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学习太极拳推手之 —— 挒法和靠法

 洪式太极 2021-04-06

洪式太极——通过力学原理阐释实战技击;通过人体经络运行感知节节贯穿;通过辩证哲学述说平衡与和谐。本微信平台愿与世人共同探索太极拳的奥秘和唯美!

征稿邮箱jy6108@163.com    

 编者按:本文摘录自洪均生先生的原稿文字《太极拳之推手》。

挒法“挒”字在字典上解为拧转而撕裂之意。太极拳的挒法与之相同,是制反关节的手法。挒的缠法也采用双顺,它和捋手的配合不同。挒是前手低于后手,捋则后手低于前手。採法虽亦后手较高, 但用逆缠引进,而且高与眼齐。挒法则后手贴在心口,引住对方腕部,劲向上提,前手搭在对方肘关节外上侧,劲下塌外碾。讲到劲,挒法 开始只走一分合力,接着就转为分力。所以从效果看,採的对方被引 进后,身向我身右后方倾跌;捋的对方被引进后,身向我发劲的左或 右前斜角侧着旋转出去;挒的对方被发出的方向是向我前方跌出。总起来说,不论採、捋、挒法,都能达到我顺人背的。

挒法也分单双。如倒卷肱退左步是左挒法,退右步是右挒法。二 路斩手第二动作是下挒法,第三捣碓第三动作是右手单挒法。陈师常 说:挒法制对方的反关节,能伤人肘臂,不可轻用。同学们互相试验,也应特别小心,以免误伤。

靠法陈式拳靠法分肩靠,而且有肩外侧、肩头、肩内侧的区别,也有背靠、臀靠、胯靠、膝靠之分。它是双方躯干最接近而化解、反攻最快的着法。比如下象棋,一切棋子的移动都是为了攻击将帅或保卫将帅。靠法等于棋中的士,肘法则等于相。虽有保将帅的作用,却不许出圈。

肩外侧的靠法,是同肘、手配合着循环而发的。或从挤变肘靠,或从靠变肘挤,这是常用的方法。肩头的靠法是从早期陈式的七寸靠而来,此种动作,今已无人能练。肩里侧的靠法是两人双方进步,手的缠法违反右来右迎,左来左迎的常规,而以左手引对方右手,右手引对方的左手,侧身进步,以进步时的前肩靠对方的胸部的着法。

背靠与臀靠,都是对方从背后搂腰,或左右旋转,或裆向下塌,如穿地龙的臀部下坐的姿式,用以压对方膝部的着法。胯及膝靠则是双方 在进退步时,胯、膝接触时用的。但与步的套、衬不同,而分别用胯 或膝的顺逆变化发着。其常规是:套法的步法是左腿逆缠进到对方的 右腿外侧,右腿逆缠进到对方的左腿外侧。膝部要贴近他的膝部上方,再加大逆缠,名为胯靠;在对方的腿自然形成衬法,化解的缠法要走 顺缠,以膝部制其胯部,名为膝靠。如以逆缠进在对方腿的里侧,则为衬法,只能进在对方脚腕近处,不可进得太多,以免转折不灵。这 种一套一衬的步法是经常用的着法。还有一种专用的腿靠法。如一路 拳的退步双震脚及金鸡独立的膝部,都属于膝靠法。但这种着法,稍不注意,便有伤人性命的危险,学者万万不可轻试。

“洪式太极”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hongshitj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