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苕木匠释读三星堆(4):释黄金权杖图

 where5 2021-04-06

Image

二、是谁的黄金权杖(3释黄金权杖图

有网友在昨天的帖下留言说:“结论不同意,就是外来的。”

他的意思是说,三星堆文明不属于炎黄文化,而是外来的。显然,他是埃及说的拥护者。

三星堆文明究竟属于炎黄体系,还是外来的,重要的是证据与逻辑,而不是个人的信念。

四十年前,我曾写过一本二十多万字的科幻小说《神迹》。没出版,书稿现在还压在箱底。这本书就是将全世界的上古神话搅和到一起,以解释人类文明起源的问题。当然是外来说。但不是来自埃及,而是来自外太空。我朔造了一群带着先进的文化来到地球的外星人,他们理智而敬业,严谨而幽默,呵呵。

在人类文明起源的问题上,的确有许多我们还解释不清楚的离奇事情,比如上古文物所表现出来的精湛工艺、超出人类徒手能力的巨型建筑、个别异地文物及符号的相似性等等。这些问题的原因,正是我一直在努力寻求的答案。当然,问题的解决不能靠拍脑袋写科幻小说,更不能想当然,而是要对历史文献进行仔细的梳理,这就是我为什么会把枯燥的典籍读得津津有味的原因,这就是为什么我会释《周易》、《尧典》、《舜典》、《道德经》,及还想继续写《禹贡》、《山海经》、《连山》、《归藏》、《黄帝内经》等等的原因,也可以说这些书都是我在探求人类文明起源,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的学习汇报。

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我们还是从高处着眼,从细节入手,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一点点抽丝剥茧地还原历史的真相吧。

下面继续说三星堆黄金权杖。

我们在前面的帖中已经介绍过三星堆黄金权杖的基本特征了:

这根权杖是用金捶打成金皮后,再包裹在木杖上。出土时木杖已经完全炭化,只剩外面的一层金皮及其中的炭化木渣。残存金皮长1米43,直径2·3厘米,重463克。在顶端部分平雕有长46厘米的图案,图案分为三组:

第一组图靠近端头,是两个前后对称的人头像。人头面带微笑,头戴五齿高冠,两耳各垂挂着一个三角形耳坠;

第二组上方为两只头部相对的鸟,下方为两只背部相抵的鱼,一箭叠压在鸟颈上,箭头从鱼眼附近射入鱼头内。

第三组与第二组基本相同。

“李白派”以为这组图画的意思就是“鱼凫王”三个字。并怀疑成书于公元前350前后的《华阳国志·蜀志》的开头就写错,把时间弄错了,不是“周失纲纪这个时间,而是夏末商初,也就是“夏失纲纪”了。当然是拍脑袋想的,没有证据。属于选择性失明,典型的“六经注我”,而不是“我注六经”,呵呵。

其实啊,如果没有那支连接鱼与鸟的箭的话,这组图画还真可以读成“鱼鸟(凫)王”。但问题是有那支箭啊。而且那支箭还正好射入了鱼眼中。所以如果一定要读出声音来的话,就只能读成“王射鱼鸟”,而不能读成“鱼凫王”。

文字与图画都是可以表达意思的符号,它们的最大区别是:文字可以读出音来,而图画不行。所以,图画是不能读出音来的文字,是哑语。

图画虽然不能读出声音来,相比文字也有优势。这优势就是它比文字更一目了然,也因此可以更生动,更直观,更丰富地传达出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来。就权杖而言,此优点当然也更为重要。因为权杖亮起的一瞬间,不论你识字还是不识字,人们一眼就能读懂,就能感受到它的权威性。这一点,与现代军队中军人身上佩带的军衔及资历章的功用有些类同。

就这支黄金权杖上的图画而言,其本身十分清晰,应当不会有多少误解,而且经过各路专家数十年的研究,也应当清楚它们的内涵了。但很可惜,大家对图画上的一些细节,还是表达得不够准确,比如箭与鱼和鸟的关系问题,就没有人解释清楚过。至少我没读到。

人们一般是这样描述三者关系的:“鸟和鱼的颈部各叠压着一根似箭翎的图案。”

或者:“一支箭穿过一只鸟和一条鱼。”

究竟是叠压?还是穿过啊?

我以为应当这样表述:

第二组上方为两只头部相对的鸟,下方为两只背部相抵的鱼,一箭叠压在鸟颈上,箭头从鱼眼附近射入鱼头内。

我这样描述才是准确的。

大家再仔细看一下这个图。

Image

我们看不见那支箭的箭头,因为它从鱼眼处射进鱼头里面去了。所以我说:“各叠压着一根似箭翎的图案”表述不对,那支箭只是叠压住了鸟颈,并没有压着鱼颈,而是直接将箭头射进鱼头里去了。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看,是不是如此?

箭叠压在小鸟颈上,但并没有穿过鸟身,只是因为受平面雕刻的限制,看起来好像是穿身而过,所以我说“一支箭穿过鸟……”的描述也不对。那支箭只射中了鱼,并没有射中鸟。

这个细节非非常常重要啊。

重要在哪里呢?

重要在此细微的差别表明:鱼才是王想捕获的对象,鸟不是。

有人可能要说:你是不是有点神经过敏啊?

不是。我还有一个旁证。

图画的设计者也怕人看不懂,就又设计了一个细节来提醒我们。这细节就是两只鸟及两只鱼的相对方向:鸟头相对,鱼背相抵。

三星堆黄金权杖上的图案“鸟头相对,鱼背相抵”是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的,但从来没有人提到过古人为什么要如此设计。

其实,它是在提醒我们人心的向背。

人心向背是一句成语,出自于宋代魏了翁的《鹤山文集》:

“师老财殚,帀轻物贵,常产既竭,本根易摇。此人心向背之几也。”

大意是说:战争时间太久后,物价飞涨,田地荒芜,会动摇国家的根本。这也是能否得到人民群众拥护的关键。

向是拥护。背是背离。

三星堆权杖图画上的两只鸟头相对就是归依,就是拥护,就是朋友。两条鱼背相抵就是背离,就是反对,就是敌人。这应当也是为什么会将其设计成并行两条图案的原因吧。

由此而论,这支权杖想传达的信息就很清楚了,应当是:

拥护王者的顺民,可以继续自由自在地像小鸟一样飞翔。而反对王者的不服从者,就必须像这两条背离的鱼一样被镇压和消灭。

《庄子·盗跖》中说:“顺吾意则生,逆吾心则死。”

此话后来演变成“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或“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这也正是三星堆权杖图案所想表达的意思,也才像权杖想表达的意思啊。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的解读就是:王者授权拥护王权的小鸟,射杀背叛者鱼。

理解这第二种可能,我们得读一下《周易》井卦初六爻和九二爻爻辞。

《周易》一共六十四卦,一卦一个主题。井卦是第四十八卦,主题是财政管理上的开源节流及反腐败。其中初六爻爻辞和九二爻辞分别是“井泥不食,旧井无禽”和“井谷射鲋,瓮敝漏。”我在《周易正读》中是这样解释的:

初六(晋  ):井泥不食,旧井无禽。

“旧”字的繁体写作“舊”。本义为鸺鶹鸟,也即猫头鹰。大概是因为人在白天所见到的猫头鹰往往长时间不动的原故,“旧”字被人借用为长久、古老的等义。并一借永不还。在《周易》中,“旧”字一共出现两次,均用本义。

“井泥不食,旧井无禽”的字面含义是:

“井水浑浊就不能食用,在有猫头鹰守护的井中,就不会有搅浑井水的外来飞鸟捣乱了。”

这是一句比喻,以“井”比喻国家税源,以“禽”比喻破坏经济秩序的外来者,以猎头鹰“旧”比喻保证税收得于落实的威慑力量。结合后一句“井谷射鲋”,这里的“禽”字应指外来入侵者。以此,初六爻爻辞可译为:

“正如井水被外来的飞鸟搅浑就不能食用,而有猎头鹰守候的水井就不会有飞鸟来捣乱一样。如果建立起了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来防止外来侵略,就可以保证国家经济秩序和税源的稳定。”

初六爻爻象为“  ”,《晋》卦卦象。晋的本义就是进入、伤害,故有此爻辞。

九二(未济  ):井谷射鲋,瓮敝漏。

“鲋”就是现在所说的鲫鱼,一种长不大的小鱼。

“敝”是破、破旧、衰败、疲困的意思。

九二爻爻辞的字面大意为:“射击井中小鱼。储水的瓮又破又漏。”

读起来有点别扭,前言不搭后语,好像没有关联一样。其实这两句话都是比喻。“井谷射鲋”是比喻对破坏国家经济秩序、破坏国家税收政策的内部小混混们,要给予坚决的打击。上一爻说“旧井无禽”,有了飞禽的克敌,就可以保证国家税收这口井水不会受到外来者破坏。但如果破坏不是来自于外部,而是来自于内部又该怎么办呢?这可是“猫头鹰”这只“旱鸭子”没有办法的事。作者在此说那就“射鲋”吧:将这帮小混混们射死。为什么呢?因为“瓮敝漏”:“储水的器具又破又漏。”“瓮”是古代的一种腹部较大用于盛水的陶器,在此比喻国库。前面所说的“鲋”比喻贪官污吏。由于这些贪官污吏的存在,国库的收入都被他们给吞食了。漏洞太大,你说该不该打击。“瓮敝漏”是说明为什么要“井谷射鲋”的原因。我们现在仍然在使用的“漏洞”一词本身就是来源于这种比喻。

以此,九二爻爻辞大意为:“对内部的贪官污吏也要给予坚决的打击,因为他们的行为造成了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

如果说上一爻是说要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这一爻则是说要建立一支有效的司法队伍。注意这里的“井谷射鲋”一句,井里面一般是不会有鱼生长的,鱼与储水器具的破漏也没有因果关系,这个不十分适当的比喻是“井”字为双关语的一个小证据。

九二爻爻象为“  ”,《未济》卦卦象。未济就是没有完成之意。保护税收的任务仅仅防止外来的入侵者还不够,还要打击内部的坏人。故有此爻辞。

唉,这贪官的历史还可以上溯多少年呢?

上古文字少,识字的读书人也少,所以在行文时常用通俗易懂的比喻。《周易》及《尚书》《诗经》等典籍中,类似比喻比比皆是,可惜,后人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读不懂了,我对《周易》的解释就与传统的解释不同。如果对我《周易》的译文及解释有怀疑者,可以去读我的《周易正读》,这里不展开。

《周易》是周初的作品,为周公所作。其创作时间为公元前1050年前后,正是三星堆文物被埋藏的时间前后。而且根据《史记》所载,蜀人曾是周族灭商的主力军之一,所以周蜀的文化是相通的,其文字的内含、语言的表述,也就应当相通。毕竟是同一时代的产物啊。

以此而论,如果我们用井卦的这两段爻辞内容去读三星堆黄金权杖上的图画,其内涵就应当是说:

本宝杖为王者赐于鸟人,用于惩罚破坏国家秩序者的信物。

我用“鸟人”一词来释,也许不合适,因为它在《水浒》中是一句骂人的话,但在古代,的确是以鸟和兽之类的动物来标记官职的。而且此法一直延续到近代。明朝时更是将绣有这些图案的布缝在前胸后背,称为补子。其中文官绣禽,武官绣兽。其规定如下:

公、侯、伯及驸马:绣麒麟、白泽。

文官绣禽,以示文明: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㶉鶒,八品黄鹂,九品鹌鹑。

武官绣兽,以示威武:一、二品狮子,三、四虎豹,五品熊罴,六、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杂职练鹊,风宪官獬豸等等。

以这种专用的补子缝制在前胸后背作为官职的标识,虽然是起于明朝,但类似的规定却是源于先秦,只不过没有这么醒目而已。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对比,我们不难得出两个基本的结论:

三星堆权杖上的图画,是在申明其权威性,有两层可能的意思:

一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二是:本王赐宝剑于持有人,掌握生杀大权,以维护社会秩序。

有了一点点权杖的意思,对吧?

但这支权杖的秘密还没有完全揭开,还有一些问题不明,比如那是只什么鸟啊?是文官还是武官啊?是多大个官啊?谁是他的可能主人啊?等等这些,都是问题。对吧?

我们下篇接着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