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文帝登基时,北方有哪些藩王?他们能节制燕王朱棣吗?

 弋尘读书 2021-04-06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闰五月十六,在朱元璋去世六天后,皇太孙朱允炆正式登基。

当时在北方,除了三十八岁的燕王朱棣之外,还有哪些藩王?他们能节制燕王朱棣吗?

为控制边防、抵御北元的侵扰,在洪武年间,明朝在北方边塞开府并已实际就藩的亲王共有九位,统称为塞王。他们从东北到西北,沿着长城,镇守险要之地。

九大塞王分别是秦王、晋王、燕王、代王、肃王、辽王、庆王、宁王、谷王。

除了九大塞王外,有三位亲王被封于北方内陆,分别是周王、齐王、鲁王。

秦王朱樉是朱元璋的第二子,比朱棣大四岁,洪武十一年就藩西安,洪武二十八年去世,世子朱尚炳继承王位,比朱允炆小三岁。朱樉的正妃是北元骁将王保保的妹妹,次妃是卫国公邓愈的女儿。朱尚炳的生母是邓氏。

晋王朱棡是朱元璋的第三子,比朱棣大三岁,洪武十一年就藩太原,洪武三十一年三月去世,世子朱济熺继承王位,比朱允炆大两岁。朱棡的岳父是永平侯谢成,朱济熺的生母是谢氏,岳父是颖国公傅友德。

太子朱标与秦王朱樉、晋王朱棡是一母所生。

周王朱橚是朱元璋的第三子,是朱棣的胞弟,比朱棣小一岁,洪武十四年就藩开封,他的岳父是宋国公冯胜。

齐王朱榑是朱元璋的第七子,生母是达定妃,比朱棣小四岁,洪武十五年就藩青州,朱榑先后有三位正妃,分别是江国公吴良之女、黔国公吴复之女、宁河郡王邓愈之女。

鲁王朱檀是朱元璋的第十子,生母是郭宁妃,比朱棣小十岁,洪武十八年就藩兖州,朱檀的正妃是信国公汤和的女儿。

代王朱桂是朱元璋的第十三子,生母是郭惠妃,比朱棣小十四岁,洪武二十五年就藩大同。朱桂的正妃是徐达的女儿。郭惠妃是滁阳王郭子兴的亲生女儿。

肃王朱楧是朱元璋的第十四子,生母是郜妃,比朱棣小十六岁,洪武二十八年就藩甘州,他的正妃是指挥使孙继达的女儿。

辽王朱植是朱元璋的第十五子,生母是韩妃,比朱棣小十七岁,洪武二十六年就藩广宁。

庆王朱栴是朱元璋的第十六子,生母是余贵人,比朱棣小十八岁,洪武二十六年就藩宁夏。

宁王朱权是朱元璋的第十七子,生母是杨妃,比朱棣小十八岁,二十六年就藩大宁。

谷王朱橞是朱元璋的第十九子,生母是郭惠妃,比朱棣小十九岁,洪武二十八年就藩北平宣府。

在上述诸王中,原本秦王、晋王的实力可以与燕王相互制衡,尤其是晋王的实力不容小觑,可是朱樉、朱棡先后去世,其世子继承王位,统兵经验和影响力都无法和燕王相比。

建文帝朱允炆采纳齐泰、黄子澄等人的建议,从登基后第三个月到建文元年六月,先后削了五位藩王,废除他们的爵位,把他们贬为庶人。这五位藩王分别是周王、齐王、湘王、代王、岷王。湘王自焚而死。

当朱允炆开始对付燕王朱棣时,北边的藩王还剩七位。

其中,宁王的实力十分突出,拥有骁勇善战的突厥骑兵朵颜三卫,“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明史·列传·诸王》),曾数次会同诸王出塞。

当时的燕王朱棣正处于人生的巅峰阶段,智力与经验结合得恰到好处。朱棣长期主持北方军务,与蒙古铁骑周旋多年,他身先士卒,与将士同甘共苦,在北方明军中形成巨大的影响力。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在巨大危险的笼罩下建立的生死与共的情谊或许比朱允炆的一纸诏书更有力,更何况朱棣与朱允炆之间的争斗是明朝皇室的内部斗争。

而且,朱允炆的削藩行为影响到了诸王的切身利益,使诸王人人自危,心存观望。

燕王朱棣:朱元璋深爱的马皇后去世,朱棣回京师奔丧,初遇姚广孝

燕王朱棣:迎娶徐达长女后不久,去凤阳历练,四年后就藩北平

燕王朱棣:朱标去世,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朱棣无缘储君之位

燕王朱棣:秦王、晋王接连去世,朱元璋去世时,朱棣成为藩王之首

明成祖朱棣:出生于朱元璋与陈友谅生死相拼时,少年时获封燕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