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馆藏藏传天珠

 新用户99808155 2021-04-06

 天珠的同类镶蚀工艺最早可追溯到4500年前左右,有出土资料可查,中间有1000多年的断代,到至纯天珠时材质和工艺达到顶峰,之后制作和镶蚀工艺再次失传。

  天珠的主要岩石(玉石)有三种,玉髓硅质岩、碳质石英玉髓硅质岩、玛瑙。玉髓硅质岩:岩石颜色灰白、乳白,玉髓呈显微粒状集合体。碳质石英玉髓硅质岩:岩石颜色墨黑,石英、玉髓互相渗杂,呈微粒、显微粒状集合体,结晶粒度为0.1―0.001mm,碳质质点状均匀的分布在石英、玉髓粒间。玛瑙:岩石颜色多样,有灰、红、黑、蓝、褐、白等色,玉髓呈显微纤状集合体,结晶粒度为0.01―0.001mm,具条带状构造。

  天珠的主要材质是九眼石页岩(页岩中形成的一种玛瑙),其开采于西藏附近的喜马拉雅山脉之中。早在唐朝时期,天珠就已经在西藏地区非常有名。不过因当时开采困难的缘故,以至于天珠非常珍贵,当时的西藏人民认为天珠乃是天降之石,因此有关天珠的传说记载非常之多。

  天珠与藏传佛教的关系,据说,3000多年前,青藏高原的藏族先民正经历着一场空 前的大瘟疫。瘟疫横扫高原,病痛折磨着众生。文殊菩萨的前身曼殊室利佛正好经过喜马拉雅山脉上空,眼见这世间疾苦不甚悲悯,于是向凡间撒下“天华”。“天华”降到青藏高原的各个角落,百姓们将它捡起,带在身边。奇迹发生了,凡是捡到“天华”的人,病痛一 天天地消除。最终,依靠这神奇的天降石,青藏高原恢复了一派生机。下面是扎西德勒关于天珠与藏传佛教的关系的详细介绍:“天华”便是今天所说的天珠。

  天珠有一眼、二眼、三眼直到九眼、十二目眼、十八眼等。一般来讲,眼数越多,价格就越高,但在众多天珠中,唯有九眼天珠被视为“天珠之 王”。天珠异形,扁圆状。两端线纹内均匀分布九眼。

  天珠按照制作工艺一共分为5种:型一:紅、黑瑪瑙塗上可形成白色線條塗料加熱1次,年代久則退色。型二:未處理天然瑪瑙塗上鹼性化合物;加熱使之「白化」,塗上加熱後可形成黑色線條紋的硝酸銅,加熱製成。年代久遠顏色亦不剝落,乃真品天珠。型三:天然瑪瑙塗上塗上加熱後可形成黑色條紋的塗料,加熱製成。年代久則退色。型四:天然瑪瑙塗上鹼性化合物,二段不塗塗料,加熱形成中段的完全白化。二次在中段塗上硝酸銅,加熱製成线珠。?年代久亦不易退色,乃真品线珠。型五:未處理瑪瑙塗上鹼性化合物、硝酸銅,二段不塗塗料,加熱1次制成。年代久容易退色。

  我们都知道一个物品长时间的佩戴,在表面都会有一点点的磨损,再加上长时间的身体接触,都会出现油亮感。在古代技术条件的限制下,要想在天珠上打孔,是非常困难的,必须要从两边同时开始钻孔,这也造成了钻出来的洞孔是有错差的。反之如果是现代机械网设备打出来的穿孔都是非常直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