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引用电影例证时 注意保留批判性

 广院孺子牛 2021-04-06

在即兴评述中,不少学生会使用电影来作为评述的例证材料,这是一个很好的做法,包括我自己在教学中,也会鼓励学生敢于使用电影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依旧有一些问题需要提醒学生们注意。这些问题不仅仅存在于艺考生中,对于报考二学位的大同学们来说,也同样要引起重视。

我就以前段时间热映的《我不是药神》为例来说明吧。

首先,在使用一个电影作为评述的例证材料时,先要明确这部电影适用于哪些话题。《我不是药神》最明显的,可以用于医疗卫生领域,具体来说,浅显一点的话题像是“医疗体制改革”,稍微难一点的就是医疗体制改革的延展话题——“确立医药分离的医疗体制改革目标,以脱离旧有的以药养医的医疗体制”等等。

而我要着重说明的,是同学们在准备这个例证材料时,一定要习惯性的以批判性的眼光,全面的对该材料重新进行思考和定义,而不能仅仅看到它的豆瓣评分、猫眼评论、观者口碑等等。

比如,《我不是药神》的核心元素是围绕着一款抗癌药展开的,4万块一瓶,堪称天价。但是,生产厂家在这款药的研发过程中,耗时多久,投入了多少?影片中并没能详细介绍,你应该在观影后对此进行了解。

如果你稍作了解,就会发现:1、一款对重大疾病有显著治疗作用的新药,要经过长达数年甚至十数年的研究开发,并需要投入巨量的资金;2、在西方国家,新药的研发基本上都是以企业为主导来进行,企业在开发过程中其实也无法确保该款药是否能成功;3、但也要明确的是,企业终归是企业,在它的产品定价中,不仅包含了研发成本,也包含了因为这款新药所具备的市场垄断性,而孽生的高额利润。

当你了解到这些背景材料时,对你之后更好的使用这则例证,将会有很大的作用。最简单的例子,你的表述很可能会从“前段时间有一部热映的影片叫《我不是药神》生动的表现了人们看病难的现象”,不知不觉间变为“虽然《我不是药神》这部影片并没有向人们展示出制药企业研发一款重大新药所要投入的巨额成本,但即使这样,依旧不能转变我对于制药企业,甚至是国家医药卫生主管部门,应该在减轻患者就医压力这件事上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的态度”。显然的,后面一种表述方式,采用了更高级的先抑后扬的表达方式,向考官展示了你扎实的口语表达功底。

学生们其实很习惯使用批判性思维,甚至有时我会觉得使用的有些过度了,毕竟不是每件事情都需要去鞭笞。可是,往往是一些已经收获了大众口碑的艺术作品(比如电视节目,比如电影),考生们忽略了它可能也具有批判性的一面,而容易调入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陷阱。敢于质疑,敢于批判,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是其一;同时要去主动的搜集材料,去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是Critical thinking的两个步骤。

希望在之后的课程中能让我听到你批判性思考的声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