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羽的耳聪与目明

 新用户8489cL9T 2021-04-06

文:杨羽  聂传安


        同样的路,同样的街,同样的行人,同样的空气,同样的味道,同样的鸣笛……

        我们仿佛都处在同一个世界,听着相同的声音,闻着相同味道,感受着相同的冷暖……

        其实并不。有的人的确比我们眼更亮、耳更灵、嗅觉更敏锐。

        三班杨羽就是这“有的人”之一。

        一条老旧的大马路,两旁排卧着门面不大的小商铺,西兰花一样的老树拔地而起,繁茂的枝叶向中间倾洒。商铺人行道的石块被硕大的树根堪堪顶起,歪斜不一。(看看最后一句,典型的惠州人行道啊)

        我踩着树根和混凝土的混合物,走向不远处的校门。(踩着的是“树根与混凝土的混合物”,路基特征非常突出。这孩子抓得好)

        一阵轻微的电动车声和略显急促的脚步声在背紧随。(耳聪!感觉敏锐!)

        正欲转头避让,一个白色的身影从身旁带起一阵小风。高瘦的男生,规矩的平头,饱涨的黑色书包,一双红色运动鞋,宽松的裤筒随步调摆出褶皱。马路边上一辆摩托匀速与他并行。骑车的是一个身材矮小的女人,皮肤是小麦色,短发干净利落,握车把的手精瘦有力。(写人却先写“一个白色的身影从身旁带起一阵小风”,那是背后有人追上时最原始最准确的感觉。杨羽抓得好。后面两个人的描写都简洁精练传神)

        俩人对话的碎语顺风传到耳边。(由视转闻)

        “晚上想吃什么呢?”

        “天气不定,冷了要把外套穿上。”

        “放学还是这儿,别乱跑了。”(杨羽高明!她把儿子的回答全部略去,全力突出母亲的关爱。这般果敢地删繁就简既需勇气更需见识)

        男生一边赶路,不时点点头,时而憨笑。一骑,一人,陪伴絮叨,莫名令人温暖。几欲放快脚步赶超,却始终不忍打扰这份温情。(“点头”“憨笑”,一切尽在不言中。前二后一,三人行,暖人心!)

        校门前,电动车柔柔一转,滑行至另一条岔路,在斑驳的青葱树影中远去,在他跨进校门的霎那间,消逝在拐角处。(斯人虽去,余温犹存)

        前面提到,相较于一般人,杨羽看得更细听得更清感觉得更深。这一切看似与眼睛与耳朵等有关,但其实更关乎心。

        心在悄悄地等待,悄悄地窥伺,悄悄地感受。当外界的某些反应与心的期待相合时,心会马上警觉,并迅速派出各种感觉器官前去捕捉,于是将瞬间定格。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感官,只要你有心。

(配图为杨羽素描写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