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凯 | 《我与地坛》——“可是太阳,每时每刻也都是旭日也都是夕阳”

 单向独白 2021-04-06

这是『思想周刊』的112篇文章

-START-

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那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
当然,那不是我。
但是,那不是我吗?

——《我与地坛》的结尾节选


推荐史铁生先生的另外一本书《命若琴弦》

《阿甘正传》里有一句经典台词:“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会是什么味道。”当我们被投掷到人世间的时候,就注定了一切都是个未知数。没有人会准确地预言到自己会如何有计划地度过一生,因为我们总在瞬息万变的世界里,追着“计划永远赶不上的变化”。“由谁去充任那些苦难的角色?又由谁去体现这世间的幸福、骄傲和快乐?只好听凭偶然,是没有道理好讲的。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谈到史铁生,有人说他是“被上帝抛弃的人”,原本风华正茂的他,正值青春岁月,就被无情地宣判为“瘫痪”。他在“最狂妄的年龄废了双腿”,又被命运无情捉弄,却依然教会我们好好活着。我们都天真地以为“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肯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可在他的命运里,却还是被残忍地捉弄,已逾而立之年的他竟然又患上了严重的肾病。年过半百,却又经常通过透析来维持因尿毒症而备受威胁的生命。也有人说他是“被上帝吻过的天使”,他用文字去热爱那爱捉弄人的上帝、也热爱着这个“残酷”的世界。

初读《我与地坛》,我刚上初中,当时只是觉得文字画面感强,文笔简单而又饱满,读起来朗朗上口。从第一节讲“我”与地坛过渡到第二节母亲与地坛的时候,情感上有很大的飞跃,很容易打动人。接下来的几年里陆续把史铁生早期的作品都看了一遍,才认识到,最吸引我的,是文中郁结的宿命感。他因为“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所以“失魂落魄”,不知道要拿自己的人生怎么办。在这样的情况下,他选择用思考来代替一般人的生活,用别人不敢提出的问题拷问自己,然后把思考写成隽永的文字。有人说他是“用生命来写作”,其实他自己在《我与地坛》的第六节里说得很明白: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是这种对生命的热情让史铁生的作品充满魔力。可如今随着年岁的增长,再凑近《我与地坛》,总有说不出的滋味和无尽的感想,由衷感到这是作者与生命的一段对话。史铁生的著作是离不开死亡这个话题的,不知死焉知生,向死问生,这是他探索生命意义的一条蹊径伟大的作品往往都是作者本身的一部成长记录史,不仅支撑着作者自己的信念,也砥砺着迷茫的一代。

千千万万的苦难突然降落到一个年少方刚的少年身上,仅仅让我们从最远的旁观者角度,就顿觉深深的绝望。可在史铁生的命运里,来了一场超成功的反转。他将自己浓缩并逃离到一个古老的地坛,从此开始了心灵最深处的共鸣。有时候他也会烦躁,甚至厌恶这个充满恶意的世界,但他仍对这个世界抱有无法我们都无法想象的感念。试问一个人该有多强大,才能发出“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的声音?当地坛成为他内心的治愈良药,越来越成为他心底的依靠,无不在引导着他以一种更乐观地姿态活着,再去坦然地面对磨难和死亡。一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其实也早已远远超过我们成千上万倍,我们总会恐惧着日常琐事,更害怕着人从一出生就要去思考的关于“死亡”,以及“人为什么要活着”的问题。

在《我与地坛》中,作者最愧疚的莫过于母亲,就像他在文中道出的那样:“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他的母亲虽平凡,却最伟大。人生的长路上,总是有人在替你操劳,就像“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亲人往往就是我们生命中的一道光,即使再黑暗的夜,我们还是脱离不了到达彼岸的方向,所以千万“别学着跟母亲倔强”。史铁生孤独而倔强地行走,走过生,却渴望死;走过绝望,却寻找希望。每每读《我与地坛》,多的是对人生的思考,多的是对生活的坚定,多的是对命运的坦然。总有一天,当你熬过所有难熬的日子,品尝过人生的百味,再不经意地回头看,一路上所有受过的苦难都终会照亮你前行的路。世界囊括无尽精彩,也容纳无尽苍凉,即使这样,我们也要努力地去认清它,然后,努力爱它。

在《墙下短记》中作者记录了他的一则童年轶事:曾因为某事和少时好友关系破裂,竟致史索回以赠与的礼物。作者这样描述当时的心境:茫惶。没错,就是茫惶。我们或许也曾体味过那种滋味,怅然若失。失去了什么那?仅仅是友情吗?那还不够,失去的是我们人生某个阶段的某种意义。你们曾如影随形的那段岁月就这样失去了光彩。又好像一段感情的结束,无论你再怎么不齿你曾经的伴侣,都会有心痛,至少也会有茫惶和某种的不舍。曾经最重要的人,曾经最难忘的岁月一下子被变轻,轻的让你窒息,轻的让你禁不住对爱甚至对生命的意义产生疑问和恐惧。无论你察觉与否,你的生命总围绕着意义二字,占有它时的幸福,骤然失去的痛苦,都慢慢沉淀在岁月里,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我们为什么不能抱着对过去宽容和尊重的态度那?这也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宽容和尊重。

史铁生在最美的年华瘫痪在床,这种沉重的打击,也是对他人生意义的质疑和打击。他不再能走,奔跑,跳跃,再也不能离开轮椅。他怎么去工作,又怎么去赢得爱情。这无疑是对他生命意义的一种剥夺。怎么办?是屈服还是抗争?是愤懑扭曲还是平静而坦然?在经过了如此的磨难,哪怕他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我想他所认为的人生最大的意义一定不是他所得到的鲜花与掌声。因为没有人会因为他的成功而对死亡做到如此的坦然。可有一样是死神带不走,那就是过程。在苦难中爱人不离不弃的相守,生活中有哭有笑的过程经历,才是史铁生生命中最为珍贵的东西。人生从来不是一个点,人生更像是注定回到原点的弧线。人生的意义就在这段已经知道终点的人生旅程中。

在人生最为黯淡,最为无助,最为绝望的时刻。史铁生来到了一个地坛,一个被废弃的古园。正如书中所说“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在地坛这样安静的地方,史铁生开始思考困扰他的问题,在一次次的观察和思考中,他获得了对人生的全新的思考。一直困扰他的三个问题,一要不要去死,二为什么要活,三为什么要写作。这些问题一一得以解答。因为不甘心,因为机会难得,所以要活下去。写作的目的是好好的活着,更是自我价值的体现,如书中所说“为了让那个躲在园子深处坐轮椅的人,有朝一日在众人眼里稍微有点光彩,在众人眼里也能有个位置”。对于双腿残废的史铁生而言,找到人生的目标,找到前进的方向,就如同在死胡同的人,忽然找到了出去的路。而这条路走好了,或许会是人生的另一种灿烂。

人生的苦难,在某些程度上磨炼了一个人的意志。躲不过去的苦难,只能熬过去。史铁生在地坛中看四季变换,看人事变迁。他带着小本子,随时随地写作。无论风霜雨雪,他坚持到地坛,坚持写作。终于他的作品被人认可,获得大大小小的奖项。写作之路越来越顺利。当史铁生的写作取得成绩,他想要与自己的母亲分享,想要让母亲自豪快乐的时候,他的母亲却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史铁生在经历双腿残废的痛苦之后,又再一次承受失去挚爱亲人的锥心之痛。他在心里无数次的问苍天,为什么让自己的母亲走的这样早,为什么不让母亲看到自己获得的成绩。同时愧疚于让生前的母亲为自己而忧心神伤,没有过上一天舒心的生活。他在地坛中不停的自我思考,自我反思。最后他明白了因为母亲过的太苦了,所以老天要带她走。这或许是另一种解脱。

“命运而言休论公道”,“看来差别永远是要有的,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是啊,命运是不可控的,无法去说公道的。人生的苦难有太多的偶然性,谁也无法去究起本质原因。我们的生活的不确定性,让我们无法知道下一次我们会遇到什么,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如果有一天人生的苦难忽然来临的时候,希望我们坦然面对,并且勇敢的与它交锋。我们可以被苦难伤害,但是我们绝不能被它打败。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对于这仅有的一次,我想我们应该好好把握。诚然,人生难免有许多坎坷,但这不应成为逃避生活的理由,又有哪个人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呢?与其悲伤痛苦,草率结束自己的生命,何不将它看作是生活赐予我们磨练自己的机会呢?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正是有了这些磨练,才使我们体味到人生的乐趣。我们应该懂得热爱生命,重视生活的磨练,体验友爱、负责、学会珍惜自己,省悟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古人尚知“留须蓄发”,谓之“父母所赐”,我们当代青年又岂能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生命,是一个生命最起码的责任;尊重生命,是一个生命对他的母亲的敬重。

在对母亲的描绘那一节里,作者母亲的故事引起了当今很多人的共鸣。从古代开始,“子欲养而亲不在”的说法就流传甚广。并不是今天的繁忙工作和或者作者那年代里的什么原因疏远了孩子对母亲的情感,减轻了依赖,也不是古时候的交通问题或者社会原因阻隔了亲子交流。千年万年都不变的,是人的本性。作者描述的母亲,又稍有不同。她不只是在像今天的父母一样担心孩子的生活、工作,她是在担心年轻的史铁生的生命,该如何走下去,她在忧虑的是一名残疾的孩子,不能抛弃也无法管束。谁看到史先生对母亲的追悔与思念,都会为之心疼。有时候比起像史铁生先生一样的不幸的人来想想,觉得自己很走运,却又怕这份运气不再。但是,文章另一节中史铁生先生把自己的不幸提升到了一种我从未想过的境界,而让我对所谓的运气停止了思考。

我还想讲讲的,便是这另一部分了。史铁生先生在后几节中,让我们看到了他的不羁,他仿佛不甘于做在轮椅上,就这样向命运投降,但却有不得不努力地去找一种说法,让自己相信面对命运才是更好的。我曾以为,如果我出了什么事让我的命运变得很悲催,我就要像海伦凯勒之类的人一样去打败命运并做自己的英雄。我知道史铁生以后,我真的吃惊了。史铁生先生接受了这一切,没有做出轰轰烈烈的反抗,没有表现出太多的英勇,而是找到了解脱。他的做法给了我不一样的思想,全新的理念。作者认为一切幸运与不幸都是相对的,甚至认为上帝让他残废是情有可原的。我做不到。但是我敬佩。看着许许多多在地坛里的过客,他或许也看穿了世界的规则,看透了人生的意义,给了自己一个解释。

史铁生没有放弃自己的生命,顽强地走了过来,文坛上多了一个新秀。当他的第一篇文章被发表的时候,他想与母亲分享快乐,但母亲没有留下过什么隽永的誓言,或要恪守的教诲,只是让他活下去,简简单单真正做到善待生命。作者感受到了母亲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很遗憾的是,他的母亲再也不知道了,已经永远在天涯守护着他。我们的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很多东西失去后才懂得珍惜,才知道他的珍贵,但有时已经晚了。

他的车辙碾过地坛一寸寸泥地,把俯在轮下低转的空气也一并碾进去,我也可以用这样一种虔诚的姿态去看缓慢入眼的风景,一如当年他也如此行走园内,他的心灵好似一条落满尘埃的山径,又一点点在地坛的陪伴中得以清扫。多年前我也读过史铁生的两篇短文,《秋天的怀念》和《想念地坛》,那时我读不出他文字里的孤独与悲凉,至少那个时候的我是认为他孤独。如今再读《我与地坛》,我只是比以前那个自己更读懂了一些,那种穿山越岭而渗入人心的惊醒的力量。

史铁生走入地坛,也不知道为什么选择地坛,他说地坛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这是写文的十五年前,那时“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认为自己是最不幸的那一个”,而地坛给予他的,只是时间与空间上一刹那的停顿,是一段距离,他可以逐渐了解到这世界带给他了艰苦,也要他从这艰苦中崛起,带来热量与光明。当我读到他说就命运而言,修论公道后,又说出“我常以为是众生渡化了佛祖”,我良多感悟,他渡化了地坛,他渡过罪孽以后也得到了福祉。他在地坛,地坛也在他心里。

王小波在《黄金时代》写过这么一句话:“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而命运给史铁生第一记重锤的时候正好是二十一岁,是一生中的黄金时代,也许今后漫长的人生中我们也终将领悟到,当时他领悟的:生和死会交换位置,死亡变轻了,而活着,才是最沉重的事情。整本书里给我最多感触的文段是:“上帝从来不对任何人施舍'最幸福’这三个字,他在所有人的欲望前面设下永恒的距离,公平地给每一个人以局限。如果不能在超越自我局限的无尽路途上去理解幸福,那么史铁生的不能跑与刘易斯的不能跑得更快就完全等同,都是沮丧与痛苦的根源。”现实的冷峭总是令我们无法抗拒,可是同时现实也是公平的,付出和偿还总是相生的,从遗憾中反抗或者顺从都会诞生不同的生存价值与体现的结局,那么我们不同的理解了幸福,最终能得到的得到,得不到的释怀,是不是这种公平,就会成为我们接受现实的缘由。

有人说,是苦难成就了史铁生。可是谁愿意承担这一份苦难呢?谁愿意感恩苦难?史铁生遭遇了,也被折磨的颓废甚至疯狂,他的文字时而清醒时而绝望,他有时是一个风度翩翩的少年,有时是一个落魄蜷缩的垂暮老人,无论他看起来是一个如何的模样,你都能在《我与地坛》里读到,他是一个心灵健全的人,他咬着牙走过黑暗的路途,也在最终升华了自己的生命。

没有人能够参悟生命的本质,就像没有人能够说清楚人生的意义。即便如此,我们依旧不甘心一人只有一次的生命在还没开始绽放就枯萎凋零。既然不着急着去死,那就试着活一活吧。我很喜欢史铁生与一个作家的一段谈话。当史铁生问及写作动机时,谈话作家的回答真实而又直率:“为我母亲。为了让她骄傲。”我很能够理解这位作家的初心,就像史铁生谈及自己为何写作:“为了让那个躲在园子深处坐轮椅的人,有朝一日在别人眼里也稍微有点儿光彩,在众人眼里也能有个位置。”相比较于以文学为理想的作家,这样的理由并不见得有多么崇敬高尚,但我却觉得它鲜活而又赤诚。可别忘了,人真正的名字叫做欲望。史铁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害怕自己的努力不被认可,害怕写作灵感有朝一日枯竭,害怕死亡也害怕活着⋯⋯终有一天才发现,原来“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既然写作成为一根维系活着的救命稻草,那么不如把自己杀死在死前的恐惧中,在不得不写作的园地里开辟出一条康庄大道,罪孽和福祉也在这园子里交织融合。

在你的命途中,可能穿枝拂叶便能走过,也可能将要你披荆斩棘,落下眼泪。倏然风起的时候,你是否也会依附在某一种意象之中,在某一种思索的过程中,不知道选择人生的哪一个出口,在哪一个结局哪一页文字的精神里得以永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