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庭坚草书浣花溪图引卷

 許學仁 2021-04-05
《浣花溪图引》卷,宋,黄庭坚书,纸本,草书,纵35.5厘米,横391.4厘米。
  释文:
  [拾][遗][流][落][锦][官]城,故人作尹眼[为][青]。碧鸡坊西[结]茅屋,百花[潭][水]濯冠缨。[故][衣]未补新衣[绽],空[蟠]胸中书万[卷]。探道欲度[义]皇前,论诗未[觉]国风远。干[戈]峥嵘暗寓县,杜陵韦[曲][无]鸡犬。老妻稚[子]且眼前,[弟][妹]漂零不相[见]。[此]翁乐易极可[人],[园]翁溪友肯[卜]邻。[邻][家]有酒邀皆去,得意鱼鸟[来][相]亲。浣花酒舩散车骑,野[墙][]无主看桃李。[宗][文]守家宗武扶,[落]日蹇驴驮[醉]起。愿闻解[鞍]脱兜鍪,老[儒][不]用千户侯。[中]原未得平安[报],醉[里]眉攒万国[愁]。生綃铺墙粉[墨]落,平生忠[义][今]寂寞。儿呼不[苏]驴失脚,犹[恐][醒]来有新作。[长][使]诗人拜画[图],[煎]胶续絃千古无。(注:[]内字为后补。)
  鉴藏印有“绍兴”、“内府书印”、“贞元”、“乾坤清赏”、“有明王氏图书之印”及清嘉庆内府诸印等。卷后有明吴宽王世贞跋。
  此卷为火烧残本,后经明代夏德声补齐(见释文中[]内字)。
  此卷见载于《山谷外集》,作于北宋元祐三年(1088年),黄庭坚时年42岁。作品笔法苍老,多骨少肉,具有作者晚年书法的风格特征。卷后明王世贞跋中评道:“……老杜浣花溪图引也。歌词力欲求奇,然是公最合作语。书笔横逸疏荡,比素师饶姿态,亦稍平易可识。而结法之密、腕力之劲、波险神奇,似小不及也……。”可知书“素师”是指唐代著名书家怀素,王世贞对黄庭坚与怀素书法特点的比较非常准确。此件作品虽然残处较多,仍不失为佳作。
  著录于《孙氏书画钞》上册、《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  黄庭坚(1045—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举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后擢升起居舍人、秘书丞、国史编修官。绍圣年间因章惇、蔡卞等党人论实录多诬,被贬为涪州别驾,安置黔州,此后多次被贬官在外,最后至宜州(今广西宜山),死于该地。他曾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学于苏轼门下,被称为“四学士”。他善为文章,长于写诗,尤以擅长书法著称,其楷体字势开张,笔力刚劲;草体盘曲迴旋,变化无方,被誉为北宋四大书家之一,著有《山谷集》行世。  清乾隆、嘉庆间宫廷书画著录书,共有三编,初编成书于乾隆十年(1745年),共四十四卷;续编成书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共四十卷;三编成书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共二十八函,一百二十册。书中收录了清朝宫廷所藏五帝御笔、历朝书画、本朝书画以及少量的碑帖和织绣作品近万件。               吴宽(1435—1504年),字原博,号匏庵,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成化八年(1472年)会试、廷试均得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弘治八年(1495年)擢吏部右侍郎。后任吏部左侍郎,改掌詹事府,入内阁,专任典诰。弘治十六年(1503年)进礼部尚书,十七年七月卒于官,谥文定,赠太子太保。行履高洁而自守以正。工诗文,有《匏庵家藏集》。善书法,规模苏轼,自成一格,为明代著名书法家。  王世贞(1526—1590),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江苏太仓人。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以诗文名于世,工书法,兼善画。书画评论颇多。为明代著名文人,曾与李攀龙共主文坛,李死后独主文坛二十余年,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倡导复古摹拟,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在当时影响极大。卒赠太子少保。其著述卷帙浩繁,主要有《弇山堂别集》《弇州山人四部稿》《觚不觚录》《书苑》《画苑》等。<br />     明代著名画竹画家夏昶(仲昭)之子。  宋黄庭坚著,史容作序,云:“山谷自言:欲仿庄周分其诗文为内外篇。意固有在,非欲去此取彼也”。《山谷外集》原本卷次由史容更定,见《四库总目提要》。  怀素(725—785年)字藏真,俗姓钱,长沙人。幼而事佛,为玄奘三藏法师之门人。书法得张旭狂草之传,又性狂逸,嗜酒,食鱼、肉,每酒酣兴发,以草书发之,运笔如骤雨旋风,飞动圆转,多变化而饶法度,故人谓怀素以狂继颠(张旭),是唐代的又一位著名的狂草书家。               作者明人孙凤。收录于《涵芬楼秘笈》第三集。孙凤,字鸣歧,江苏常州人,书画装裱工人。居节(字士贞,号商谷,江苏吴县人)在明万历庚辰(1580年)的跋语中称孙氏“雅善装潢,颇喜读书,有以古书画求装潢者,则录其诗文跋语,积久成巨帙,名之曰《孙氏法书名画钞》。”延春阁,平面呈方形,面各五间,周围廊,二层出平座,四面各三间。《国朝宫史》记载有:阁内南面匾曰、联曰;东室门上匾、西室门上匾、东次室联、东西室内匾、右室联、西面匾、左室匾、右室匾;二层楼上匾、最上楼匾等语。从记载来看,延春阁虽然外观二层,内实为三层,为明二暗三有夹层的楼阁式做法,其中底层间隔较多,宁寿宫花园的符望阁仿延春阁所建,因其底层分布复杂多变,真真假假变幻其中,身临其境难辨东西南北,因有迷楼之称。由此延春阁布局之复杂可想而知。             TAG标签耗时:0.046983003616333 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