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的形与神,以及似与不似的把握

 事奴 2021-04-06

跟什么人学什么样,包括言谈举止以至于精神。先不论所学之人善恶忠奸,外在的言行尚可学得到,也即平常所说的“皮毛”,真内在品质,尽力去学也不易学到。但矛盾的是,每个人的言行又多是依托其内心本质,非他那种心思做不出那样的事。所以到了最后说学谁能形神兼备很难,即便您能悟到他的内心精神,但自己能不能做到没法保证,主观的、客观的原因都有,或者一句“知易行难”可为之证。

书法是人的行为的一种,必然也是受内心追求所驱使。多半某家风格的形成绝大部分由此决定。字形字势只是准确表现内心的外在形式。当然不能准确表现,一是形式技巧素养不够,二是刻意利用高妙技巧隐藏真心、以为伪饰,除非他在特殊情况之下,比如无意之间、或者情绪使然。这也都和其他人的行为没什么两样。喝醉了酒,谁也没法保证不吐出些真心话。探究书法,人们珍视稿札,正是缘于此,所谓无意为书其书乃佳。其实一是此时确能放松心情,或者由情牵动写出自然生动效果,还有一点那是“真”的,不经伪饰,可见出书者真性情。

汉字写的上升到可以审美的境地便称为书法,否则只能叫写字。就像人们都能写上一封书信,但没法完成诗文小说的创作。因为无论如何书法或诗文都有他们的艺术规律和审美原则,和必要的形式,不同于日常的书写。换句话说闲天儿可以随便聊,到台上发个言,就得考虑好了。想表达什么、预期效果是什么、听者是什么人、什么样的话语合适、用什么语调等等。好听不好听的,其实不简单。

俗话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没那么容易,就想说鬼话,也得先弄清楚鬼话什么样子。当然最好别想着整天说鬼话,还是看看那些美好的言语,这总是人们喜欢的。“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善良的人还是多说善良的话。

书法,让人们体会美好,有如良言,总是为了标新立异,写的奇奇怪怪,那就分与知音赏去吧。到底书法还是要给更多的人欣赏,符合传承千百年的审美理念,更有市场。这么说有点俗,也好像有些贬低书法艺术的概念。因为在艺术理论里,是很注重艺术家独立人格的,并以此为基础创造风格独特的艺术形式。也即所谓的“阳春白雪”。这是把艺术与大众欣赏区分开的,直说艺术就不是为更多人欣赏的,对错这里不论了。但即便很小众的艺术里,也是要区分善与恶、正与邪的。虽然美丑观念是存在认知差别的,但表现美还是都认同的。谁也不想搞些恶心人的玩意儿,就这一点与寻常百姓又没什么差别了。或者百姓品味不出您创造的“高层次”的美,您可以因此笑话,但是都没人赏了,也就动摇了它的基础。

书法的美,或者说把字写成什么样才可称得上书法,就像学美言,千百年来形成种种样式以及学习的方法。说话要文雅,在过去文雅是美的,就要学着说文雅的话,“读了诗经会说话,读了易经会算卦”这是老话说的,其实就是这个理儿。骈文、诗赋、词曲读了怎么都可以避免在街巷市井中闲散言语、更具形式美感。当然到了元曲,学者已经认为较为世俗化了,但终究比现在的日常言谈还是有其形式美感的。

书法的发展或与诗文的发展走向是一致的,愈到近代愈是近于世俗,所以学书的人都直接晋唐,或钟张二王、或唐贤,或于法度、或于情态,人们怕俗书啊。也就是说这些经历汰选流传至今的,已然成为经典的书法美的样式。除此而外的一是传不下来,二是那些虽有传承,却加上了自己的“解读”,虽是学书深入的方法,终究有失原意,不能替代“母本”————那些古代碑帖。都读四书五经,解读各有所长,难说谁是最忠实准确的,所以还要读原著。

这里要说经千百年发展,书法语言形式很丰富,不敢说道尽了书法美,但足够大多数人的选择了。创造新的美学概念的总是少数人,百年能出来几个大师啊?就一般没什么大抱负,只是追求书法之美以育心愉目的,选好某一体,随心念增减,也能写出得法度、见性情的独特风貌。

那些经典碑帖,各有独特美学特征,换言之多种美的语汇体式,而且为历代学者品评概括,将之理论化,便于一时尚不能领会的学习者选择,在过程中加深理解、感悟。这么说有点绕,直说就是那些被后世公认的、时时挂在嘴边的某家某家的风格面貌的描述。不说具体的了,只说一些词“散淡”“清雅”“雄浑”“秀美”“拙朴”“敦厚古远”等等,这些基本在每一部碑帖的介绍中都标注的很清楚。

有点尴尬的是,对于这些简明扼要,又很恰当的美感描述,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感受程度不同。有时候只盯着字体形式的时候,更不能很好的感觉。但是没关系,且是这样,尽管下功夫学像它的形式样貌,那样拿给知者自有感。就比如说,儿童不知磕头、鞠躬之类什么内涵,但受者觉其懂礼类似。原来也说过,学了绅士礼仪,即便内心差些涵养,但人家总是感觉挺绅士的。

那么这里就强调了,书法字体的形式或干脆说那样子,就是体现某一种美或气质的外在形式,能学准那种样子,也就能给人以相应的美感。至于说的所谓内在的“神”,要靠自身修养领悟方可达到这一类的话,那也真是等到了一定层次的人才能品味得出。且另有一种解释,就说在您选择字体的时候,如果真的是凭着自己的直觉感受做出的抉择,而不是别人的推荐,那么也可以说您的内在与之是相适合的。换句话说有可能与书者情性相仿,那么倒也不必讲什么刻意的学人家的品格了。进一步说情性相同,只是缺了人家的表现形式和技能,那么学得形式,便浑然一体了。

不是要人不讲究“神似”,实在是“抓神”不容易。尤其只是听说一些书家风格简介,又不认真读帖,干脆对于碑帖丝毫没有自己的感受,只是生硬的追摹字形,自己觉得临的很像了,拿给有经验的人一看就觉不妥。听着好像挺怪异,因为看笔画、结构都可以拿尺子量,差不了多少,就是觉得不像。而有的人写的看似字形结构差的还挺大的,人家却说像,再加个“备注”说是“神似”。

其实这在日常生活中也有此现象,比如模仿秀,有人只是学了某人的一段经典的表演,就可以自如的演绎那种神态,有的人一段段的对着学,还让人感觉漏洞百出。这里边的道理也很好说,“抓住特点”,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是说抓住就能抓住的。有一个办法不是最好,但却较为可行,说来也简单,那就是“感觉”。

虽然很难确保你的感觉与大家相同,或说与公认的那些风格定论相符,但如能真实表现出你感受到的感觉,或者会是别开生面,发掘出那字体的一种新格调呢。其次即使你并没有切身感到那字体的风格特征,但总能知道那特征的含义。比如说某家某碑字体清秀、雅丽,这也是大家公认的,换句话说人家能感觉出来。那么自己虽然没有从中感受到此种感觉,但可以从生活经验中获得的清秀雅丽感觉判断自己临写的东西是否相符。如果这感觉相符了,真的可以说,你临的笔画形态或有所失,也差不远矣。当然这仍不能算是神似,究竟比起僵硬的形似进了很多步。而这也是灵活的掌握、判断临的好坏的方法。

至于平常听着吓人的,诸如笔法那是为了写成某种特定的笔划形态,书家悟出的相应的运笔动作,它能使笔锋在运动中成型,留下的痕迹即是那笔画的形状了。这可以通过对笔性的了解,针对具体的笔画形状,斟酌如何落笔、如何转折等,比如提按动作,那根据笔画粗细,一看便知的。不同书体有不同的运笔动作,而相同的大概只是点画线质要有力、要沉厚不浮华,也就是常说的“入木三分”“力透纸背”“如印印泥,如锥画沙”的那些形容。而这些多只要平心静气、知笔画起止,就已经可以使笔沉得住了。

所以,“抓形、抓形”,写得出、记得住、能活用,便是学书的最紧要关键所在。“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说的是形神两面,以形观形,以神观形。如果不能领会其神,那么就以感觉观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