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科护士长杨晓兰
“妈妈,奶奶把饺子包好啦,你回家吃吧!”
在视频里,杨晓兰看到不到五岁的女儿小若溪那甜甜的笑脸,只对娃说了一句:“宝贝,妈妈在上班,你们先吃吧。”
说完挂断了视频,又开始了工作。
晓兰也知道今天是除夕,晓兰也知道在这万家团圆的时刻,公公婆婆,丈夫儿女多么希望自己能回家,一年人高高兴兴,团团圆圆的在一起。
一进腊月,大家就开始忙碌的置办起年货,大街小巷张灯结彩,随着新年的一天一天的临近,年味儿越来越浓。
而做为稷山县医院的儿科护士长杨晓兰,仍在坚守工作岗位。
除夕这天早上八点钟,晓兰象往常一样,准时上班去了。
到了科室,首先把病房里的床铺整理的整洁干净,看那雪白的床单子及被子,一尘不染。
整理好病房后,又挨个的巡视病房。
接下来,她要把保温箱里的水换一下。你看,晓兰目不转睛观察着娃娃的一举一动,那嫩嫩的小手脚和小胳膊小腿轻轻的舞动着,有时婴儿会发出轻微的哼哼声,那声虽小,悦耳动听,犹如春姑娘的脚步走来了。又如小婴儿在发出感恩的细语。
在为娃输液的时候,那细细嫩嫩的小胳膊上,血管更细,难以看清。晓兰总想一次就把针扎好,勉得小儿受疼。
中午下了班后,晓兰匆匆忙忙吃了一点饭,吩咐爱人先和儿子及小女儿回上迪的家里,因她自己下午六点钟还要去医院上班哩。
儿子十多岁了,懂得妈妈工作忙,可小女儿还小哩,不大明白这些,只知道粘着妈妈,只想让妈妈和他们一起回家。

看着儿女们上了车,看着儿子挥手再见,眼神里露出无奈与不舍。看着小女儿双手举起舞动着说:“妈妈,妈妈,我要妈妈哩!”车渐行渐远,女儿的小圆脸儿上挂着泪花望着晓兰。
晓兰鼻子一酸,差点哭出来。
站在街道口处,看着人们在忙着挂红灯,贴对联,那一盏盏灯笼,那一幅幅对联,迎来了一个红红火火的幸福年。
回想着去年年三十儿的情景。
那天,刚和丈夫儿女回到家里,第二天,大家初一,医院就通知他们,疫情突袭,立刻接受新的安排。
当时,由于隔离病区人手不够用,把晓兰科室的工作人员也调了去。
从这以后,晓兰便进入了更加繁忙的工作中了。
由于爱人也在县妇幼院上班,一双儿女只好让婆婆管了。
在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抗击疫情,我们渡过了一个漫长的冬天,在进入初夏后,终于迎来了一个令人欢欣鼓舞,振奋人心的大好局面。
在人们经过长达近半年疫情困扰中走过来后,人们渐渐的恢复了正常的生活秩序。
大家仿佛经受了一场暴风雨的洗礼,如雨后春笋,焕然一新。
可是,就在临近春节时,疫情又返扑而来,使人们刚平静下来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上,忐忑不安,心,又悬了起来。
有的人怨声载道,说:“去年的年没有过下样子,今年又不让人过个好年,唉!这有啥法。”
我说:“过年事小,平安事大。只要平安,就是万福。”
我从手机上看到在外工作和打工的人员,让他们就地过年,这些人盼望新年回家和亲人团聚的愿望成了泡影,心里多少有点失落感。
杨晓兰在电话里告诉我说,疫情又紧张了,让我不要多外处跑,注意安全。
我从她的电话里,能听的出她发愁的声音。
我一边:“哦哦”着一边叮咐她更要注意安全,多喝水,多休息。
晓兰嘴里“嗯”着,接着说了一句:“只要大家都好好的,再苦再累我也甘心!”
值得庆幸的是,在辛丑年的钟声敲响后,在国家高科技的控制下,迎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新年。
兄弟姐妹欢聚一堂,火树银花。牛转乾坤,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当大年初一早上八点钟,晓兰刚下了班,因年前医院领导已安排晓兰和和内一科赵翠竹医生去化峪镇卫生院下乡帮扶。
晓兰不顾疲劳,就和赵医生迎着暖暖的朝阳踏上了去化峪镇卫生院的路……
2021年3月28日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