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宋并无风波亭,岳飞死于狱中酷刑,狱卒隗顺将其埋葬

 柠檬猪nyzbh9re 2021-04-06

南宋之后,各种记载和演义颇多,使得后人一直认为岳飞死于风波亭。其实南宋的正史和杂史之中根本就没有“风波亭”的一点点记载,反而记载了岳飞是死于被人授意下的酷刑,也就是死于狱中,准确一点是死于南宋临安的大理寺的监狱之中。

《建炎以来朝野遗记》记载:“其毙于狱也,实请具浴,拉胁而殂。这里记载岳飞死于大理寺的狱中,狱中狱卒在授意之下,假意请岳飞沐浴,然后被人锤击胸部而死,属于暗杀了。最简单直接的理由是岳飞没有招供,秦桧等气急败坏之下干出了这样的事情。

按照南宋大理寺的规定,死于狱中的犯人一般要堆放到大理寺的西北角,然后埋葬在大理寺的墙根附近,哪里等同于乱坟岗,有很多犯人的尸骨埋在哪里。而岳飞死后就扔在那里没人掩埋,绝大多数人害怕秦桧等人的报复。

《建炎以来朝野遗记》属于杂史,里面有明显的夸大之词,对于岳飞之死还是比较客观的,其他类似的杂史的记载同这一记载差不多。

狱卒隗顺埋葬岳飞遗体,岳飞初葬20年诈称“贾宜人之墓”

为何说岳飞是死于狱中的呢?根据记载,岳飞死后是临安大理寺的狱卒隗顺半夜背着岳飞的遗体出了临安城。如果是在公开场合处死的岳飞,狱卒一般是不会处理尸体的。况且,岳飞是非正常死亡,不敢公开处理。再者,秦桧等人害怕日后出现反复,必然也要对岳飞尸体下手。

隗顺

为了之后能够更好的辨识是岳飞的遗体,隗顺做了很多细致的工作,预先早就挖好了墓坑,安葬之后,在坟的旁边种了两颗橘子树,对外诈称是“贾宜人之墓”。贾宜人之墓明显是一个女性的墓葬,“宜人”在南宋是宋代命妇的封号,隗顺这里主要是规避秦桧等人的搜寻,毕竟岳飞的尸体不翼而飞,对他们来说总是不安的。

初葬岳飞的地点在临安城西北的钱塘门外的九曲丛祠中显庙的北山之水边上。隗顺为了之后更好的辨识岳飞尸骨,将岳飞随身携带的玉佩系在尸体的腰部下方。并且所用棺木也有大理寺标志的。

《建炎以来朝野遗记》说:“棺上一铅筩,有棘寺勒字”岳飞初葬的棺材底部有一个铅做的一个孔,主要目的是将进入棺木的水流出,防止水泡尸骨。而且铅孔周边有南宋大理寺的“勒字”标识,标明隗顺的身份(大理寺狱卒),同时也标明尸骨是从大理寺偷出来的岳飞尸骨(岳飞死于狱中,抛弃在大理寺西北角无人掩埋)。

隗顺在岳飞初葬墓中的种种标识,就是让后人确信无误这是岳飞的遗骨,而不是什么其他人的。

隗顺及其子为岳飞守墓20年,终是名利双收!

岳飞冤死狱中之后,有很多忠义之士对此都愤愤不平,隗顺就是其中的代表。隗顺一直坚定地认为,岳飞早晚有平反的一天,因此妥善保护岳飞遗骨。当时岳飞、张宪的家产被查抄,家人被充军,亲属已经不能为岳飞、张宪收埋尸骨了!

岳飞

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秦桧病死。大臣张孝祥劝谏宋高宗为岳飞平反,时任宰相的万俟卨极力阻止宋高宗为岳飞平反。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国金海陵王(当时的金国皇帝)完颜亮率领大军南下攻宋。秦桧等人所赖以生存的所谓“绍兴和议”的政治遗产完全破灭了。

在南宋朝野上下齐心拒金的浪潮下,为岳飞平反昭雪的已经势不可当。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高宗退位为太上皇,宋孝宗继位,岳飞平反提上了政治日程。

岳飞在死后二十年终于平反了,恢复原来的职位,将查抄的岳飞家产归还,并寻找岳飞后人担任官职,并寻找岳飞遗骨改葬。但是岳飞的尸骨却遍寻不到,最后南宋朝廷出500两白银悬赏岳飞的遗骨。

而隗顺却没有等到岳飞平反昭雪的到来,此时隗顺的儿子出面,将岳飞的遗骨埋葬地提供给南宋官方,隗顺的忠义之名朝野尽知。

史料大都来自于南宋时期的杂史,虽然不能尽信,但也并非无的放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