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梦里,她即将远行,正在向我告别。她小小的身躯倚在房间门口,稚嫩的声音轻唤着我:“妈妈,我走了,再见!” 梦境很清晰,体会也异常深刻。我在梦里低低的哭泣,哭到不能自已,直到醒来,却发现眼角无泪。 其实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做这样的梦了。上一次梦到是在她半岁左右,梦里她已经长大,梳着小辫子,长相却还是小婴儿的模样。她往前跑着,离我越来越远,越来越远……忽然,她停下了脚步,猛一个回头,大哭着又朝我狂奔而来。我慌不迭迎上前,张开双臂紧紧搂住了她。 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梦到这些,但那种强烈的情绪起伏却搅得我压抑沉闷。那是一种根植于意识深处的不舍与依恋,一点一点蔓延开来,使我整个心境都弥漫着淡淡的伤感。平静下来缕缕思路,有一点可以确定:对于她日益长大这件事,我的心态非常复杂;甚至在潜意识里,不愿面对,有所抗拒。 都说母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别离,道理我都懂。龙应台的话,我也熟读到几乎可以背诵:“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不用追,不敢追,也不得追。孩子成长的脚步远比我们想象的快。小家伙虽然还小,我却已经有所体会。随着她一天天长大,我能明显感到她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开始勇敢的迈出试探的脚步,渴望拥抱这个大千世界。 我怀念孩子的婴儿时代,那么贪恋我的怀抱,整天像一只小猫一般黏着我,稍微离开她视线一会儿都会哭闹不已。那时候,我曾视她为甜蜜的负担,让我失去自由、束缚行踪,让我既无奈又享受。 而现在,她已经开始表现出很强的自我,会抗拒我的亲热、无视我的示好。有好几次,我伸手想抱她,她却正被其他事物所吸引,便会使劲挣脱了,还不停的喊:“别抱,别抱!” 又有时候,面对我的深情凝视,她会用小手推开我的脸,笑嘻嘻的拒绝:“妈妈离远点,别看!”在当下的那一瞬其实我挺失落的。她再也不像小时候那样是我的附属,而是变得有思想、有主见、与我有距离。 一方面,我为她的日益独立而感到高兴,但另一方面,我又为我们母女彼此的无间岁月开始疏离而感慨。 但我们怎么能阻止这一切呢?我的孩子,现在那样小小的一只,终究会长成大姑娘,有自己的朋友、自己的社交、自己的秘密。可能将来她还会嫌弃我们的唠叨、经历年轻的叛逆,让我们承受更多的分离。但无论如何,她属于未来,属于更大的世界。就像那高远的风筝,虽遥不可及,却永远拴着我们的牵挂。 成长呐,就是一个在不舍与期待中,不断割舍放手、不断目送分离的过程。哪怕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和她之间那样亲密无间的动作会越来越少、距离会越来越远,我依旧感恩今生彼此母女缘分的选择。而此时此刻,我无比庆幸那只是个梦。珍惜眼前和当下,我紧紧搂住她,仿佛拥抱着全世界。 最后,就用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经典作品《论孩子》来结束本文吧: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 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 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 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和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 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 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 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 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