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男孩玩手游刷掉12.7万,面对孩子“开黑、吃鸡”,我们该如何应战?

 亲子学乐 2021-04-06

Your Children Deserve the Best Home Education

文|爱吃番茄酱的

十月二十日的一起浙江温岭不满10岁的男孩玩手游几天刷掉12.7万元的新闻事件让我感想颇多。

我近而联想到最近一段时间小区里各位妈妈的打招呼方式已然从“最近怎么样啊?吃了吗?”等礼貌一下的客套变成了“你的孩子今天开黑吃鸡了吗?”这个实质性的问题。

晚饭后小区小花园里家长们自发的聚成一团,讨论孩子玩游戏给他们带来的困惑与迷茫。

家长小A家是女儿,小学四年级酷爱玩王者荣耀,小A怕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影响视力,便明令禁止孩子玩,女儿很家长的听话果然不玩“王者农药”结果跑去“吃鸡”了。

家长小B家是儿子,初中二年级喜欢绝地逃生,小B觉得儿子正处于初二这个重要分水岭,害怕孩子玩游戏会堕落耽误学习,口舌费尽非但屡禁不止,反而激起孩子强烈的反抗情绪,玩的更疯了。

家长小C家是两个孩子,高中一年级,小C家的孩子性格活泼玩伴众多,经常和朋友相约到自家来一起打游戏,关上房门出来便是天黑。

在探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分析一下孩子玩游戏的动机和心理。

构建共通的社交的话题

不容置疑的是《王者荣耀》和《绝地逃生》现在的火爆程度,不管是等公交、坐地铁、火车站候车、甚至行人过马路等信号灯,游戏中的画面大家随处可见。

《360:2018年中国PC端游戏研究报告》显示不管是PC端游戏还是移动端游戏都处于增长状态。

这说明游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需求日益增长,再加上新媒体产业的传播和推广宣传助力,类似于《王者荣耀》和《绝地逃生》等游戏逐渐成为大家共同关注和讨论的社交话题。

实话说我们闲来没事也会“王者农药”一把,也会在朋友圈炫耀自己的战绩,以此博得别人的点赞和评论。

费希特曾在《论学者的使命》中写过:人注定是过社会生活的,他应该过社会生活;如果他与世隔绝,离群索居,他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完善的人,而且会自相矛盾”。

咱们的孩子喜欢玩这个游戏,可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玩的过程中与同学、朋友互动交流的更加频繁了。

简单的说就是孩子觉得身边的人都在玩、都在讨论,自己也想要参入其中而不是局外人的身份。

冲破关卡后的成就感和刺激感

《王者荣耀》打造了对战模式、排位赛模式和边境突围模式等三大模式,游戏中有坦克、刺客、法师、射手和战士等不同角色。

《王者荣耀》这款游戏的目标就是推塔直至胜利,游戏操作较为简单,菜鸟也能很快上手操作,精髓是团队协作,从概率上讲能更轻易的获取最终胜利。

《绝地求生》则是一款策略性射击游戏,每一局游戏系统自动将100名玩家投放到绝生岛上,玩家通过搜集各种资源达到让自己生存到最后的目的。

《绝地求生》是一款新奇的逃杀类游戏,模拟真实的战场,玩家只有一次机会,失败只能开局重来,“以一敌百”的刺激感无与伦比。

疏离社会逃离现实社交的手段

佛洛伊德认为:游戏是被压抑欲望的一种替代行为。当我们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时,我们常做的便是转移视线,企图通过此法来消耗我们多余的精力。

趋利避害向来是人类的本能,更何况是遇事偏向于消极逃避而不是积极面对的孩子。

当现实社会出现了孩子们无法解决的问题和苦恼时,孩子的第一反应往往是“避而不见”。

我逃离第一现场,不去听、不去看、不去感受,那么这个时候我是安全的。

那么面对孩子“开黑、吃鸡”这场战役,我们又该如何应战呢?

摸清底细,再去沟通

孩子玩游戏和学习成绩下降有没有必然的关联?WHO研究表明,在参与数字和视频游戏活动中的人,只有一小部分人受游戏障碍影响。

其特点是对游戏失去控制力,长期沉溺于游戏乃至于对其他事物和日常活动丧失兴趣,凡事以游戏为首,即使出现负面结果,游戏仍然继续或不断升级。

显而易见的如果能够合理控制时间,玩游戏就像打篮球或者下象棋一样也只是一项释放压力愉悦身心的活动。

我们不必先入为主的对游戏抱有偏见,我们担心的实质不是怕孩子玩物丧志而是怕孩子自控力不足,从而忘记学习甚至厌烦学习。

我们先要充分了解电竞行业,明确告诉孩子如果想长时间的打游戏,那就需要去做职业选手。

而职业选手的标准很高,不仅需要努力、更需要天赋,还得学会放弃其他一切活动。

如果孩子听完还是想长时间的打游戏,不妨就让孩子打一个月的游戏,再根据最后的结果用事实跟孩子分析他成为一个职业选手的可行性。

做他的队友,并肩而行

教育中最重要的是言传身教和因材施教,当孩子提出自己的爱好时,我们不要总是下意识的拒绝和排斥,反而要积极的参入进去,让孩子知道你是认同他们并且愿意陪伴他玩耍的。

大家的工作都很忙,陪伴孩子的时间少,和孩子的交流基础本就建立的不深厚,正好借此机会窥探一下孩子真实的内心世界。

我们了解的越多,就越能搞清楚孩子的的喜好和想法,自然就能更好的和孩子交流,对孩子做出更为有效的引导。

明确诉求,对症下药

当孩子身边的人都在玩这个游戏时,那这款游戏就是他们社交的中心话题,我们不能简单粗暴的要求孩子放弃这款游戏。

这样实质上就是要求我们的孩子放弃这群朋友和同学。我们的孩子是需要融入群体,而不是隔离出来,我们谁都不喜欢我们的孩子因为和同龄人缺乏共同语言而被集体孤立。

所以我们要问问孩子为什么会喜欢这个游戏呢,是为了满足社交、还是因为父母太忙而关心不够、还是现实学习的压力太大需要纾解。

明确孩子的诉求后,和孩子共同制定一个拥有具体次数和具体时间的限制的游戏约定,然后严格执行。

大势所向,俨然现在养孩子已经不单单是养大那么简单,很多时候是要求我们同孩子斗智斗勇的,科学养娃势在必行。三十六计中的“欲擒故纵”、“以逸待劳”给了我很好的启发。

我们不妨在养娃的时候“懒散”一点,秉承着多动动脑少动动嘴和手的“懒人原则”。

我们不必和孩子争,不必非赢不可;因为争是不划算的,结果只会两败俱伤。

古代的孙子兵法都是叫人不战而胜的,在今天的商场这招也被用的淋漓尽致,就是不跟对手正面抗争,用降维打击,例如康师傅就这样被美团打败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