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的时间, 眼睛的度数增加了 体重增加了, 不过好在分数也跟着增长,进入了梦寐以求的CAUP..... L学姐 几凡全程vip学员 2021初试快题第一名(140分) 2021初试专硕总分第三名 (382分) 2020初试快题第一名(135分) 本科:青岛农业大学 写在前面: 再次坐在屏幕前,敲下经验贴,感触颇多。真心希望我写的每句话都能给在备考中的你一点点温暖与一点点帮助。回想去年坐在电脑屏幕前查分数,百感交集:震惊、喜悦、失落、尴尬....失落是肯定有的,但好像也并没有特别难过,我知道我需要一个契机来完成自我救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确有一条鸿沟需要我自己迈过呀,去年考试的乌龙事件大概是最好的当头棒喝吧。因为之前种种原因,我是个在生活上极度缺乏自信的人,与其说是与千军万马考生的斗争,不如说是战胜自己的过程。这一年的学习经历,不仅使我在专业课上有所精进,更是一个自己与自己对话的过程:我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知道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规避自己的不足。也变得更加从容自信与张弛有度。 嘿,我故事还有好多呐 ,可不是一个没有故事的女同学,以后咱们一起学习的时候再慢慢唠吧~回归正题,就像一直给我启发的KJ学长所说,与其分享怎样刻苦努力和励志的心灵鸡汤,不如传授有用方法论。那这一篇经验贴一定是超级干干干干干干的干货分享! 正确的方向+100%的努力+一丢丢的运气,我相信你一定会成功上岸的! 01 生活 考虑到疫情不便,二战选择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自习室复习。坐标青岛,房价低一点,可以和室友各有一间独立的卧室,避免两人或多人挤在一个房间。 关于在学校还是在家复习这个问题,还是要充分考虑个人情况吧。我的室友是一个很nice的考东大的小姐姐,也避免了我们俩之间内卷,就是说我完成了今天制定的目标就不会再继续学下去了,不会两个人互飙学习一直学学学学,学个不停。 在上海复习的好处是可以结识很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适合一战没有经验的同学,复习节奏跟着大部队来就好,不懂的问题能及时交流; 缺点是在一起学习压力比较大,生活成本较高,睡眠质量也不太好。 02 时间管理与学习方法 提高效率,抓大放小,保持愉快!
考研前的我还是我,考研后的我就多了一个名字:时间管理大师。 考研是一场时间的战役,知识转化率越大越好!怎么办呢?多复习!不管今天学了多少知识、学了什么,我都会拿出至少一小时的时间来复习。就好比你打算在女神心中留下好印象,难道要约会一耗耗一天?当然不是!是反反复复在她面前刷存在感呀! 而且我很了解我自己:学东西很快,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一项没接触过的东西学会。但长期记忆力比较差,所以这种多重复的学习方法就非常适合我。 不管多么难记的知识点(比如政治和大综合的琐碎知识点和后期的大题背诵),都会牢牢记在脑中,亲测有效。甚至在前期时间比较充裕的时候,每天熟读一遍要背诵的内容不用刻意去背都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在这一方面,应该是二战考生比一战考生有巨大优势的地方了。就像唐叔说的:决定成功的“不是努力”,而是方向。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消化更多的知识,并且融会贯通,才能摘得最终桂冠。 要清楚地知晓哪些知识必须深刻记忆、哪些只需大致了解、学习进度、学习方法、日程安排......当然有亲学长学姐的指导是最好,那像我这种找不到直系学长的怎么办呢?当然是几凡公众号里各种优秀学长、学姐(包括我)的经验贴呀!它们真的常常活跃在我的收藏夹里,每当在复习的过程中有困惑,就拿出来翻看,犹如醍醐灌顶的真经宝典。就好比哈利打开了斯内普的笔记后,便能秒杀像赫敏这样的大学霸。如何学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学习也是一种“会学习”的方法。
在这一年里,以疫情开局,在完成了毕设-返校-毕业的一连串操作后,已经接近6月,眼看就要进入下半年的复习状态。 为了缓解紧绷的状态,彻底给自己放了个假,7月份才开始复习。每天早8点坐在自习室,晚上9点(后期晚上10点)和室友骑小车车回住的地方,除去吃饭、午休、划水的时间,一天有效学习的时间大概有8-11个小时。 这些时间对于一战的考生也完全够用的(当然是学习大方向没有出问题的情况下)中午或傍晚那段精力很难集中的时间我会打开b站摸会儿鱼,刷一些“效率up主”的视频,跟他们学习时间管理方法。比如这个ipad主界面布局就是和up主学的,一天内能用到的全部app都能在一步打开,而且分屏使用很方便,娱乐app也不会扰乱我的学习欲望,非常清爽。
如果你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就在成功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因为我真的是一个很容易焦虑和自闭的人,所以在第一年的备考中的状态非常不好,还生了几次病。反思在第一年的备考中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失败,是自己不够努力吗?我想应该不是,自认为第一年复习地还是挺好的,在11月下旬的知识储备程度就足以参加考试。但考试前一天实在太太太太紧张辽,然后第一科就翻车了嘛。 所以要远离各种负能量,做到别人慌张你不慌,别人翻车你不翻,你不上岸谁上岸!
千万不要给自己立什么明天要起多早多早或者在图书馆里泡满几个小时flag,会倒的! 只要能把自己制定的计划目标吸收掉,那么今天就是合格的一天。 我和研友约定的是早上7点起床,晚上也基本能在12点之前睡觉。到11月之前每周我都可以拿出至少半天时间出去玩,每天都是元气满满的一天。而且在复习长跑的过程中追完了两部剧以及三部综艺,这在我一战时是想都不敢想的。 这里并不是在凡尔赛,而是说在枯燥的备考过程中真的需要些调剂品,你可以是别的活动,总之要时刻保持一个愉快和自信的状态,毕竟我以前可是没有追剧和综艺习惯的呀。考研心态崩了真是大忌!所以,我都能做到的事情,我相信大部分和我水平差不多的你也一定可以的! 03 制定合理的计划 对于统考生来说,特别是考同济这种竞争极大的学校,需要我们站在一定高度上看问题,不仅是实干家,更是战略家,需要有强大的规划和信息整合能力。就像画快题一样,首先得保证你的大方向不能出问题,接下来才是进一步的填充细枝末节、深化方案。 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花费时间比较多的就是制定学习计划。 开始是月计划,然后是周计划,到了最后一个半月制定详细的日计划。 其次制定了计划就一定要执行完!!!在制定计划的时候不要高估自己的执行能力。比如这一周我要学完某项内容,那么我就会富裕出一两天,留出浮动空间,因为真的很容易出现各种意外状况和厌学情绪。 计划就像滚雪球,一个完不成个个完不成,那这样制定计划就没有意义了嘛。 04 复习时间线建议 对于基础中、上的小伙伴们,学习方向正确,7月份以后开始复习是完全可以的。要是感觉自己基础比较薄弱,可以在7月之前学习英语,抄绘一些建筑作品,翻看下建筑杂志。强度不用很高,还是处在一个快乐学习的状态。 7月份,收收心告诉自己开始进入复习状态,强度也不用非常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个时候以搜集资料为主,大量搜集市面上各种复习资料,鉴别对自己后期学习有没有用;大量翻阅考研经验帖并制定出自己的学习计划;b站看学习up的学习方法,并自我改进。 8-10月,各科复习逐步推进,保证四门科目齐头并进,不能钻牛角尖。基础打牢,梳理总结成自己的笔记,形成自己的知识脉络。笔记还是得自己整理,不建议直接用学长学姐的笔记。10月下旬就可以开始背诵了。 11月,冲刺和心态调节。抓大放小,这时候大概还剩40-50天,也是心态波动最大的时间,这时候千万不能崩,看似马上就要考试了,实际安下心来学习还是能学非常非常多的知识。 12月,政治冲刺和其他科目复习。政治背诵压力非常大,但也要对其他科目的笔记进行精炼在精炼,把每个科目最重点的知识总结在一张纸上,供考前翻阅。 ![]() (nowthen的学习情况统计) 05 好用app推荐 在这一年的学习中,最大的收获是被安利了许多好用的考研app。帮助我提升了不少学习效率。比如:默默背单词、Anki、goodnotes、nowthen、marginnote、xmind、nplayer、procreate,接下来一一讲解。 1.默默背单词:系统根据记忆曲线来辅助记单词,而且词库非常全,市面上常见的单词书他都包括。 2. Anki和默默背单词的记忆原理差不多,可以用来背大综合小知识点以及一些反复出错的政治、英语错题。但缺点就是背诵卡片需要自己制作,比较耗时。这里可以看一下b站up主的一些快速制卡的教程,切勿在制卡上花费大量时间。 3.goodnotes:也有小伙伴用notability,非常强大的笔记软件,可以插图。我一般用它来整理快题笔记、背诵几凡大综合ppt、一刷二刷三刷卷子们。 4.nowthen:这是一款计时软件,可以清楚地反应出一天、一周、一月内你有多长时间在学习,以及各科目学习时间分配合不合理。 5.marginnote:适合制作脑图和大纲。把一厚本书的内容按自己的逻辑简化为树状的知识大纲,而且内容不用自己输入可以直接复制或剪切,非常方便。 06 各科学习方法 01 .快题准备时间线 7-9月打基础 (平时抄绘) 10月来国庆班与大家切磋快题 ![]() ![]() ![]() 11月归纳总结与分类整理 11月是快题水平的稳定期,总结之前学习的知识,做好归纳总结工作。 在这个时候画快题最好能用上之前积累的亮点素材,而不是还停留在创造阶段。 11月大家压力都比较大,水平不稳定很正常,在评图后千万不要玻璃心,只要心态不崩, 就还有进步空间,就是最大的成功。 12月保持手感,关注时事 这时候政治大题的背诵压力来了。 12月或12月下旬小伙伴们基本都不会再画快题了,可以抽空掐点抄一套成熟的快题练手,顺便练下手绘。午餐的时候翻阅下公众号新建成的建筑,说不定就考到了呢。
02 .做题思路 1)读图三遍 一定要看清题目,眼睛不要瞎,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一般来说快题考试前半个小时基本就决定了你考多少分,千万不要犯低级错误。场地图每条信息都要看到:是不是有高差?是不是有限高?是不是要防火退距?有没有图底关系?需不需要与周围建筑发生关系?需不需要与城市发生关系? 2)读题三遍,考点标序号 丢考点是大忌,基本凉凉。除非你的基本功非常非常好,别的地方挑不出一点问题,才有可能过线,但绝不可能得高分。同济考题往往场地比较小,限制条件多,在处理多种限制条件问题的时候不能拾仨忘俩,题目中说“最好”怎样怎样,那就是“一定”怎样怎样。在小草稿画好之后再核对一遍考点,看有无遗漏。 3)看清图纸要求 可以画多,但最好不要画少。其实今年考场图我是没画完的,在最后时刻考虑到底是画立面还是分析图,最终选择了分析图,于是最终图纸少了两个立面。一出考场感觉今年凉了,还特别难过,但一打听我们考场居然没有画完整套图纸的小伙伴,虽然心情缓解了一点,但直到出成绩前还是非常忐忑不安。感觉就像跟老天打了个赌,要不是今年情况特殊,少图纸肯定会出大问题。希望小伙伴们不要有这么刺激的经历,考试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图纸的完整性。 4)考点应对 快题是不完美的艺术,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面面俱到,这就需要你果断决策出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最优解,切忌优柔寡断。我想经过几个月的训练,相信大家都有一套自己处理不同考点的应对方法,所要做的就是对平时积累的手法叠加,不需要非常精彩或亮点很多,能稳过就达到任务。 03 .画图顺序
04 .注意事项
最晚到11月下旬也应该能在3小时内画完,在今年题这么变态的情况下,图画完基本就能打到90分,所以画完图才是王道。何况往年还有考过表现两个轴测图的情况,画图速度一定要卡的精准再精准! 下面是我的时间安排,大家可以做个参考: 定方案40-50min 平面+轴侧精细草图稿30-35min 平面墨线20-25min 轴侧墨线15-20min 总图5min 剖立面5min/个 分析图10min 上色5-10min 调整图面5min
时间有限,手绘好的同学也可以直接用手绘线条。考试的时候我是采取部分打尺部分手绘的,总之一切以图纸整洁美观为准。
初试阶段我不太推荐大家都使用一样的颜色,这个可以在前期时间充裕的时候自己多试一下,找一套自己喜欢的颜色。色感不好的小伙伴也可以直接跟学长学姐要一套成熟的配色呦。
马克笔的细头用胶带封住,同色系的笔用橡皮筋扎住,考试的过程中把能用到工具按顺序放在周围,纸胶带撕开贴在桌子边缘,防止考试中手忙脚乱。要处乱不惊,时刻保持头脑思路清晰。
画快题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心情好坏能很大程度的决定作品的质量。像sl学长说的要快乐!包里备一块巧克力吧,时刻提供多巴胺和能量。 因为在学校里四大天王的分数还算比较高,自信地误以为自己是政治优势型选手,再加上第一次考试过于紧张,就成功的被政治拖下水进入二战。 第二年从8月中旬开始复习政治,一天大概拿出一两个小时来看精讲精练和做练习,并且觉得涛涛讲课段子实在太多,就没有跟视频课。 政治是一个比较上头的科目,很容易学进去,并且越学越想学,那就要考虑自己是不是要依靠公共课提分的选手,制定合理的计划。
大题的分数真的拉不开差距,分数高低还是取决于选择题,尤其是多选题。 在这里第一遍学习的时候就要夯实基础,按照马原-史纲-毛中特-思修法基的顺序学,宁可学慢一点也要把知识点都吃透,不要到最后再查漏补缺会很头大。 根据大家的经验选择题刷题是最好的方法,比如,1000题我做了3遍:第一遍是在看完精讲精练后做的,不要求正确率,目的是为了巩固知识点;第二遍是学完四个科目后刷题,我会把做错的题目都录入anki;第三遍就是做anki中的错题,反复做加强记忆。
11月模拟卷们上市的时候我也做了一遍,肖八基本能保证在41分左右,除了徐8卷子出的有点偏搞崩心态外,其他卷子做的也都还不错。 ![]() ![]() ![]() ![]() ![]() ![]() ![]() ![]()
去年的时事热点比较多也比较好压,肖大大的发挥更是超神,几乎压中原题。反正跟肖大大就对了,最后一节押题课2倍速听一下心里就多少有底了。并且我还结合各大考研公众号,整理出了自己的答题思路模版,保证在考试中思路清晰有话说。今年还看了腿姐的技巧班和押题冲刺班,感觉还挺宝藏,值得推荐一下。b站卡子姐肖四带背也不错,谐音助记法,可以看一下。
今年专硕的分数降到了55,真的好刺激,许多快题小伙伴直呼太棒了!虽说今年降分,但不能保证年年如此呀,还是至少保证双60才保险。 我今年时间花费最多的就在英语上,虽然考试的时候好像感觉没有网传中的这么难,但成绩下来好像也鲜见高分。最终67分,真的尽力了。 小伙伴们如果感觉我的经验不太给力也可以跳过这一part,翻看其他大佬。
大二六级飘过后就再没学过英语,早已荒废和退化了太多,就打算笨鸟先飞早早开始。 整个7月都在学英语,早上背单词,下午练语法。因为一战的时候已经刷过一遍真题,所以是从翻译开始复习的,一方面保持对真题的新鲜感,一方面夯实英语语法基础。用的是唐静老师的《考研英语拆分与组合翻译法》这本书和视频课,用marginnote每天练习一两句真题,感觉收获很大。 今年考试大家普遍反映翻译很难,但我写的时候感觉还比较丝滑。
我是自己写模版,之后再让托福大佬表弟帮我修改。最后大概准备了5-6篇小作文模版,4篇大作文模版,可以让我能在考试的时候稳定地输出一篇质量还可以的作文。
阅读题没有捷径,就老老实实地刷题+总结思路。单词是王道,再多的技巧也比不上真正把文章看懂,努力背单词吧!
不要忽视新题型!也是一个两分,而且有连错的可能,很刺激的呀!在这里着重推荐一下徐佳鹏老师的视频课,醍醐灌顶般的存在。
要注意控制各部分答题时间,平时卡点训练,考场上才不至于做不完,像今年完型填空就比较简单,很多小伙伴都没有做这一题直接蒙答案就非常不好了。 最近几年大综合考的越来越活泛,特别考验专业素养,有那么一二十分是你再复习也不会复习到的,不像是前几年很多原题,以至就有很多优秀的小伙伴在大综合上翻了车。所以大家一定一定要格外注意! 虽然大综合考察面很广,但也有主次之分,几凡讲课+ppt完全足够用了,总结地很好,不用再专门去其他地方背一些犄角旮旯的小知识,很费脑力、很费时间,而且也不会考的。 大家平时可以看看《时代建筑》等杂志,提升专业素养,再剩下的很专的知识就战术性放弃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复习是绝对复习不到的,怪只能怪自己平时看书没有学霸们多呀! 不过这部分知识所占分值较少,不会决定挂不挂,还是要保证基础知识和做过的真题分数全部拿到不能错。 我的复习策略是把几凡ppt背了3遍+刷真题。 近2000页的ppt绝对够用了,而且思路清晰个人感觉非常nice也很好背。跟了暑假的大综合课,因为上课听得比较认真,基本就记住了70%的内容。最后达到合上书能把知识脉络复述出来就能上考场了。 12门科目要平均用力,不能偏科,比如我比较擅长的历史在20年基本没考几分。真题我同样也做了3遍,与之前政治的刷题思路类似。 大综合能不能过线还是看小快题,平时要多总结抄绘一些小建筑。 作为快题选手可能不会专门拿出时间特别训练小快题,但是一定要关注做题思路问题。 大快题与小快题考查重点还是有不同的,比如近几年小快题就与夏令营题目有强烈的关系。 写在最后 我也时常反思。本科专业出身并不好的我,居然能拿下快题两连冠,真的是天赋选手吗?或许是,更或许不是,我所能承认的就是在这两年里不断打磨的勇气、决心、自信与统筹能力,我坚信我能飞的更高更远,毕竟我是真的很努力呀!最后引用学长的一句话:考研是场持久战,敌人拖垮了,自己也就胜利了。 两年的备考之路,实在太不容易,真心感谢一路相伴的父母、老师、同学、朋友,你们真的都对我太好了!还要感谢一下男票,可以一直在我不开心的时候带我吃好多好吃的,使我变胖了的同时也变强了。既然有幸上岸,只有真诚的反馈,如果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欢迎通过小凡们来找我,我很乐意帮助大家哒! 我的奋斗便利贴,送给你们! ▧ 相关阅读: 几凡红榜 ▼ 20同济考研经验贴 20研途 | “笔记无纸化”的我如何取得一战初复试总分第十二? 20研途 | 一战同济初试专硕第六教你做快乐的“快题宝贝”! 20研途|从快题第一到大综合第一,同济初试总分第六是怎样炼成的? 20研途 | 我是如何一战同济初试以及初复试总分双料第一的? ![]() 20研途 | 放弃硕博连读,跨专业的我如何成功跳入同济建筑的“坑” 20研途 | 一战同济设计方向上岸的我曾经陷入的“思维怪圈” 20研途|当快题能力者考了历史?aka“积极焦虑者”、“54分提分机器” 20研途|土木女如何成为学院一战成功跨考上岸同济建筑第一人? 19同济考研经验贴 ![]() 研途 | 我是如何从一战快题130到再战初试快题第二,复试快题第三! 18同济考研经验贴 编辑丨小凡编辑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