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不是无处不在

 新用户8489cL9T 2021-04-06

1

        早餐时,我看到婉珍一个人坐在那儿吃,就端着盘子凑过去。她笑笑算是招呼。

        我吃了两口,问:“你弟弟适应了么?”

        她弟弟高腾因故休学,到了八年级上课。

        “嗯。”她声音很小。

        “他的那个班很不错。”

        她忽然一笑,道:“他班的学生还以为我俩……嘿嘿!上次放学,过马路时我牵着他的手,他说他班的学生眼里都很怪异……”

        我笑了起来。是啊,谁能想到两个穿校服的一男一女是姐弟俩呢!

        不过我还是很认真地说:“以后你不要那样了。”

        她抬头看着我。

        “万一他班上有喜欢他的女孩子,你这不是破坏了他的好事吗?”

        她大笑起来,连说:“是噢是噢!”

2

        下午放学后整理了一下作业,然后下楼。快到底层时,见班上几个小丫头正满头大汗地往上走,手里都还拿着啥在吃。

        我说:“训练完了?”

        她们忽见我,一惊,下意识地将手往身后一躲。

        是啊,我曾多次强调,是不能在教室里吃东西的,因为那是学习的地方。而现在——

        我笑道:“我看看都是些啥好吃的!”

        她们不好意思地将手伸出来。我一一看看,说:“这个,不好吃……这个……我不吃……这个——”

        那个女孩说:“老师,这个给你吃。我口袋还有一包。”然后把那包软软的QQ糖塞到我手上。

        我说声“谢谢”,手一伸,就完成了“打劫”工作。

3

        黄干同学有篇文章:

        寒假里每天早上大部分时间都在上补习班,而每每下课后,我都喜欢去离补习班很近的西枝江边散散步,放松一下。江不算太宽,不过却弯弯曲曲一眼望不到头,也许也没有什么尽头——就像考试一样。

        我静静的在江边看着,徘徊着。

        直到恍惚间听到一声叫喊。

        我赶忙回过头,从稀疏的人群中很快找到了那个人——

        补习班的教我的那位老师,同时又是补习班的校长,一个充满活力的小伙子。

        他冲我笑了笑:“我就知道你在这!”

        “啊,老师好。”

        “来,还记得上次你给了我几个鞭炮吧?”

        “啊……记得……怎么了?”

        “咱们来炸鱼吧。”

        我听了心中一悚。(此句摘自《爸爸看着你长大》)

        刚才迷迷糊糊中我好像听到一个校长要带我去玩炸弹。

        “哎,黄干你怎么了?”

        “啊……没什么……额……”

        他伸进口袋摸了摸,掏出了三个鞭炮,每个拇指粗。

        “来,你先!”

        我咽了口口水,颤巍巍的接过鞭炮。

4

        《三联生活周刊》曾有一篇李黎的文章,名为《无处不在》。他讲他一家三口与另一家三口挤在一家面馆吃饭,文章写道:

        对面的小孩突然站起来,回来时手上多了一瓶宝蓝色的饮料,很漂亮,也不乏夸张。

        父亲说:“什么饮料,让我喝一口,以前都没见过。”小孩说:“我也是没喝过才买的。”父子俩其乐融融地喝着,母亲伸手说“给我看看”,端详了一阵后带着几分激动说:“这么一点水里添加了多少东西!白砂糖、浓缩苹果汁、食用香精、添加剂(柠檬酸,柠檬酸钠)、维生素C、食醋、烟酚胺……”念着念着就脸色大变:“这种饮料不能喝,不健康,要吃就吃水果,喝水就喝矿泉水。”

        母亲的话自然让儿子很不服气。在后来的过程中,母亲自然也少不了唠叨。后来又有两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其一是:

        做妈妈的对儿子说:“吃一点我的小排。”小孩说:“不想吃。”做妈妈的非常不高兴,不断地说:“不管什么东西,要尝试一下再做决定,特别是美食,你不尝试一下怎么知道它的味道呢。来,吃一块小排。”

        其二是:

        小孩已经吃好了,左顾右盼,但不愿意看着妈妈。做妈妈的只得追随着儿子的目光,看到墙上挂的一幅书法作品。她对儿子感慨说:“这个字写得多好啊,气势很壮观,以后你一定要写得这么好。”

        作者感慨:“我发现时至今日很多家长依然和当年我们这一代人的父母一样,首先想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其次把最多的教育当成了最好的教育。教育无处不在,于是小孩时刻烦躁也时刻准备着造家长的反。……我经历过这些又常常目睹这些,决心给自己的女儿一定的空间,即专门抽时间陪她玩,陪她虚度光阴。”

        作者最后说:

        支持我这一观点的是《七堂极简物理课》开篇一句话:“少年时代的爱因斯坦曾度过一年无所事事的时光。很可惜,现在很多青少年的父母经常会忘记这样一个道理:一个没有'浪费’过时间的人终将一事无成。

5

        学生说我是严肃的苦瓜脸,但课堂之外我时常会跟学生“调皮”,与学生说笑。我很是欣赏黄干的那个老师。如果那个老师见黄干手拿鞭炮,怒道:“你怎么还玩这么危险的东西呢?你不知道惠州禁鞭炮了吗?如果出了事谁负责啊?”——那是多么的大煞风景啊!“来,咱们来炸鱼吧!”“来,你先!”这老师比黄干还喜欢玩啊!——其实拿个小鞭炮是没法在江上炸鱼的,最多只能炸炸江水,溅起两滴水花而已。但这样的老师让黄干倍感亲切(否则他也不会送给老师鞭炮),因为此时他已经没把自己当成老师(或校长),而是把自己当成学生的朋友。

6

        老师也罢,家长也罢,在生活中都有多种身份。他们可以是师者、长者,可以是乘客、顾客、吃客,也可以是朋友、玩伴。他们需要根据不同的场合扮演不同的角色,但是在学生或孩子面前,他们常常就是那么一种教育者的狠角色。他们的眼神里时时带有质疑(是不是又偷懒了?是不是又犯错了?是不是又懈怠了?是不是又偷玩手机了?……),每句话里都含说教(此“说教”不是“老聂说教”中的“说教”,那里仅是“说说教育教学”而已)。于是学生自然避之唯恐不及;即使见了,气氛也难融洽、和悦;听教久了,自然厌烦抵触,怎么可能有良好的效果!

        教育不是无处不在,自然界万物的生长不是时时都需要外力的扶持。

        只要你是阳光,他们的成长就不会偏离大方向。

        所以教育的实质就是:偶尔的扶植,更多的陪伴、相悦,共同成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