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长的鄙视链:中国父母的卓越强迫症

 亲子学乐 2021-04-06

Your Child Deserves the Best Home Education

文|沐云阳

学生家长鄙视链有四个阶层,成绩较好的学生家长,在家长群最受欢迎,成绩中上游的,经常是表现最活跃的。中下游的家长的言行是最焦虑的,而成绩垫底的家长,通常比较沉默。

大外甥在家里说过,成绩经常排在前几名的家长,相互的都熟悉,大家会交流平时看什么书用什么资料,以及哪里的补习班好。

成绩中游的孩子家长,沟通的相对较少,而成绩垫底的学生家长,大家只是见了面打个招呼,大都不会有更多的交流。

心理学名词“集体之心”,即大众普遍的心理表现。我们都有这样的意识,即使自己不优秀,平庸,也要努力把孩子培养优秀。

武志红在《巨婴国》中曾提到一个词——卓越强迫症。中国很多的父母,在逼迫着孩子追求卓越,他们给孩子传递的观念就是,不优秀,不配活。

大众的集体之心就是孩子优秀,于是,别人家孩子的好成绩便成为家长们的焦虑之源,为孩子进行各种的补习来提高成绩。

而孩子成绩比较好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保持好的成绩,也是各种的补习。

著名舞蹈家金星曾在节目里说过,她姐姐沿袭了父辈们的棍棒教育,“刀枪棍棒”十八般武艺全都用在了孩子身上,成功的把孩子们“打”进了美国知名的大学。

但姐姐的教育方式并没有影响到金星,她认为,即使别人的孩子很优秀,也不代表自己的孩子差。

她坦言对孩子的成绩不太关注,但给孩子立下一些规矩,包括了待人对事的礼貌、做事的原则等。

女儿参加夏令营的时候,其他同学吃完饭直接走人,只有女儿下意识的把餐具收到了餐车上,这一细节让带队老师感叹不已,女儿被任命为小队长。

大儿子在国外读书时,遭遇了校园凌霸,即使身在异国他乡,他也丝毫不见畏惧,自己解决后,将这件事情当笑话一样讲给家人听。

小儿子的数学成绩略差,学校老师建议孩子报辅导班补习一下,金星明确的表示:孩子的学业已经很重了,不要再给他压力了。

金星说:孩子们不是学霸,成绩并不出彩,但是他们自信、勇敢、积极乐观,这些内在的东西,是优异的成绩换不来的。

看重成绩,不如让孩子懂得学习的意义,自发的去学习,这样他才能真正在学习中感受快乐,发自内心地去钻研、去思考。

很多家长,有优秀强迫症,觉得成绩好才是孩子优秀的表现。他们把学习当成人生的头等大事,要求孩子除了学习以外,其他的什么都不要管,这样的言论有很多:

“你什么都不用管,只要好好学习”

“我们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

“你什么都不用操心,把成绩搞好就对得起我们了。”

无形中,看起来什么也不用管的孩子,实际上背负了异常沉重的压力。生活被各种学习占据着,便找不到生活的真实乐趣。

当学习成绩带来的压力聚集到一定程度,无非正常释放时,会用其他方式发泄,比如:

经常考试就发挥失常,经常无故的生病、过敏,有些孩子甚至会神经性头疼。这些事被动攻击和自我攻击的表现。

有些孩子自我存在感差,经常处在浑浑噩噩的。极端的会用自残,对他人使用暴力来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

学习确实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需要的基础,但学习成绩不等于人生的全部。如果人生的意义与学习成绩、分数挂钩,那么多半会在路上节节败退。

著名心理学家格赛尔的实验证明:儿童的学习取决于生理上的成熟,在儿童生理成熟之前的学习和训练难有显著的效果。

孩子生理成熟前,家长给孩子安排的超负荷学习量,只会是拔苗助长,适得其反。

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享受学习,心理咨询师月华在《别等孩子长大,才后悔》一书中,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首先,要有正确的心理认知。

学习不是人生的头等大事,把学习当成大事是很多问题的根源,改变自己的心态是最重要的。

快乐教育不等于放纵,其核心是在生活中引导孩子去观察去思考,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在玩中锻炼孩子的学习能力。玩就是学习,学习就是玩。

其次,陪伴孩子而不是监视

好的学习习惯是逐步培养出来的,陪孩子写作业,需要一些技巧。孩子的心智发育各不相同,不要一味的追求高质量高效率。

做作业是一个培养习惯的过程,不要用监工的心态去对待。家长要以身作则的引导孩子,把学习和做作业变成好玩的事情,习惯的养成就变得简单了。

再次,阅读来搞定语文,游戏来搞定数学

让孩子爱上阅读,前提是放下家长的功利心,先从孩子感兴趣的书籍开始,一点点的扩大范围,阅读习惯养成并不难。爱阅读的孩子内心会很丰富,语文不会差。

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把数学与生活实物结合起来,让孩子有明确的概念,用游戏启迪孩子的思维,寓教于乐,数学会充满乐趣,孩子才会充满兴趣。

最后,兴趣班的前提是孩子感兴趣

给孩子报兴趣班的时候,不要跟别人攀比、不要功利、不要贪多,把选择权交给孩子,尊重孩子的选择。

孩子没兴趣的兴趣班,只会变成孩子的压力。当兴趣变成逼迫,会让孩子产生厌学的情绪,增加家长的焦虑,得不偿失。

学习技能,孩子早晚会学会,但强大的内心,任何补习班都教不了。孩子输在起点不重要,重要的是能笑到最后。

孩子在起点阶段成绩多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自身成长没有被忽视,优秀的品质没有被抹杀。

陪伴孩子成长,把优秀的品格内化成他自己的价值观,这会是他一生都受益的财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