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休提起,提起清泪洒江河

 新用户8489cL9T 2021-04-06

讲《社戏》,讲到第10段: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让学生找到开船时的几个动词,并体会这些动词的好处后,我话题一转,说:“我抄一首诗。我抄完,你们要背完。”


 

于是我在黑板上写了一首诗:

在娘家,绿叶婆娑;

自归郎手,青少黄多。

休提起,

提起清泪洒江河!

我幽幽地讲解着:一个女子,没出嫁前,多么青春,多么美丽。出嫁后,遭受家庭暴力,青脸婆变成了黄脸婆。唉,还是别提这些不堪回首的往事吧,一提起,我的泪呀,都止不住是往下流啊!

听到我略带夸张的描述,学生笑起来。但笑容还是相当的勉强:老师扯这些干嘛?

我还在不紧不慢地说:你看看,这个命运多艰的女子的是多么的令人同情啊!

然后话锋一转,说:“同学们,其实这是一个谜语,打一物,谜底就在这一段中。看看谁猜到!”


 

学生这才明白我介绍此诗的目的,便立即瞅书本。一会儿,就有声音出来了:“老师,是豆麦。”“是航船。”“是橹。”“是桥石。”……

一一的摇头,使得最后终于有人叫起来:“老师,是篙!”

我点点头,在诗的上面写上两个字:竹篙。

带着学生慢慢地读《竹篙》:在娘家——绿叶婆娑——自归郎手——青少黄多——休提起——提起清泪洒江河!

短短数行,写人,形情具备,哀婉欲绝;状物,准确生动,栩栩如生。

汉语,实在是世上最美丽的语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