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颍州文学.小说】金浩||老郝同志

 颍州文学 2021-04-06





老郝同志

                                                                            文/金浩

老郝同志,中学教师,五十多岁,微胖、头发稀少,爱好文学、读书、散步、喝酒…….
我认识老郝已经十多年了,当初老郝从农村中学转入城市中学时,我和他在一个办公室,条件相当简陋,两层老式简易瓦房,曾经是中专学校的学生宿舍,由于是红砖,我们都亲切称为“小红楼”。红楼虽小但很温馨,尤其是老郝,风趣幽默,妙语连珠,经常开着玩笑,“小红楼”欢声笑语不断,让外面高楼大厦的几个班级很是羡慕,上课的老师下课后喜欢座一会“侃大山”,美其名曰“交流教学经验”。
老郝担任的是一个特殊班级的班主任,被称为“条子班”“捣蛋班”,刚接手时,让老郝可没少费神,据他说:“几天没有睡好觉”。绞尽脑汁、冥思苦想了好长时间:“怎样才能管理好这个班呢?”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难不住老郝。“胡萝卜+大棒”式的软硬兼施、恩威并举,终于让几个叛逆青春期的少年,知道的老郝的历害:“老虎不发威以为是病猫”。到九年级毕业时,他们与老郝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几个出类拔萃、身怀绝技的在后来的高考中都考上了名牌大学。
老郝是个地理老师,但曾经在基层教过几年的语文课,我们都说老郝上知语文下晓地理,“语文里面地理教最好的,地理里面语文教得最好的”。这时,老郝就不好意思低下了头。由于头发稀少,学生称他为“地中海”,多年毕业的学生,有时还抽空回来听老郝上地理课,老郝讲课,慢条斯理,有的放矢,穿插故事,引人入胜,学生都听得津津有味,整个课堂轻松愉快,欢声笑语不断。由于他姓郝,所以学生喊“郝老师”,老郝自豪地说:“不好也得好”,我们就开玩笑说:郝老师真好!
老郝爱喝酒,酒量也大,因为年龄稍微偏大一点,每次都坐在最里面,因而,阜阳的鱼头酒没少喝。常见的第一杯:“鱼头一对,大吉大利”;第二杯“鱼头一张,好事成双”;第三杯:“鱼头鱼尾,顺风顺水”。三杯酒下肚,剪彩后众人才能吃鱼。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现在又增加了一个“四个全面”。遇到大酒店的经过培训的服务员或者促销酒的业务员,老郝又得多喝几杯。这时候,老郝就要数落那几个不喝酒的或者喝的慢的:“不喝酒的批评喝酒的”,“少喝的批评多喝的”。大家哈哈一笑,又增添了几多欢乐。老郝只能喝白酒,如果喝过白酒再喝啤酒,当场就晕倒。大家也都注意这一点,不能让老郝混喝。
老郝喜欢文学创作,尤其擅长刻画人物,惟妙惟肖、淋漓尽致。
我们有一位同事,爱写诗喝酒慢,老郝就抓住这一点,写了一篇散文,深受大家喜爱,连校领导都说写得好,于是一发不可收拾,连续写了几篇人物传记,以至于后来大家都害怕老郝写自己,说比纪检委检查的还清楚呢!但从次以后,老郝就摇身一变,成为学校的宣传部长,真是人尽其才!
老郝和我都喜欢散步,每天吃过晚饭,我都会给老郝发信息:“老地方见”。准时出发绕城散步,一边走一边谈,天文地理、人物传记、时事政治,走一路说一路,不知不觉,一两万步,既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真是一举双得。
老郝有一句口头禅:“该咋办咋办”。这句话相当精辟,如果做错了,就说没按要求办;如果做对了,就说按要求办了。总之,都是老郝说的对。
但有一次,老郝开会迟到了,校长问他干什么去了?老郝老老实实地说回老家看父母了,校长不相信,连问三次:“你到底干什么去了?”把老郝逼急了,拍着桌子说“我要不是回老家了,天打五雷轰”!话音刚落,天空一道闪电,紧接着轰隆隆的雷声,下起了倾盆大雨。
大家都蒙圈了,难道雷公电母不知道什么是“该咋办咋办”?从此以后,“该咋办咋办”,就没有人引用了。
作者简介:金浩,中学语文教师,文学爱好者,有作品发表于报刊网络。

热文榜

 颍州区“初心永向党”庆祝主题征文活动启事

《颍州文学》内部纸刊征稿启事 

【建党百年征文.诗歌】马贺||我很遗憾——参观千里跃进大别山纪念馆有感

【建党百年征文.散文】王文明||战友陈军

【建党百年征文.纪实】葛继红||蒙洼的春天

【建党百年征文.诗词】胡枫||满江红.百年华诞

【建党百年征文.诗歌】张抱岩||倾听一百个春天的绽放

【建党百年征文.散文】苑祝标||杏林春暖

【建党百年征文.散文】刘荫满||一筐银杏果

【建党百年征文.诗歌】金浩||《百年征程 风华正茂》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