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孩子说“不”时,爸妈要学会这三招

 亲子学乐 2021-04-06

Your Children Deserve the Best Home Education

文|云晓墨

1

周六上午,闺蜜和我微信视频,吐槽还不到两岁半的二宝,最近个性越来越强,动不动把“不”字挂在嘴边

比如,叫她吃饭,她如果正在看IPAD上的动画片,会头也不抬地说“不”。

跟她讲理,更是完全不听,还会连说几声“不”。

闺蜜只好用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强行把IPAD关了,拉她去吃饭,而小家伙通常会立马哇哇大哭起来。

为了制止小家伙哭,闺蜜只好用狠招:打屁屁。不过这一招,闺蜜用了后都会后悔,但生气时又控制不住不使用暴力。

之前常说要把二宝这个小棉袄,当成公主来宠的她,结果,让小棉袄的小屁屁挨打成了家常便饭,她自己也成了最不想成为的天天吼叫的“虎妈”。

相信很多年轻的父母都有和闺蜜一样的体会,之前认为乖巧暖心的小宝贝,一到了两三岁,就开始不听话,经常和父母反着来。

其实,这是孩子心理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

2

据幼儿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宝宝两三岁时,由于自由活动能力大大增强,各方面知识不断增多,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才会表现出越来越大的自主选择性。

对成人的要求和安排喜欢说“不”,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希望别人干涉自己的行动。

孩子的这些行为表现,其实是他认识到自我,独立性开始萌芽,生理、心理发展正常的重要表现。

心理学家把孩子在2-5岁之间集中出现的逆反行为,称为“第一反抗期”

在西方,孩子的第一反抗期被称作“Terrible Two”,直译过来,就是可怕的两岁、糟糕的两岁、恐怖的两岁、黑色的两岁等等。

Terrible Two,也就是第一反抗期的孩子,他已经有自己的想法,其实这是他发展判断力和独立能力的好时机。

所以,父母在这个时期不要觉得恐怖和焦虑,而是应该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这个时期的孩子教育问题。

如果一味地要求孩子事事都听父母的,总是以斥责和命令,甚至暴力的方式去对待孩子的逆反行为,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判断力和独立能力,也会影响亲子关系。

3

心理学家说,第一反抗期,也是孩子个性形成的关键期,父母的态度、情绪、方式方法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个性品质的形成。

以下三种方法,父母只要懂得运用,就能顺利引导孩子,帮他塑造良好的个性。

用平等的姿态去体察孩子的世界

好多年前,我曾在书上看过一个印象很深刻的故事。大意是这样的:一位妈妈带着几岁的儿子,去一家自助餐厅参加朋友举办的party。

来参加party的朋友很多,自助餐台上的食物也是琳琅满目,这位妈妈心情大好,不时和一些朋友打招呼,可她的儿子却突然对她说:“妈妈,我想回家。”

妈妈以为儿子随口说说,便笑着对他说:“宝贝,这家餐厅多漂亮啊,有这么多友好的叔叔阿姨,还有这么多好吃的,我们晚点再回去。”

听妈妈这么说,儿子似乎要哭的样子,委屈地说:“不,我不喜欢这里,这里一点都不漂亮,我想回家。”

这时,妈妈才重视了起来,她随即蹲下去,准备问儿子为什么不喜欢这里时,突然她自己便发觉了原因。

原来,在儿子的视线高度内,看到的全是密密麻麻的双腿和臀部,在来回走动或扭动,哪里有什么漂亮的风景和美味的食物!

妈妈发觉到这点,心中很是动容,原来大人认为的美好场景,在孩子的眼里看到的却是恐怖的画面。

她温柔地抱了抱儿子,轻声地对他说:”好,宝贝,我们现在就回家。“

很多父母,可能都会遇到上面类似的情况,比如带孩子去朋友家串门,才到朋友家一会儿,孩子就哭闹着要走。

这时,父母可能就会觉得孩子不懂事,甚至根本是无理取闹,故意与大人反着干。

如果此时,父母用批评的口气对孩子说:“我们才来你就要回家,你真是不乖!”

那么就会对孩子造成了心理伤害。在父母的眼里,朋友是熟悉的人,在朋友家也不会觉得拘谨,但对孩子来说,这是一个让他没有亲切熟悉感的环境。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应该像这位妈妈一样,蹲下来,保持与孩子相同的高度,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他眼中的世界,用拥抱安抚他的不安情绪,尊重他的合理要求。

《和孩子一起成长,是最好的教养》一书中写道:让孩子感到被关注,孩子会觉得这个世界充满爱和理解,而不是冷漠和忽视。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内心会更加的温暖,会更加疼惜心爱的人。

用“二选一”方式控制孩子不合理要求

爱迪生说,性格的教育是教育的主要目的。

孩子的合理要求,父母要学会尊重,但不合理的要求,父母也不能听之任之,让孩子养成骄纵的性格。

你骄纵他,但他长大后,老师、同学、上司、同事、社会不会骄纵他,骄纵的个性只会让他四处碰壁。

所以,对于第一反抗期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如果你和他讲道理无效,不妨试下用“二选一”的方式来代替,效果会更好。

比如,我家宝宝很喜欢坐摇摇车,有次把我身上的几个壹块硬币坐完了还不肯走。

后来我再带她去坐摇摇车时,便只拿出两个硬币在手上,然后问她:“宝贝,妈妈身上只有两个硬币,宝贝今天是坐一个还是两个?”每次小家伙都会开心地说两个。

我这时就会再问她:“好,那宝贝就坐两个,两个坐完了我们就回家,好不好?”小家伙当然就会说好了。

其实,我两次的征询,看似给她选择权,实际上是给她设立规则。通常,两个坐完后,她就算有点不舍,也不会要求再坐了,因为她要遵守自己之前答应的规则。

像闺蜜的女儿,当她在看动画片时,就不肯去吃饭,闺蜜可以尝试跟她说:“宝贝,我们下午是去游乐场玩,还是去超市玩啊?”

这时,孩子的大脑就会很自然地回想起,之前在游乐场和超市玩的情景,她就会作出一个选择。比如,她选择了去游乐场玩。

孩子作出选择后,闺蜜就可以对孩子说:“好,那听宝贝的,妈妈下午带宝贝去游乐场玩。那宝贝把IPAD关了,先去吃饭,吃完了我们就去游乐场玩好不好?”

这样做,既转移了孩子的注意力,控制了她看IPAD的时间,让她在该吃饭的时候去吃饭,也给了孩子选择权,维护了她的自尊,她自然就会乐意听妈妈的话,不会变本加厉地连说几声“不”了。

不过,父母要注意的是,答应孩子的事,无论多小,一定要信守承诺做到。

小时候我们听过的《狼来了》的故事,父母自己也要引以为鉴,以身作则。如果老是对孩子食言,孩子以后就会认为父母说的话都是骗人的。

长此以往,不但无法和孩子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和默契,也会对孩子以后的三观产生负面的影响,他很可能会成为一个没有诚信的人。这对他未来的感情和事业,都是有弊无益的。

让孩子去体验尝试与成功的快乐

父母的事事包办,过度保护,往往也是导致孩子说“不”的原因。好奇心的驱使及强烈的自主愿望会使孩子什么都想尝试,什么都想自己动手做。

如果过度地包办代替,会使孩子失去很多学习探索的机会,也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

我家宝宝在两岁四个月的时候,就明确地表示不肯让我给她穿裤子了。

每次给她洗完澡的时候,她只肯让我帮她穿上衣,上衣穿好后,她就要到床上去,然后自己来穿小内裤和睡裤,我如果要给她穿,她一定会大声地说“不”。

我如果再坚持,她便会跑到离我较远的床的另一边去,然后自己坐下来慢慢穿。自从试出她这种反应后,我便再也不帮她穿裤子,就让她自己开开心心地去尝试

而我,只需要坐在旁边,一边看着她穿,一边夸奖她“哇,宝宝真棒,会把左脚穿到左边裤子了”、“会把右脚穿到右边裤子了”、“哇,穿对了”、“会把裤子拉上来了”……

通常,我一边夸她,她也会特别开心地夸自己“宝宝会穿裤子了”。

穿裤子这件在大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就成了我和孩子之间一个快乐的互动过程,也让孩子体验到了尝试与成功的快乐。

当然,如果孩子穿错了或穿得不整齐,父母的帮忙肯定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个时候,孩子通常不会去反抗的,因为穿错了,她的身体也会觉得不舒服。

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说,教育的最高目标不是知识,而是行为。

在生活中,孩子想自己动手做的事,比如叠衣服、整理玩具、收拾碗筷、扫地等等,都让她尽情地去尝试,去探索。

并且,在孩子尝试、探索的过程中,父母不要批评、指责,而是要不断寻找值得赞许的地方,并且不吝于对孩子的夸赞。

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也锻炼了她的动手能力,更让她增加了自信,体验到了尝试与成功的快乐。

所以,孩子的第一反抗期并不可怕,父母只要用耐心和爱心去正确引导,就一定能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我们做个好爸妈,孩子才会做个好孩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