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业恒丨祭祖扫墓

 金秋文学 2021-04-06

祭祖扫墓

作者:张业恒

雨过开天的清明,儿时放牛、玩水、放纸鸢的河洲上,新渡人自己的陵园内,一片片白幡,一个个彩球在各自先祖的坟上飘摆着。

两辆轿车停在大堤上,我牵着老妻,在儿女和孙辈的搀扶下,从省城长沙驱车198公里来到因疫情去年未来,以前每年这天都会准时来到的这个地方,拜祭我的父母和兄长。我在坟外磕头默念,亲人在坟里微笑吟听。这天,只有在这一天,我和我的父母、两个兄长和姐姐才挨得如此之近,他们就在我的身边,望着我一大家人健康的站立在他们的身旁,看着孙辈均大学毕业、成家立业,看着重孙辈正在念大学、高中,这时,他们一定在欢笑、在祝福……。

我在坟头上插上竹杆高悬的白幡,插上环保性的纸质鲜花,三千头的浏阳响鞭炸过后,紧接着是30位的冲天炮冲向空中,炸响寂静的河洲,惊走了鸥鸟。

人从那儿来,要到那儿去,他是有根的。我尽管在外漂泊了半个多世纪,每当夜深人静时,总会想到此时在离这儿一公里处的“田坪张家”这个江南水乡就是我的根,是我出生的地方,是我穿着叉档裤玩水、玩泥巴、刷叼子鱼的地方,是我们一群小屁孩在“三婆”家晚上听她讲稀奇古怪鬼神故事后不敢回家的地方。

60年代中期,在当年文化还很落后的这片水乡,我从省城的中专毕业分配到“老不入川”的成都,曾引起了全村人的轰动,都认为“发伯”养了一个很不错的幺儿,父亲红润的脸上露出了微笑和自豪!

时光,如白驹过隙,弹指过往。母亲在这里已经静静的躺了半个世纪了,父亲也在这天堂般的河洲上安息了45年,兄姐也相继来到这里,继续“伺候”着自己的父母。我的百年将会客死它乡,请你们原谅我这个不孝儿子来不到你们这儿,让我在那遥远的地方为你们相守,让我的魂魄在这一天来这儿和你们团聚吧!

写于  2021年4月5日星期一  长沙

文/张业恒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张业恒,笔名张旭,湖南澧县人氏。退休前为军工企业和大型电子工业企业工程师。现为长沙市老干文联会员,长沙市作家协会会员,长沙市老干部大学写作班学员。作品有散文集《情怀》;《2020年疫情期间作品集》;《2020年后疫情期间作品集》。有多篇作品在《湖南读书会文学微刊》、《乡土文学》、《金秋文学》、《城市记忆》、《红网》、《星城头条—艺术长沙》《枫叶见证》、《山泉》、《澧水嘉山》等杂志、学校校报、电子平台上发表。喜欢写作,喜爱文学作品。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