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该如何趁这波改革,一举拿下AP世界史满分

 PeerBang留学 2021-04-06
美国大学理事会(College Board,简称CB)终于对AP世界史动手了。
 
在新改革的AP世界史考试内容上,出题方CB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其中,最重大的看点就是考试剔除了所有在公元1200年以前的内容,并将AP世界史正式更名为——AP世界历史:现代(AP World History:Modern)。

 
而剔除的古代和中世纪早期这部分历史也并没有被遗忘,CB声称会考虑把它作为一个独立的新科目——AP世界历史:古代(Ancient)

图片来源:CB官网

不过目前美国大学理事会(College Board)还正在评估高中对AP古代史课程的兴趣程度,以及大学为这门考试提供学分的可能性,从而确定AP世界史:古代课程的可行性。
那对于2020年即将见面的新版AP世界史:现代,为何会作出调整?哪些变化是值得考生们注意的?中国学生又该怎么备考呢?
//
一 . 世界史改革的真相
//
CB这次科目改革,一刀就是狠心切掉AP世界史92%的时间线,CB为何做出这样的调整?调整改变的初衷又到底是什么呢?
对于大家种种的疑问,CB官方给出的解释是:


简单来说,主要是以下两个原因:

原因一:要背诵知识点过多

由于原来的AP世界史涵盖了世界七大洲一万多年的历史,考得过于广泛,学生无法深耕细作,反而让很多学生耽于死记硬背,甚至还导致了学生考取分数取决于他的老师教了多少的现象。这不仅影响了考试的公平性,也违背官方考查初衷。

而CB更想考查学生的能力是:考生能否对历史有深刻的理解,能否博古通今。所以把考试内容的时间轴缩短,学生就可以把每一部分学得更为深入。此做法是意料之外,但也情理之中。

原因二:5分通过率常年都低

AP世界史的5分率一直坚守在8%的底线上,2019年的5分率为8.7%,而微积分BC 5分率高达43.2%,是世界史的5倍,所以AP世界史也成为了历年来最难拿高分的科目之一

以下是AP世界史近五年来的考试分数情况:
             数据来源:CB官网
出于以上原因的考虑,CB对世界史考察的时间和范围上进行了五大方面的调整,分别是考察的时间范围、考试主题、学习目标和能力、考试题型以及报名时间

//

二 . AP世界史的五大变化

//

1

历史时间范围


本次改革最大的变化就是考察的时间范围。
根据AP Teacher的反馈意见,为使AP世界历史与大多数大学课程内容范围更加一致,从2019-20学年开始:AP世界历史考试将仅评估C.1200到现在的内容。这实际上就抹去了数千年的世界人类史,删掉了92%的时间线。

按照最新版的教学提纲,新版AP世界历史(现代)将所有教学内容进行了重塑,共分为了九大单元(如下图):

 
最新考纲可于官网下载,链接:
https://apcentral./courses/ap-world-history?course=ap-world-history-modern
时间缩短后,考试侧重提高使用历史去分析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方面的内容,而不是要求学生死记历史事实。因此在备考过程中,同学们不需要掌握历史长河中特别细碎的时间和人名等细节知识点,而是要把精力放在时间、空间、主题的联动性这些方面。

2

重组单元和主题

新版AP世界史:现代将五大主题变为了六大主题。在改革前,AP世界课程有五个统一的主题:

1)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Interactions Between Humans and the Environment

2)文化的发展和互动

Development and Interaction of Cultures

3)国家建设,扩张和冲突

State Building, Expansion, and Conflict

4)经济系统的创造,扩展和互动

Creation, Expansion, and Interaction of Economic Systems

5)社会结构的发展和转型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Structures

而改革后,AP世界史:现代课程将新增第六个主题——技术和创新(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3

更清晰的学习目标和能力要求

据美国大学理事会称,修订后的课程和考试描述(CED)将包括更多学生全年应该练习的技能,包括历史学科实践和帮助学生“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的推理技能。

具体而言,新版将重点考察学生以下六种能力:

1. 描述和解释能力:描述和解释历史事件的发展的过程,对知识点的最基础的理解。

2.阅读材料能力:在AP世界的考试中前三个部分基本上都要求学生阅读大量的材料,要求能够从提供的文件中概括出中心和主旨。

3. 分析材料能力:学生不仅要能读懂的考试时提供的材料,并且还能根据材料的意思进行进一步分析与应用。

4.阐述历史背景能力:有能力识别和描述特定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并且了解这个历史事件的背景。

5.连接能力:利用历史推理过程(如:比较、因果关系、连续性和变化),分析历史发展和过程之间的模式和联系。

6.论述能力:运用历史事件作为证据建立讨论的部分,比如利用特殊的历史事件来支持自己的论点,并且对不同的历史事件进行深层次的比较和对比,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总体看来,世界历史的改革就是把考试的时间集中在1200年以后的时间,考试所覆盖的时间线变短之后,更多的内容会集中在任务、不同事件和事件的联结、事件的前因后果,思考的整体性和批判性。

4

考试题型

从2017年起,AP历史的选择题、简答题、长篇论文的题型经历了很大的调整。2019年开始题型趋于稳定,考试时间为3小时15分钟,新版考试分为四种题型:

       改革前后题型对比

变化1:选择题没有大的变化。但是注意,AP历史永远不会机械性地考你哪本教科书上出现过的内容。而是会通过灵活的方式考察你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并且需要结合常识和逻辑推理才能做对。比如,有些题目会附带一段材料或者地图,需要学生阅读理解材料或者解读图表。

变化2:简答题(SAQ)部分,由之前的50分钟4道题,改为了40分钟内4题选3题作答。

变化3:材料分析题(DBQ)答题时间延长,由之前的55分钟,改为了60分钟。

变化4:长论文(LEQ) 部分,由之前的35分钟2选1题作答,改为了40分钟3题选1题作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