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断舍离”的生活方式越来越流行,每每看见日本主妇将屋子收拾得一尘不染,整洁素雅到极致,钦佩赞叹之余,也心生向往。 这样一丝不苟的极简生活,日子简单了,心情似乎也更愉悦了。于是,很多人也学着尝试。 但真正实施起来,却发现它比想象中难多了,不禁生问:日式“断舍离”生活真的适合中国家庭吗? 日本有一位导演竹内亮,曾拍摄了一部纪录片《我住在这里的理由》,真实地记录了他在中国的“断舍离”故事。 01 当“断舍离”遇见中国家庭
他们有一套面积不太大的房子,但家里的杂物堆放得越来越多。竹内亮便邀请了整理收纳咨询师池田惠美来家里进行整理。 池田惠美来到家里,第一件事便是打开冰箱,熟悉的一幕出现了。 只见各种食物满满地混放在一起,啤酒、饮料、食品……乱七八糟,随意乱放着。 冰箱柜门两侧的储物架上,也都堆砌得满满的,各种瓶瓶罐罐歪倒斜放,毫无章法。 冰箱下面的冷冻层里面,也密密麻麻摆着各种带着塑料包装的食物,一眼望去,完全看不到里面的东西。 冷藏的肉混放在一起,已经分不清是什么品类,甚至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买的,放了多久。 将冰箱里的食物都清出来,留在冰箱底部的是脏兮兮、沉积多年的污垢。 冰箱乱糟糟还是小事,客厅才是名副其实的重灾区。 在格子储物柜里面,搜出了一瓶还没开过封、早已过期的调味品。 还有早已经发芽的土豆、烂到面目全非的青椒……都堆在家里。 清洁整理还没用多久时间,池田惠美便清理出来一大堆东西,准备扔掉。 惠美对于这次大清扫的准则是“一年没用的东西全部都可以扔掉”。 推崇极简主义的生活,提倡“断舍离”,把不用的物品扔掉,这样的观念听起来很美好,但真正要扔的时候,问题就来了。 一个烤面包机,据说买回来已经两年了,但一次都还没用过,一直在家里落灰。 竹内亮的妻子死死抱住阻拦:“这个不能扔,不行不行,绝对不行。” “一次都没用过,但是我要用。” 为了面包机不被扔掉,竹内亮的妻子甚至忙不迭做出承诺:“从明天开始做面包。” 竹内亮的儿子也瞬间加入“留物大作战”,眼疾手快地将包装箱捡起来,放在一旁不让扔。 而这场“家庭舍物大战”在竹内亮的岳父岳母回家后,更是进入了舍留PK高潮阶段。 老人确认这些东西真的要被扔掉后,便开始像挖宝藏一样,看什么都有用,各种捡拾起来。 待扔的乌龙茶,岳母心疼得不得了,赶紧拿走收起来:“这个要要要。” 一个空的茅台酒瓶,岳父坚持拿起来,就算酒喝完了,把瓶子收藏起来,摆放着也是好的。 两个废置不用的茶水壶,岳父念念叨叨拾起来:“这好几百块钱买的呢,以后说不定能用,不扔。” 一个塑料储物盒,岳母像看到宝贝一样,满脸心疼,不可置信地问道:“这也要扔掉?” 甚至岳父对扔旧物的倡导完全不相信,还一度怀疑节目组是江湖骗子,不可能将家里这些好好的东西全部都扔掉。 虽然这场“战斗”最终还是以清扫完成取得胜利,但这个节目也让很多人看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这样的日式“断舍离”生活,真的适合中国家庭吗? 也许不一定。 02 对不起,日式“断舍离”真的不适合中国家庭 提到“断舍离”,很多人就会想起一部日剧——《我的家里空无一物》。主人公原本的家乱糟糟,经过扔东西,最后达到了整洁甚至空无一物的状态。 ![]() Ins上也有很多日本博主晒自己的家居,展现各种绝妙的收纳招数,让房间变得井井有条,甚至达到让厨房、客厅台面无物。 也因此,日本成为了“家居生活”的范本指南,甚至衍生出了“日式生活”的专有名词。 但这样的“日式生活”或许并不是人人都能学得来的。 “断舍离”首先便是要学会“舍”,这跟我们传统的节俭习惯迥然不同。正如竹内亮的岳父岳母一样,很多人尤其是中国老人们,对于扔东西是舍不得的。 现在的长辈们都是从艰苦的年代过来的,经历过物资匮乏的时期,所以更懂得珍惜。他们对于物质基本都持有“能用则用,能省则省,能不扔坚决不扔”的观点。 ![]() 而当要舍弃旧物时,节俭的意识本能便会瞬间上线。不仅是老人,其实年轻人也是如此,即便一时放在那不用,但万一将来有用得到的地方呢。 丢弃东西的时候舍不得,其实不仅仅是因为节俭的习惯,还有个原因是省钱。如果扔掉了,下次要用的时候,便需要再次花钱购买。 这里有一个前提,日本是高度发达的国家,换句话说,就是有钱任性。短期内用不到的东西可以扔掉,下次再买即是了。 ![]() 在看《我住在这里的理由》时,弹幕上很多网友评论说:“家里养个孩子试试”、“上班一天回来试试”等诸如此类的话语。 的确如此。 其实很多日本博主都有一个标签——“家庭主妇”。在日本,已婚妇女不上班是很常见的事,她们往往会有充足的时间细细整理。 而在中国,妈妈们往往会在家庭与工作之间奔波忙碌。如果家里有小孩,分分钟都能成为“脏乱现场”,想要一直保持日式生活那般状态,委实不易。 “断舍离”生活能在日本盛行,还有一个原因在于,日本人是极为注重环保的。他们的环保观细致入微,尤其是在垃圾分类回收方面。 比如处理一个塑料瓶,他们需要将瓶身、标签、瓶盖等分别投放。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断舍离”生活所提倡的将旧物进行整理分类,是非常适合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在这方面,我们尚需在“进修”之路上前行。 ![]() 03 真正的“断舍离” “断舍离”生活固然美好,但也大可不必盲目追寻,一味照搬,否则的话反而会曲解了“断舍离”的本意。 日本著名作家山下英子曾经在《断舍离》一书中说:“放手一个无用之物,就腾出一点空间;处理一件多余之物,就减少一份负担。” 所以,在我看来,真正的“断舍离”,其实是计划自己的生活。 断:断绝不需要的东西。 不盲目买买买,买的时候想想是否自己真实所需,而不是头脑一热买回来,发现用途不大而弃用。 舍:舍去占用空间的无用物品。 对于那些确实以后用不到的旧物,可以适当扔掉。囤积多了,家里的空间越来越小,反而心生烦恼。 离:远离对物品的执念。 从自己内心深处摆脱对物品的执念。否则一次大清扫之后,过不了多久又会旧态复萌。在我看来,这是最核心的一点。 ![]() 在这个基础之上,对生活以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收纳整理,并不需要苛求达到日式生活空无一物的状态,这样便足矣。 什么叫适合自己的方式?便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为家里的物品找到合理的位置安放,学会规划空间,规划自己的生活。 ![]() 不再因为杂乱的空间而困扰,无需进行重复繁琐的整理,给物品腾出一寸空间,给心灵腾出一方天地,这样简单而美好的生活才是我们真正该追寻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