集中7万多人在仁川登陆,并一直向北进军。

以美国为首的敌军对我国政府的警告选择无视,在十月一日公然跨越“三八线”,并继续向中朝边境鸭绿江进犯,并同时以空军轰炸、扫射我国东北边境城镇和乡村,我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刘子奇任志愿军140师师长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作战,历时两年零九个月。从1950年10月25日起,进行了五次运动战,终于战胜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把侵略者成功赶回鸭绿江,对方也签订了投降协议。

他当了“一辈子”师长,授衔时罗荣桓找他商谈,最终决定授少将

这场战争中我们的战士不对苦难低头、舍生取义,充分地体现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支撑着抗美帝援朝鲜的精神支柱,具有震慑敌人心魄的的钢铁力量。

自古以来,革英雄主义就存在于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中华大地自古不缺英雄豪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更是涌现出一群铁血战士,他们以势不可挡的力量以及存在血液中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取得胜利。

但是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能存在于历史书上的英雄人物永远留在了战场上。刘子奇同志在这次战争中并没有立下出色战功,直到结束依旧停滞在师长之位。

他当了“一辈子”师长,授衔时罗荣桓找他商谈,最终决定授少将

新中国的少将——师长

这位从1930年就是师长到1955年授衔开始依旧是师长的刘子奇同志让负责对于他的授衔有点为难,按照如果论土地革命时期和抗击内战时期的资历,最少也能成为中将;可是论解放战争时期的功劳,却只能给予少将;然而,论当时的职务,可以授少将,甚至中将。

经过慎重的考虑组织上决定授刘子奇同志少将。但考虑到刘子奇同志在战争前期做出过杰出贡献,也是出于尊重,决定让罗荣桓元帅咨询一下刘子奇同志的意见。

刘子奇表示自己不能搞特殊,遵从组织决定,最后成为1955年798位少将之一。1963年离休,1976年因病离世。

他当了“一辈子”师长,授衔时罗荣桓找他商谈,最终决定授少将

小结:

刘子奇将军戎马一生,在那民不聊生、百姓受到压迫的情况下,需要有人牺牲时他站了出来,没有退缩,率领部队身在前线指挥获得一次又一次胜利,为新中国成立作出了突出贡献,,却直到战争结束还是师长之位。

刘子奇在建国后荣获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三个一级勋章,在这1955年授衔的将领中都是少见的,在这看似“不公平”的授衔中,刘子奇将军却没有怨言,服从组织安排,充分体现一名革命军人的服从性。

在这里要向刘子奇将军及所有为解放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先辈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