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3 | 精梳机梳理隔距的探讨

 奶茶色月季 2021-04-06

图片


2.3 条卷、并卷工艺优选实例

在条卷→并卷工艺流程中,条卷、并卷的牵伸倍数过大时容易造成粘卷,精梳机梳理时纤维损伤纤维较多,落棉中的长纤维也会增多。

我们在JMSCJ/R 14.8tex品种上(工艺流程为FA334→FA344→FA261),通过减少条卷、并卷的喂入根数,改变喂给方式等试验,分析了喂入根数、给棉方式对产品质量的影响,见表4。

表4 工艺流程优化对质量的影响对比

条卷喂入根数(根)

19

23

21

21

21

并卷喂入卷数(个)

6

5

5

5

5

精梳给棉长度(mm)

5.2

4.7

5.2

5.2

4.7

给棉方式

前进

后退

前进

后退

后退

顶梳插入深度(mm)

0

0.5

0.5

0.5

0

重量(%)

1.7

1.2

1.5

1.4

1.0

精梳落棉(%)

15.2

14.6

15.8

14.7

14.9

精梳短绒(%)

8.7

8.2

8.9

8.4

7.9

精梳棉结(粒/g)

18

16

13

15

12

条干CV%)

10.92

11.02

10.99

11.33

10.74

管间CVb(%)

1.51

2.12

2.4

4.67

1.53

-30%细节(个/km

593.3

778.2

782.7

807.5

576.8

-50%细节(个/km

0.3

0.3

0.4

1

0.7

+35%粗节(个/km

63.5

64.3

61.3

66

48

+50%粗节(个/km

8.8

6.8

6.6

8.1

3.8

+140%棉结(个/km

112.7

84.3

79.6

79.2

89

+200%棉结(个/km

32.3

22.3

22.5

21.5

20.3

从表4可以看出:条卷、并卷采用小并合、小牵伸的工艺配置,优选给棉工艺,能够有效提高精梳纱的质量。

2.4 条并卷并合数的优化实例

2.4.1 条卷并合数对质量的影响

预并→条并卷联合→精梳的工艺流程有利于提高弯钩纤维的伸直度,其准备工艺可以使无弯钩纤维达到50%左右。
我们在CJ14.6tex品种上(工艺流程为FA320→SR80→PX2),通过减少条并卷的喂入根数,改变喂给方式等试验,分析了喂入根数、给棉方式对产品质量的影响,见表5。

表5 条并卷联合机精梳质量优化对比

项目

优化前

优化后

FA320并合根数

6

5

FA320后区牵伸倍数

1.65

1.71

SR80总牵伸倍数

1.37

1.41

PX2喂给长度(mm)

5.7

4.23

条卷定量(g/m)

65

65

精梳落棉(%)

16.6

16.2

精梳短绒(%)

9.4

9.9

精梳棉结(粒/g)

23

24

精梳杂质(粒/g)

1

0

精梳落棉短绒率(%)

67

72

条干(CV%)

10.92

11.02

管间CVb(%)

1.8

2.0

-50%细节(个/km

0

0

+50%粗节(个/km

18

16

+200%棉结(个/km

17

14

从表5可以看出:预并条和条并卷联合机的并合根数减少、重新分配条并卷联合机的牵伸、减小给棉长度,可有效降低落棉,稳定产品质量。

2.5 精梳准备工序在非棉纤维上的应用实例分析

非棉纤维过精梳准备工序有两种目的:一种为生产非棉精梳产品做精梳的准备流程;一种是作为双梳棉流程中二次梳棉的准备流程,见表6。

表6 精梳准备工艺流程不同的功能分析

项目

工艺流程

使用效果

二次梳棉准备流程

腈纶

梳棉→预并→条卷→梳棉

可降低生条中的棉结50%以上。

精梳准备流程

涤纶混纺

梳棉→预并→条卷→精梳

可以提高混合效果,减少混合不匀,棉结降低30%以上。

棉麻混纺

预并→条并卷联合机→精梳

可有效降低麻结35%以上,提高束纤维梳理质量。

在麻棉混纺品种C/Z55/45 27.8tex中,过与不过精梳准备工序的质量对比情况见表7。

表7 棉麻混纺经过精梳工序后的质量对比

项目

梳棉→并条

梳棉→预并→条卷→梳棉

条干(CV%)

22.6


管间CVb(%)

6.3

5.9

-50%细节(个/km

379

271

+50%粗节(个/km

986

453

+200%棉结(个/km

1758

926

从表7可以看出:通过精梳准备工序后再进行二次梳理,成纱质量得到 了明显提高。

2.6 精梳准备在棉色纺中的应用实例

染色纤维中的棉结和杂质在布面上会造成强烈的反差,为提高色纺布面效果,可以通过精梳准备的条并合、网并合制成小卷,以便于通过再梳理或者再精梳来降低棉结和杂质,见表8。

表8 精梳准备工艺流程在色纺中的应用分析

项目

工艺流程

效果

棉网制作

梳棉→预并→条卷→精梳成网

束纤维梳理提高质量

精梳棉网制作

梳棉→预并→成网染色

单纤维梳理提高质量

色纺再梳棉准备

梳棉→预并→条卷→梳棉→并条

降低棉结20%以上

色纺再精梳准备

染色梳棉条→预并→条并卷联合机→精梳

降低棉结30%以上

在色纺中,染色纤维经过精梳准备流程,使纤维经过多次并合,提高了纤维的伸直度和混合效果,特备是经过二次精梳,为改善成纱质量奠定了基础,比见表9。

表9 精梳准备对色纺纱质量的影响

项目

单精梳

二次精梳

品种

CJ19.5 tex

条干(CV%)

12.8

12.6

管间CVb(%)

2.1

1.9

-50%细节(个/km

19

10

+50%粗节(个/km

96

77

+200%棉结(个/km

123

70

从表9可以看出:染色棉纤维经过精梳准备可以有效提高成纱质量。

3 结语
优化精梳准备工序的工艺流程,优选相关工艺配置,可以有效改善纤维的排列结构,减少精梳梳理的负荷,提高成纱质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