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冒毛匋小考

 昵称37581541 2021-04-06

图片小考

作者:姚明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问题的提出

敦敏、敦诚和曹雪芹是好朋友,他们常在一起诗酒唱和。敦敏所著的《懋斋诗钞》中即有好几首与雪芹有关的诗,如第66题为《赠芹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4月,页54):

赠芹圃
碧水青山曲径遐,薜萝门巷足烟霞。
寻诗人去留僧舍,卖画钱来付酒家。
燕市歌哭悲遇合,秦淮风月忆繁华。
新愁旧恨知多少,一醉图片白眼斜。
图片

诗中描述了雪芹移居西山后的生活环境和状态,最后一句中的“图片”一词,似不常见。

图片

无独有偶,该书第106题《九日和敬亭韵》(页85),诗中也用到了“图片”一词:

九日和敬亭韵
不把茱萸兴自豪,青丝幸未带霜搔。
题餻诗自惊飚馆,拄笏谁能识马曹。
但得有钱堪纵饮,何须循俗强登高。
西风秋老黄花徤,一醉图片读楚骚。
图片

二首诗中的“图片”一词,看文意应为醉酒之态。如《题芹圃》中的“一醉图片白眼斜”,讲的就是曹雪芹一喝醉,便像阮籍那样白眼斜世。诗读到这里,意思也就大致明白了。

但是,几位著名学者对此二字有不同的识读。这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想探究一番。

图片

图片

二、几位学者的不同识读

第一种识读。著名学者余英时先生将此二字识读为“毷氉”。他在《红楼梦的两个世界》中(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2月,页212),直接把“图片”写为“毷氉”(下图)。

图片

第二种识读。吴恩裕先生、冯其庸先生的识读一仍原文。下为吴恩裕《曹雪芹丛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2月,页183):

图片

下为冯其庸、李广柏《红楼梦概论》(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10月,页26):

图片

第三种识读。胡适先生在《红楼梦考证(改定稿)》中,将此二字识读为“酕醄”(《红楼梦研究资料选辑 第二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10月,页18):

图片

按:胡适先生此诗抄于《熙朝雅颂集》,而《熙朝雅颂集》中此诗的来源是《懋斋诗钞》。故二者文字虽略有不同,然诗系同一首无疑。

图片

图片

图片

三、对本字、字意、字音的考证

首先考证本字。从本字来看,“图片”二字,“图片”即“图片”,而“图片”是“毷”的异体字,因此,“图片”的本字是“毷”。

哪怕“毷”字没有图片这个异体字,将“毷”写成“图片”也没有问题。因为在书法、篆刻中常有这种左右互换的现象。这或许是为了体现古意,或者有章法布局等方面的考虑。

“毷”字在使用时多和“氉”组成叠韵连绵字“毷氉”(王力《古汉语字典》,下图)。余英时先生的识读或本于此。

图片

再说“图片”字。“图片”字在《说文解字》、《康熙字典》、《古汉语字典》(王力)、《辞海》、《辞源》、《异体字字典》中均查不到。同时,图片并不是“氉”的异体字。“氉”有异体字,但写作“图片”而不是“图片”。

图片是醉酒之状,那“图片”字会不会是“醄”的异体字呢?“醄”确有异体字,但不写作“图片”而写作“图片”。

由此推测,“图片”字很可能是一个写错的字。

上述字形考证表明,“图片”二字不能轻易认定为“毷氉”,因为“图片”与“氉”的字形实在相差甚远。那么,从字意上看呢?

考证字意,“图片”和“毷氉”虽都是叠韵连绵字,但意思却不相同。“图片”讲的是外在状态(醉态),“毷氉”讲的是内在心情(烦闷)。

敦敏的“一醉图片白眼斜”或“都付图片醉眼斜”,说的皆是雪芹在酒醉之后佯作颠狂、白眼向世之状。

“毷氉”却不是喝醉的意思,而是心情烦闷、懊恼的意思。《康熙字典》、《古汉语字典》(王力)、《辞海》、《辞源》等对“毷氉”的解释均为:烦闷。

如《古汉语字典》(王力):[毷氉]叠韵连绵字。烦闷、烦恼。唐 李肇《唐国史补》下:“不捷而醉饱,谓之打毷氉。”五代前蜀 韦庄《买酒不得》诗:“停尊待尔怪来迟,手挈空瓶毷氉归。”(下图)。

图片

“毷氉”是不是特指喝酒后的烦闷呢?显然不是的。上图《古汉语字典》中所列韦庄的诗即可为证。因为诗题是《买酒不得》,内容有:“手挈空瓶毷氉归。”说的是没有买到酒而心情烦闷。

又如《康熙字典》(标点版,页546)亦释为“烦闷”:

图片
字典中的“举子不捷而醉饱,谓之打毷氉。”意思是考生通过吃喝,来拂除没有考中的烦闷。“不捷”是当时的流行语,意思是考试未中。此句见《唐国史补》卷下,文中列举了许多当时考举的流行语:
图片


进士为时所尚久矣。……将试各相保任,谓之“合保”。群居而赋,谓之“私试”。造请权要,谓之“关节”。激扬声价,谓之“还往”。既捷,列书其姓名于慈恩寺塔,谓之“题名”。……不捷而醉饱,谓之“打毷氉”。匿名造谤,谓之“无名子”。退而肄业,谓之“过夏”。……此是大略也。(下划线为笔者所加)


图片

因此从字意上看,“图片”是酒喝醉,“毷氉”是烦闷,二者意思不同。

第三考证读音。“图片”二字是形声字,似应读为“mao_tao”。而“毷氉”二字也是形声字,但读为“mao_sao”。那么,有没有形容喝醉、读为“mao_tao”的词呢?

胡适先生所识读的“酕醄”,读音即为“mao_tao”,词意即谓“喝醉”。

《康熙字典》、《古汉语字典》(王力)、《辞海》、《辞源》等对“酕醄”的解释均为:酒喝醉。

如《康熙字典》(标点版,页1269):酕醄,醉也。《类篇》:极醉貌(下图)

图片

图片

再如《古汉语字典》(王力,页1491、1496):[酕醄]叠韵连绵字。大醉的样子。唐 姚合《闲居遣怀诗》之六:“遇酒酕醄饮,逢花烂漫看。”《西游记》五回:“吃勾了多时,酕醄醉了。”(下二图)

图片
图片

上述考证说明:“酕醄”的意思是“酒喝醉”,“毷氉”的意思是“烦闷、烦恼”。因此,我认为胡适先生识读为“酕醄”,符合“图片”本意,是正确的。

那么问题来了,敦敏为什么把酒喝醉写成了“图片”呢?

笔者推测,敦敏在写“maotao(酕醄)”二字时,第一个是同音字错写,把“酕”错写成了“毷”,而且在写的时候写成了“图片”,由于惯性思维,连带着把第二个“醄”字又错写成了“图片”。

最后,既然“图片”字在各种字典中均查不到,不知吴恩裕、冯其庸两先生的文章中,“图片”字是如何印出来的。特别是吴恩裕先生的《曹雪芹丛考》出版于1980年,那时候还是铅字排印。或许是拼出来的吧。于此存疑,以待方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