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不把'脾气大'当回事儿,这是病,得治

 杏林夜话图书馆 2021-04-06

案情回顾:

李某,女,36岁,2021年3月10日就诊。近两个月来易激动,心烦,甲状腺疼痛,口渴,易饥饿,前额痛,声音沙哑,喉中有黄绿色痰,早起流黄鼻涕,后背胀痛,脉弦滑数,舌质红,苔黄腻白相间。TSH(促甲状腺素):0.001μIU/mL,FT4(游离甲状腺素):3.02ng/dL,F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13.32pg/mL,TPO(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205.00KIU/L,甲状腺彩超示:甲状腺体积增大,血流信号增多;甲状腺双叶囊性结节(TI-RADS2级)。

3月10日 初诊:

瓜蒌皮 丹皮 丹参 天花粉 陈皮 薄荷 栀子 香附 淡豆豉 茯苓 清半夏 桑叶 佩兰

五付,水煎服

3月16日 二诊:

患者诉前额痛减轻,后背疼痛消失,饥饿感消失,声音沙哑好转,脾气急躁明显减轻,黄绿色痰减少,口渴感减轻,喝水减少,仍流鼻涕,舌质红苔白腻,脉滑数。在上方基础上加夏枯草、浙贝、郁金,继续服用7付。

3月25日 三诊:

患者诉症状稳定,与二诊时相同,眼睛酸,自觉视力下降,舌脉同前,上方继续服用7付。

分析:

祖国医学并无'甲亢'一病,但据其临床症状及发病特点可将其归为'瘿病'或'郁病'范畴。《素问·刺禁论》提出:'肝生于左,肺藏于右',这是对肝肺气机升降特点的概括,肺主肃降,肝司疏泄,今患者心烦易激动脉象弦,肝气上逆,肝气过亢则侮其不胜(肺金),影响到肺气的宣发肃降。肺居上焦,又有《内经》云:肩背之痛,乃肺之分野。故肺气不利则后背痛。

清朝名医王孟英认为:'肝气上逆,则诸气上逆,治节不行,则一身之气皆滞',若要恢复肝肺气机协和,首先知肺恢复其肃降治节的功能,此为佐金平木法。肝气化火,火气上冲则头痛;邪火亢盛则消谷善饥;《素问·气厥论》:'胆热移于脑,则辛頞鼻渊'。流黄浓涕,亦是肝火亢盛的表现。在用药上应以治肺兼治肝,仿叶天士治肝胆火热用桑叶、丹皮、薄荷清肝热。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对桑叶有比较详细的论述,吴氏认为桑得箕星之精,箕好风,风气通于肝,故桑叶善平肝风,木旺金衰……故抑其有余。瓜蒌皮入肺经,宽胸理气,清热化痰,恢复肺肃降功能;栀子淡豆豉为栀子豉汤,宣发郁热。

肝气太过,不仅能上侮肺金,易能横犯脾土,故用二陈汤健脾化痰,此为见肝之病,当先实脾,先安未受邪之地。《本草汇言》中提到天花粉能退五脏郁热,治肝火之走注,开郁结,降痰火。二诊用浙贝入肺经,降泄肺气,与夏枯草相伍又能针对甲状腺散结消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