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蜜蜂采集水稻花粉的特点!

 好运年年年 2021-04-05

Image

Image
Image
蜜蜂采集水稻花粉的特点!

邱晓阳

对于水稻这种农作物,大家并不陌生,而且在青黄不接的时段往往起到为蜜蜂提供天然粉源的作用。对于水稻花粉是又爱又恨。爱是因为蜂群有自然界花粉保障生存和繁殖。恨是因为花期施药的话造成损蜂甚至垮场。

在长江以南,水稻主要分为早稻和晚稻,那么夹在中间还有一季晚稻(全年只种一季),和中晚稻(比一季晚水稻种植稍晚)。为此,笔者就水稻扬花吐粉和蜜蜂采集规律特点分享给大家:

一、清明前下种,早稻杨花吐粉多在5月份,也就是端午节前。民间谚语有:“手把禾头七十三”,意思就是从插秧(现在是抛秧)到一手把禾头,另一手持镰刀开始收割水稻要花约73天的时间。水稻由杨花吐粉到结果变金黄成熟也就是十天半个月的时间。

持续多雨少光照会影响扬花结果,增加瘪谷的几率。水稻扬花吐粉对阳光照射比较依赖。光照不足吐粉减少。正常花期有一周的扬花吐粉时间。通过蜜粉采集时间可以判断,多在上午的11点开始到下午的3点钟结束。无论中蜂意蜂都会积极采集水稻花粉,一天中雷阵雨过后的间歇期也会出勤采集水稻花粉。

早稻的花粉呈黄色或淡橘黄色,花粉团比较大,采粉效率高(十只出勤蜂有九只带粉回巢),不受药害的话强群基本两三天就会出现整脾的花粉脾。促使蜜蜂育子积极。即使35度高温无明显减产的迹象。

花粉经过贮存巢房后,蜜蜂会挤压严实然后用蜜封口,看起来花粉房的花粉就像油浸泡了一样。其实,早稻花粉在采集在蜜蜂的腿上时就已经是湿润湿润黏糊糊一样的。一般在蜂箱底部或巢门口会发现有花丝(类似玉米须一样的短须),这就是蜜蜂采粉带回来的,粘在蜜蜂花粉团上的须有点类似耳垂吊饰随风飘摆。

二、晚稻,也就是通常说的暑假期间的“双抢”(抢收抢种)种下去的水稻,多在拔了花生以后的中秋节前后抽穗扬花。但是中秋节前后晚稻扬花前还有个一季晚水稻在公历七月份下旬到八月份上旬扬花吐粉,这个花分期基本跟芝麻花期重叠。

晚稻的吐粉蜜蜂的采集时间多集中在上午10点到11点半,然后因伏天临近中午太高温(36-37度)蒸腾加剧,而结束一天的中的吐粉。这就在跟有芝麻花期重叠的地区会出现两波轰鸣采集喧闹声,第一波是早上5:30到9:00的芝麻花粉和蜜的汹涌采集声。

然后蜂场巢门口切换平静模式,第二波是待到上午10点或10点10开始,采集一季晚水稻花粉的蜜蜂又轰鸣汹涌采集花粉的声音弥漫在整个蜂场上空。到中午基本结束采集水稻花粉,零星采水的蜜蜂增多。

晚稻的花粉一般看不到花粉须(花丝)这个跟水稻的品种有关。但是花粉房口截面仍然表现出略微油浸了一样的。不像早稻从蜜蜂花粉蓝铲落花粉团在巢房里后那样湿糊糊出油一样的。

蜜蜂采集水稻花粉能不遇到花期打药,配合适当奖饲,即便度夏停产或减产的蜂群能很快恢复育子实现群势快速增长。为争取秋蜜培育适龄采集蜂创造有利条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