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每年长高少于5厘米,家长要警惕

 儿科徐永剑所长 2021-04-05


  在很多人传统观念里,孩子个头“迟早都会长,只是早长迟长”,认为男孩子能长到22岁,女孩子能长到20岁,实际上,这些观点都是不科学的。徐永剑所长说,判断孩子还能不能长,还能长多少,并不以孩子的年龄为依据,而要以孩子的骨龄为准。一旦骨骺闭合,则孩子就停止了长高,任何治疗都无效。因此,如果发现孩子生长发育出现异常,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千万不要等到孩子的骨骺闭合才想到去治疗。而要想知道身高还能不能长、能长多高很简单,只要拍个骨龄片就一目了然了,而且价格不贵,只要几十块钱。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窜个子的第二个关键期,青春期发育,男孩一般在12~14岁,女孩大约在10~12岁,这时候身高一飚起来,是一年长10厘米的速度,如果青春期提前,生长的空间就明显缩小了。

  在此之前的第一个长高高峰,是从出生到2周岁,这两年能长高30多厘米,这时影响身高的主要因素是喂养和营养状况。在这之后到青春期之前,长高的速度会保持在每年5、6厘米左右。

  矮身材医药科研所徐永剑所长提醒家长,孩子在9岁前,每年生长的高度不应低于5厘米,进入青春发育期,个子蹿的速度每年更是达到8-10厘米。如果家长发现孩子长个子低于这个标准,最好去医院查一下骨龄。除了观察孩子的身高外,如果孩子比同龄孩子矮,在班上坐在第一排的,或者发育比别人早,都要高度重视,很可能孩子已加入了矮小一族。此时,如果不及时干预,长大后,孩子将会比同龄人矮小。家长最好每年给小孩检测一次骨龄准确知道小孩发育程度与未来身高。骨龄,即骨骼发育的年龄,就是通过X线检查,了解小朋友所处生长发育到了哪个阶段。这和人的年龄是不一样的,却比真实年龄更能代表小朋友的生长发育情况。结合年龄、骨龄以及身高,可以对小朋友的最终身高进行预测。

  

  个头如何不掉队?早睡多动不偏食

  如何让孩子长个子不掉队?昨天,蔡主任给出了四句话:即不偏食、早睡觉、多运动、不生气。她介绍说,其中,早睡尤为重要,要长高,首先要保证孩子的睡眠,因为生长激素是晚上9点半至次日早晨5点熟睡的情况下分泌的。它有两个高峰,一个是在凌晨0~1点,分泌达到最高峰。因此,孩子要在晚上10点前入睡,才能保证凌晨0~1点进入深度睡眠。早晨5点,是生长激素分泌的又一个小高峰,为不使孩子错过这个生长机会,也不要让孩子太早起床。

  除了保证睡眠外,营养要跟得上,挑食、厌食、饮食不规律的孩子不容易长高。不过,因为乱补、乱吃让孩子性早熟而影响长个子的例子也非常多见,黄鳝、老鳖、牛初乳、人参、蜂王浆、花粉、桂圆、荔枝干等营养品,也最好少让孩子吃。此外,家长应相信科学,不要乱用药,不要随便给孩子服用增高药物,有些增高药物虽有短暂的加速生长作用,但同时有可能促进骨骺过早闭合而致使生长停止。

  

  春天是长个子黄金季千万别错过

  其实,决定孩子身高的,除了先天因素,还有后天因素。先天不足,可以通过后天弥补,在恰当的时间给孩子“增高”,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春天也是孩子增高的黄金季节。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证实,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是有显著季节性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在3~5月的3个月中,身高增长值等于9~11月3个月身高增长值的2~2.5倍。生长最快的是5月份,平均达7.3毫米,10月份长得最慢,平均只有3.3毫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