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婆婆也是妈

 齐帆齐 2021-04-06

每次放假回老家就是我最享福的时光,简直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感觉自己似乎还是那个没长大的无忧少女。


这一切因为有婆婆这个保护伞,她比我大20岁,是个60后,相比她同龄人还算蛮年轻的,在农村老家她一初中生在奶奶群里也算有点文化的,婆婆爱说爱笑,风风火火,勤劳能干,更难得的她有颗博爱大爱的心,因为老公并不是她亲生的,她不管是对我和老公,还是我的儿女,都不比别人亲生的差,有过之而无不及。

让亲戚周围人尊敬佩服不已,她大半生命运多舛,她改嫁来时,我老公已八岁,他弟弟四岁。

五一假期我是晚上的车票,那天一大早,婆婆就去菜市场买来鲢鱼,去老家的菜园地里摘了许多新鲜扁豆、莴笋,婆婆把大鱼切成段,再用粉裹了一层用油炸熟,这样便于存放,不容易坏,可以吃上一周,又炒了两大瓶咸豆角,从早忙到中午,都是为我准备吃的,满满的都是爱啊!

都说婆媳关系难处理,两个从不同的家庭走出来的,为人处世,性格特点,生活习惯,都自然不一样,更重要的婆媳都分取着同一个人的爱,难免就会有摩擦、有矛盾。

在我结婚的头两年,也会有这样的小摩擦,婆婆觉得自己辛辛苦苦养了15年的儿子,所有的情感都转移到我身上了,很不习惯,感觉自己这多年的心血付出都是白白浪费了,她会怀疑自己养大一个没有血缘儿子是巨大的错误。其实就算是亲生的,所有的婆婆们开始也都会有这种想法心态,这是逐渐磨合的过程。

(一兜大鱼一兜小鱼)

我打心底很理解她,觉得她命途坎坷,真心不容易,能待老公兄弟如此用心无私,他们出门都是手挽手,亲密无间,不特意说任何人都看不出是后妈的。

那些年他们上学报名雨天接送都是婆婆去,而且那时他们家特别穷,有年过年时连五元钱都拿不出。俗话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何况家里还有个常年生病的,绝大多亲戚是有多远躲多远,只能靠借高利贷度日,二分息、五分息的借,一个窟窿填补另一个窟窿,形成恶性循环,如此艰难婆婆也未放弃这个债务重重的家。

为答谢别人的借钱,或谁家的帮助,婆婆亲手做很多双布鞋送给债主家,除了还利息还得多还稻谷给人家,她白天忙田地的事、开拖拉机、打稻谷、打油菜籽,因为公公身体不好,出力的事都是她干,家里家外全指望她支撑。

晚上在昏黄的灯光下一针针的手工上鞋面、纳鞋底、手都被戳成许多小洞出血,又磨成厚厚的茧,冬夜手冻僵了、脖肩酸了,抬起眼揉一下再继续……任劳任怨,自己多年没添过新衣,即便过年都是穿别人给的,却每年都给他兄弟俩做套新衣服,天下的继母估计没几个人能做到这般。


婆婆种的

待我做了母亲后,愈发觉得她心胸博大,境界之高,即便她有时心情不好,说了啥,我也从不会冲她一句话,我也常常同老公讲,婚后,你应该比以前对妈更好,才能让她觉得,儿子娶了媳妇,并非忘了娘。

慢慢的我们关系越来越好,她现在老说疼儿子不如疼儿媳妇,我不管去哪还是回家,都是她帮我提包接送我,还做我喜欢的美食给我吃又是带的,山粉圆子烧肉,包饺子,干笋子、梅菜扣肉、干鱼……等等。


去年正月,把婆婆拥有第一部智能手机,我手把手教会了她打字、语音、拍照、视频和发朋友圈,现在她一个人都能熟练的操作,空时她戴个老花镜,也会刷刷微信,主要看家人亲友的朋友圈和一些文章,每周我和婆婆至少视频一次,问候问候下、再侃侃大山。

那时为了“逼”她学用智能手机时,我会说她,你不要总想着自己老了,你这么聪明,只要你肯学啥,比谁都强,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反正有无线网,你没事胆放大点,多按按就自然都会了。

常常我会开玩笑调侃她,你头发烫这造型比我这做媳妇的还洋气,你这衣品又上了一个台阶,是越老越有味啊!爸爸可是要担心了咯。

每次和婆婆出门逛街,别人看着我们有说有笑,还开玩笑互相打趣,亲热又随意的样子,都说我们是母女俩,其实婆婆就是妈,我很感激在人生的中途多了疼爱我的人,这是命运对我的恩赐与厚爱,唯有感激感恩。

其实,老人们要的并不多,说一句暖心的话语,一声贴心的问候,吃饭时夹给她的一撮菜,她做家务时你在边上打打下手,陪她说说话,若不在边上时多打打电话,发发微信。

做儿媳的要多和婆婆谈谈心,要换位思考,就会了少了隔阂和拘谨,未来我们也是要做长辈的,要提前给孩子做好榜样,老人的现在就是我们的未来。

我们来到这世间,都是各自在修行自已的道场。

母亲节即将来临,祝天下所有母亲平安喜乐!福寿安康!


历史精彩:

为何你就是爱挑剔他人?

国家频频传来重大好消息,国人在如何反应?

尊重每个人的生命轨迹

这个世界和我最像的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