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师说]所有的非主流少年,都因为原生家庭的爱缺失

 亲子学乐 2021-04-06

作者介绍:余乐照,初中语文教师,爱在书海里遨游,多篇文章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学生不慎跌倒,我们应该伸只手让他扶着站起;

学生在黑暗中迷路,我们应该为他点起一盏灯,帮他走出迷茫。

玲小学成绩不错,人也很乖巧、懂事,颇受老师和同学的喜欢。

进入初中之后,她渐渐变了,越来越爱打扮:抹眼影,涂口红,把指甲留得长长的,涂上五颜六色的指甲油。

更夸张的是她的头发,扎得高耸入云,还烫成了爆炸式的,隔三差五染个不同的颜色。大家都说她每天顶着把鸡毛掸来上学。

她对学习也失去了兴趣,整天和一些不读书的人在一起。

作为班主任,我看到她的变化很痛心,所以屡次找她谈话,可她左耳进,右耳出,转身就恢复原状。

而且,站在我面前,她总是一言不发,无论问什么,她都冷眼看看我,然后就低头拨弄自己的指甲。我试图打开她的心结,但很不成功。

他们家的情况我是了解的:爸爸妈妈长期闹离婚,,把她扔给奶奶,就不管了。

奶奶年纪大了,想管她也力不从心。我去她家家访过几次,每次她奶奶都说她很乖,说着说着,就掉眼泪。她很小就帮家里做家务。爸爸妈妈吵架、打架的时候,她常常变成出气筒。

但她从来不说什么,默默地收拾被打碎的杯子、盘子。现在经常有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找她,可那些人对她很好,她显得比以前开心多了。

只有和他们在一起,她的脸上才有笑容。她奶奶也叫她别打扮成那个样子,可她说这样好看,奶奶也拿她没办法。

其实,我也曾以这个为切入点,和玲谈她爸爸妈妈的事情,可她要么用一双怨恨的眼神盯着我,要么把头扭过去看窗外的风景。

一天,我叫同学上台念了一篇文章,主题是《我的家庭》。这位同学念得声情并茂,提到一次她过生日,爸爸买了蛋糕回来,她吹蜡烛的时候,全家为她唱生日歌,她觉得自己真的很幸福……

突然,我看到玲的眼圈红了,然后她趴在桌上,身子一抖一抖的,可能在哭……

下课后,我走到她桌边,静静地等待着她抬头。过了一段时间,她终于抬起了头。我问她怎么了,是不是想爸爸妈妈了,她先是摇头,然后又点头。接着她抽泣地讲她的爸爸妈妈。

在她很小的时候,她过生日,她爸爸说也要去买蛋糕,可是她妈妈把饭菜都准备好了,她爸爸才醉醺醺地跑回来,两手空空。

妈妈问蛋糕在哪里,她爸爸手一摊:“买什么蛋糕啊,和几个牌友打了几局牌,赢的人请客。”妈妈大发雷霆,跳起脚来和爸爸吵……她孤零零地看着桌上的饭菜凉……

上课铃声响了,我走出了教室。

中午,我找她谈话。“你的青春是最好的化妆品,你不需要把脸上抹成这个样子的。”作为一个男老师,讲这种话有点尴尬。她没说话,但表情明显柔和了很多。

第二天,她给了我一张纸条。她说,一直以来,她在家里都很乖的,拼命讨好爸爸妈妈,可他们吵架的时候,依然打她,骂她,她都觉得自己是多余的。

她很多次都想自杀,但是不敢。后来遇到了现在的朋友,他们整日无忧无虑、快快乐乐。和他们在一起,她忘记了所有的烦恼。

其实她也不想让自己成为坏孩子,可是做好孩子没用,那还不如索性做个坏孩子。她现在不再恨爸爸妈妈了,或许他们也是有苦衷的。

她说她想了很久,她不应该这么下去。奶奶还是很疼爱她的,所以她要争气。在纸条里,她也表达了对我的谢意,说感谢我这么久以来都没放弃她。她不会辜负老师的期望,会努力做曾经的那个好孩子……

脸上什么都没抹的她五官清秀,笑容羞涩。她那引人注目的发型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普通的马尾辫。这是良好的开端,我相信会有美好的结局。

分享阅读

[师说]不想当班长的学生不是好领导!

[师说]上课爱插话的孩子,其实更需要倾听

夸奖与鼓励是现代家教的“政治正确”,但它并不是真的正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