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结尾是文章的结束,更要让读者参与其中

 亦然花开 2021-04-06


文章有开始,自然也会有结尾。叶圣陶先生说过:“结尾是文章完了的地方,但结尾最忌讳的却是真的完了。”

一篇文章的结尾,不仅代表着故事的结束,更应该带给读者一些思考和回味。一个好的结尾,可以隐含一些哲理,也可以给读者留下值得回味或思考的地方。

因此,我们在设置结尾时,最好从读者的角度去考虑。读者喜欢什么样的结尾?读者能从结尾中得到什么?这个结尾能否调动读者的兴趣,让他们参与其中。

结尾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顺理成章式结尾

这种结尾是最常见的,也是最传统的。故事从一开始就按部就班,到了故事的结尾,所有的事情都已完成,所有人物的结局都交代得清清楚楚。整个故事显得既和谐又完整。

比如,男女主人公历经磨难,经过了生生死死,终于走到了一起,过起了幸福的生活,这是一种人们喜欢的大团圆式结局。

现在有很多故事,特别是一些网络小说,都采用大团圆的结尾方式,这种方式比较讨读者喜欢,也能让读者体会到快乐和幸福的感觉。

再比如,有的事件随着故事的推进,一直往不好的方向发展,最终迎来了大灾难的结局。这种灾难可能是死亡,包括肉体上死亡和精神上的死亡,也可能指作者对生活的悲观态度。

采用灾难式结尾,一定要注意故事的时间设置和情节变化,保证它们都处在和谐而完整的环境中。

不管是大团圆还是大灾难,这样的结尾都符合读者了解完整事件的期待,符合大众的预期,也符合人们对生活的认知。


二、正话反说式结尾

正话反说式结尾也称悖论式结尾,这种结尾通常不按常理出牌,没有明确的指向,话语的背后隐藏着更加丰富,甚至与其话语相反的内容,让读者产生诸多的猜测。很多侦探故事、悬疑故事就采用了这样结尾方式。

比如《阿Q正传》,在写到阿Q死亡之后,周围的人并没有因为阿Q的死而产生一丝的悲痛,而是继续过着他们平静的生活,就像从来没有阿Q这个人一样。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采用这种结尾方式,必须要弄清楚,这种表面上反逻辑、反常理的情节,其实在深层次上是合乎逻辑的,只是作者想表达某种深义而已。


三、开放式结尾

开放式结尾也叫空白结尾。故事的结尾是不确定的,有很多种可能,需要读者自己去猜测和想象,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之感。

这种不确定的结尾,能让读者主动参与其中,自行猜测故事的走向,并按照自己的想象安排故事的结局。

在开放式结尾之前,通常会发生一些重大事情,这些事情让主人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主人公未来的路如何走,就需要读者自己去想象。

在设置开放式结尾时,一定要选好关键点,弄清楚何时结尾,什么时候戛然而止、抛出问题,才会引起剧烈的冲突,产生无穷的想象空间。


四、启发式结尾

启发式结尾就是在结尾时把内容延伸开来,重申作品的意义,让读者从中得到某种启示和顿悟。或者整个故事就像做了一场梦,到结尾时梦突然醒了,一切都已经结束。回想梦中的一切,才逐渐醒悟过来,并由此得到一些启示。

这种启发式结尾要切忌说教,不能一下子把内容全部写完,点到为止为就好。

对于梦境式的结尾,在叙述故事时要有抒情的部分,在写完一个情节后,要加一些情感描写或诗意的语言,用这种结尾方式效果会更好。


五、无限循环式结尾

这样的结尾不像是一种结束,更像是一种开始,而且这种开始会不断持续下去。

比如原先看过的一部电视剧,开始时,一位排长接到一个新兵,这个新兵有种不服输的性格,在排长的指导下一路成长,最终也成为一位排长,剧中的结尾是这位排长又去接新兵,也同样遇到了一位与他有相同性格的新兵,开始了下一个轮回。

读这样的结尾就像是走入迷宫,走了很久,以为到了出口,结果发现这个出口原来也是一个入口。

这种循环结尾的方式,循环的不仅仅是结尾部分,还有开始和中间部分。读这种文章,会让读者一直沉浸在故事中,反复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生活的价值。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结尾方式,比如没有结尾的结尾,作者直接掐掉结尾,或者采用戏谑、抖机灵的方式结束。

写作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写作内容和写作风格,选择适合自己的结尾方式,做到不落俗套,写出新意,让人眼前一亮。

通常在写文章时就要提前考虑如何结尾,在确定好结尾方式后,一定要将文章的内容、情节、矛盾和冲突逐渐引向结尾。

如果是边写边设想结尾,就要细心一点,时刻记得把结尾往合乎逻辑的道路上引。这样的结尾才会引起读者的共鸣,引发读者的思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